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0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444篇
测绘学   393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308篇
地质学   2216篇
海洋学   5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19篇
自然地理   99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06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52年   4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冰湖的界定与分类体系——面向冰湖编目和冰湖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晓军  刘时银  韩磊  孙美平 《地理学报》2017,72(7):1173-1183
冰川湖泊(简称冰湖)不仅是高山区重要的水资源,而且是许多冰川灾害的孕育者和发源地,在冰冻圈科学、气候变化和山地灾害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系统讨论了现有冰湖定义及存在的问题,从冰湖编目和冰湖灾害研究视角提出冰湖的定义,指出现有冰湖研究主要是基于“以现代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或在冰碛垄洼地内积水形成的天然水体”这一冰湖定义的。同时,从冰湖形成机理、地貌形态和空间分布位置将冰湖划分为冰川侵蚀湖(冰斗湖、冰川槽谷湖和其他冰川侵蚀湖)、冰碛阻塞湖(终碛阻塞湖、侧碛阻塞湖、冰碛垄热融湖)、冰川阻塞湖(冰川前进阻塞湖和其他冰川阻塞湖)、冰面湖、冰下(内)湖和其他冰川湖6大类及8个亚类,并给出各冰湖类型相应的遥感判识指标和定量指标,以期建立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冰湖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992.
对1976-1995年的111次暴雨过程及1957-1996年的112次特征水位洪水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锦江流域的洪水多为暴雨所致,洪水越大,与暴雨的同步性越好,反映了锦江具有山区雨源性河流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3.
定向运动地图的编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云升  宋开山  金伦 《地图》2001,(4):42-44
一、引 言定向运动起源于 2 0世纪初 ,由瑞典人吉兰特 (MaijorErnstKillander)首先发起 ,于1 91 9年在斯堪的纳维亚举行第一次正式比赛 ,从此以后 ,定向运动在北欧得到迅速发展 ,并很快风靡到世界各地。定向运动属于国防体育的范畴。运动员凭借对地图的识别和使用能力 ,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上路线 ,借助指南针与地图保证运动的方向 ,在野外进行比赛 ,根据比赛规则依次到达各个检查点 ,以耗时最少者为优胜。由于这项活动组织方便 ,花费少 ,对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能力及学习使用地图有好处 ,而且还能锻炼参与者的勇气和顽…  相似文献   
994.
渭河盆地带地貌结构与新构造运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根据基岩断块山地、波状黄土源(洪积台地),平缓黄土塬(洪积扇裙),阶地等较多实际资料,研究渭河盆地带地貌结构与活动断裂及新构造运动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层状地貌的发育与形成,主要受以盆地带南缘断裂带为主的相关阶状正断层正倾滑活动的控制,盆地带南缘断裂带除产生强烈的垂直差异运动外,还由盆边向盆内扩展,并导致盆地带另一侧向北扩张,此活动格局控制和影响了盆地带地貌的形成与演化,地貌类型及其分布格局可作为研究活动构造及评估地震危险性的标志。  相似文献   
995.
一种基于DEM的明暗等高线制图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以DEM为基本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制作明暗等高线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冰川环境中的动力过程种类多且复杂。一般冰底以挤压、磨蚀等过程为主,其它部位则是以斜坡、塌积、坠落、流水、寒冻风化等过程最多。前者能真正反映冰川动力过程的本质。地貌全过程(侵蚀、搬运、堆积)中,堆积过程控制着冰碛的构造、层序、组构和相模式。  相似文献   
997.
大河口潮滩地貌动力过程的研究—以长江口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阐述河口潮滩的发育依赖于河流泥沙来源,河口动力和海底地形诸方面的有利条件。长江口潮滩在世界大河三角洲潮滩发育中独具特色,大河口潮滩的平面形态有“长条状”,“裙状”,“沙明状”和“江心洲”型,横剖面形态有“宽缓型”,“陡岩型”和“侵蚀岩型”。主河道两侧潮滩水流基本上是往复流,但岛屿面向外海一侧的潮滩是旋转流,潮滩近底流速随着高程的增大而减小,虽然潮汐始终是潮滩水动力的控制因子,但径流起着加强落潮流和改变流速不对称性的作用,潮滩上的波能随风力,水深,滩坡和植被状况而变化,长江口潮滩水体属高浑浊水体,悬沙浓度变化于每升几百毫克至每升几万毫克之间,在总体迅速淤涨的背景下,大河口潮滩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冲淤循环。  相似文献   
998.
长江源区冰川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长江源区是青藏高原内部山地冰川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其冰川储量都占长江流域冰川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几十年以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长江源区气候呈暖干化的倾向,大多数冰川呈退缩状态,这对长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危及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用英国Hadley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GCM模型HADCM2预测长江源区未来的气候情景,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气候都将由现在的暖干化趋势向暖湿化方向转变。通过建立长江源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型,用来预测在未来气候情景下冰川变化的趋势,预计在本世纪的不同时期冰川零平衡线(雪线)将上升16-50m。  相似文献   
999.
现代冰川过程与全球环境气候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扼要了阐述了现代冲川过程与全球变化之间的关系。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冰川物质平衡值目前还没有确切结论,虽然它与全球海平面的升降密切相关。山地冰川末端进退变化和冰川物质平衡与全球升温对应较好。极地冰盖现代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比率,主要阴,阳离子,生物有机酸,微粒,超痕量重金属元素,宇宙尘埃以及火山等杂质的含量,为认识地球现代环境气候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   总被引:40,自引:12,他引:40  
施雅风  郑本兴 《冰川冻土》1997,19(2):97-113
在16-32kaBp的末次冰期最盛时,青藏高原较现代降温7℃左右,降水为现代的03-70%。极地型冰川广泛分布,高原内部平衡线较下降值减至500-300m以内,高原东部,南缘及西缘可能以亚极地型冰川为主,并有小部分温冰川,平衡线下降800m以至100-1200m。初步统计,包括周围高山在内冰川面积在35×10^4km^2左右,为现代冰川的7.5倍,冰储量相当于全海平面变化24.2cm。其时,多年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