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55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1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我国多数城市和地区的房地由不同部门管理,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颁布,房产和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数据整合共享势在必行。但由于我国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的问题,短期内房地产数据共享可能还会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没有统一管理机构、缺少相应可操作的管理制度、没有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数据标准等系列问题。但《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颁布实施确实为政府部门数据全面共享带来机遇,这就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顺时而立,抓住机遇,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由点到面,逐步实现数据资源全面共享,最大程度发挥数据资源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242.
元数据是信息共享的重要技术之一,地表覆盖信息具有类型多样、处理复杂、变化较快等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元数据标准规范对其进行描述。本文分析了地表覆盖信息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扩展现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构建了全球地表覆盖信息元数据模型;并结合OGC的CSW规范提出了全球地表覆盖元数据目录服务共享方案;最后实现了全球地表覆盖信息元数据目录原型系统,提供了用户发现、发布和管理元数据的功能,促进了全球地表覆盖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243.
江苏栖霞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镇地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取得重大找矿突破,但该矿床的成因仍存在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重点对深部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采集。通过对其各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系统测定及分析,并结合地质事实,最终确定其矿床成因,为该矿床及区域下一步找矿提供方向。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栖霞山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以纯液相包裹体(L)和气液两相包裹体(V+L)为主。显微测温结果显示:主成矿期(热液成矿期)第一阶段磁铁矿-石英阶段(Ⅰ)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280~380℃,盐度变化于4.24%~9.86%Na Cleqv;第二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Ⅱ)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变化于180~320℃,盐度变化于1.74%~8.00%Na Cleqv;第三阶段石英-碳酸盐岩阶段(Ⅲ)的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80~160℃,盐度变化于0.53%~6.74%Na Cleqv。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均一温度和盐度均有降低的趋势,显示流体混合的特征,可能是其矿质沉淀的重要机制。H-O同位素分析(δ~(18)OH2O值为-1.9‰~5.5‰,δD值为-80.3‰~-69.9‰)显示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流体,后期有大气降水的加入。硫化物S同位素研究显示,δ~(34)S值总体变化范围-4.6‰~3.8‰,呈塔式分布,位于零值附近,暗示着栖霞山矿床硫化物的S主要来源于岩浆,且可能有部分赋矿地层S的混入。矿石硫化物的(206)~Pb/(204)~Pb为17.616~17.817,207Pb/(204)~Pb为15.513~15.718,(208)~Pb/(204)~Pb为37.907~38.585,说明Pb主要来源于岩浆,可能有部分震旦系基底地层Pb的加入。综合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及H、O、S、Pb同位素特征可知,栖霞山矿床属于主要受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与高丽山组砂岩之间"硅钙面"控制的岩浆热液矿床,与本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44.
在6~24℃室内可控温范围内,每3℃为一个梯度,以魁蚶壳长、体质量日增长率以及存活率作为指标,研究了温度对3种规格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幼贝(小规格壳长6.565 mm±0.225 mm、体质量53.704 mg±5.830 mg;中规格壳长10.114 mm±0.446 mm、体质量181.918 mg±24.797 mg;大规格壳长14.725 mm±0.315 mm、体质量562.416 mg±42.791 m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规格魁蚶幼贝在6~24℃水温下均能生长,但在水温6℃及24℃下的壳长和体质量日增长率均较低;水温9℃时3种规格的幼贝的存活率均最高,水温24℃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均最低;水温6~21℃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随着规格的增大而提高,水温24℃时3种规格幼贝的存活率随着规格的增大而降低;小、中、大规格幼贝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10.7~22.3、6.9~23.2、3.7~23.3℃,较适宜生长温度分别为14.3~19.5、15.8~21.6、11.5~21.0℃,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18、18、15℃。实验结论为,随着规格增大,魁蚶幼贝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扩大,最适生长温度降低,本实验确定了魁蚶幼贝适宜的生长温度,为更有效地开展魁蚶中间培育和底播增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45.
地下管线探测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作业环境复杂、集多学科于一体的工作,需要制定详细的技术规定。  相似文献   
246.
界面二次源波前扩展法全局最小走时射线追踪技术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Moser方法为代表的最短路径射线追踪算法可以快速稳定地获得整个追踪区域的全局最小走时和路径,但它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射线大多由折线呈锯齿状相连,长度和位置偏离真实射线路径;二是在低变速区容易出现射线路径多值现象.本文提出的界面二次源波前扩展法全局最小走时射线追踪技术(以下简称界面源法)旨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不同于Moser方法,界面源法只在物性分界面上设置子波源点,子波出射射线可以到达任何不穿越物性界面而直接到达的空间点和界面离散点,在均匀块体内或层内地震波以精确的射线路径传播.显然,界面源法的子波出射方向数远远大于传统方法,算法的追踪误差主要由界面离散引起的,因此,界面源法很好地解决了Moser法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追踪的精度.同时,由于界面源法的子波源点数远远小于Moser法,因而效率也很高.模型实算证实了该算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47.
本文针对目前底播扇贝苗种时,在海上规格识别与计数统计用工量大、劳动强度高、破损率高及统计误差大等问题,设计了扇贝苗规格识别与计数统计装置,该装置主要由初级分拣机构、差速排队传送装置和规格识别与计数统计系统3部分组成.为确定影响贝苗规格识别与计数统计装置准确性的因素,建立了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进行分析验证,并确定了扇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