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2篇
  免费   1122篇
  国内免费   1064篇
测绘学   351篇
大气科学   1701篇
地球物理   1991篇
地质学   2051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72篇
自然地理   18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8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45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86篇
  2005年   305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57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10篇
  1999年   195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62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度,视中央区为矩形域,将重力异常表示成双三次多项式插值形式,引入非奇异变换,推导出了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公式。以低纬度区域分辨率为2'×2'的重力异常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解算计算点所在的1个网格的中央区效应时,传统公式与本文导出公式计算结果差值的最大值达数E。该导出公式可为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当喷泉效应较弱而双峰结构发展不充分的时候,可能在赤道异常区仅能够观测到一个电子密度的峰值,称之为单峰现象.本文利用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在2001-2010年的电子密度数据给出了单峰的发生规律,单峰在地方时早上08:00-10:00和下午16:00-19:00发生率高,发生位置在经度上呈现多波数分布,尤其在10:00-18:00明显:在分季时多呈现四波,而在冬至季时以三波为主.单峰发生多的经度,正好对应着双峰的结构特征较弱之处.究其原因,是非迁移潮的DE2和DE3分量调制了背景风场和大气发电机电场,在电场和喷泉效应减弱的经度,双峰结构难以形成时,就会表现为单峰结构.本文扩展了对单峰现象的地方时、季节和经度分布等规律的了解,明确了非迁移潮在其中施加的影响,由此,单峰同双峰现象一样可以用于研究非迁移潮对热层-电离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The western China lies in the convergence zone between Eurasian and Indian plates. It is an ideal place to study the lithosphere dynamics and tectonic evolutions on the continental Earth. The lithospheric strength is a key factor in controlling the lithosphere dynamics and deformations. The effective elastic thickness (Te) of the lithosphere can be used to address the lithospheric strength. Previous researchers only used one of the admittance or coherence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Te in the western China. Moreover, most of them ignored the internal loads of the lithosphere during the Te calculation, which can produce large biases in the Te estimations. To provide more reliable Te estimations, we used a new joint inversion method that integrated both admittance and coherence techniques to compute the Te in this study, with the WGM2012 gravity data, the ETOPO1 topographic data, and the Moho depths from the CRUST1.0 model. The internal loads are considered and investigated using the load ratio (F).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joint inversion method can yield reliable Te and F valu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e and F distributions, we suggest (1)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could be the front edge of the plate collision of Eurasian and Indian plates; (2) the southern and part of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have a strong lithospheric mantle related to the rigid underthrusting Indian plate; (3)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may be experiencing the delamination of lithosphere and upwelling of asthenosphere.  相似文献   
994.
山东夏季气温年际变化形成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本地区短期气候预测方法,利用山东80个代表站夏季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1961~2001年),分析了夏季平均气温年际变化的气候特征、冷暖夏的环流形势及夏季风与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EOF第一模态几乎反映了整个温度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夏季气温标准化距平年际变化显著,有弱线性增温趋势;极端冷、暖夏大气环流形势差异明显,显著差异区在亚欧一北太平洋地区,冷夏年中高纬度欧亚大陆存在正欧亚一太平洋(EUP)型遥相关,东亚地区有负太平洋-日本(PJ)型波列,暖夏年反之。东亚夏季风强弱与山东夏季气温关系密切,强(弱)夏季风时,易造成山东暖(冷)夏;同期降水对气温有负反馈,对气温升高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5.
1990~1999渤海SSTa年际变化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 1990~ 1999年逐周的 (18× 18)km分辨率的海表温度 (SST)资料 ,将其与历史资料 (195 9~ 1982 )对比 ,发现近 10年渤海SST较历史SST要高 ,但整体结构特征变化不大。进一步采用EOF方法对渤海SST异常 (SSTa)进行分析 ,得到 3个主要的模态。第一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82 .4% ,表现为整个海区SSTa同步升温或降温的特征 ,结合渤海沿岸 2个测站的气温资料的分析 ,认为渤海SSTa第一模态的变化与渤海气温异常变化相互依存 ,另外 ,北黄海SSTa的变化可能是造成渤海SSTa第一模态在海峡口附近变化幅度大的主要因素。第二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9.4% ,在空间上其对整个海区SSTa起东升温(东降温 )则西降温 (东升温 )作用 ,可能是ENSO现象影响渤海海温变化最直接的表现。第三模态对总方差的贡献为 5 .0 % ,在空间上其对SSTa起北升温 (北降温 )则南降温 (南升温 )的作用 ,认为其可能与山东陆域气温和黄海流域气温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6.
There is not much correlation between sand content and P-wave impedance in faulted basins , 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cannot be guaranteed .Due to sedimentary facies control , there is inconsistency between sand content and low frequency trend of P-wave impedance , causing problems for seismic inversion modeling , which directly affects final seismic inversion results .The acoustic impedance increases with burial depth .When the same layers of sand and shale formation endure different compaction , the acoustic impedance values will be dif-ferent .Therefore , The seismic inversion modeling of faulted basi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conventional basins . The authors built an inversion model using uncompact sandstone percentage , directly compensating for the low frequency trend of the inversion model .In addition, the model's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s similar to P-wave im-pedance , ensuring that the inversion results are converged correctly .The final results of the inversion can be used directly as sandstone percentage .The aforementioned method was applied to Liaohe Beach in the Bijialing region and obtained optimistic lithology inversion effects:the results were correlated well with the depositional facies map and with lithology in the well borehole .The inversion results can be used to define the sand body horizontally and can separate sand bodies vertically , which is very difficult on conventional seismic section . Therefore the inversion result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rvoir prediction .  相似文献   
997.
大型斑岩铜矿的遥感信息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遥感影像解译的不同规模级别的线性构造、不同类型的环形构造和线-环组合类型以及色彩异常影像是寻找斑岩铜矿,特别是大型斑岩铜矿床最有用的遥感标志。1.砂岩铜矿的规模直接与不同规模不同级别的线性构造相联系区域性斑岩铜矿带直接受大型区域线性构造带和它们的汇聚格局控制,这种区域线性构造带多为区域压性壳断裂或超壳断裂,在遥感图像上常显示为浅色带,其长度超过100km,被称为主干边缘线性构造带(处于隆起单元向坳陷单元过渡部位,靠近隆起单元一侧).此外,一系列次级线性构造往往与主干边缘线性构造成一定角度相交,共同形成一种贯通性构造,在遥感图像上也常显示为浅色线;并直接控制斑岩铜矿田的分布和矿床的定位,被称为横向线性构造,长度一般1km-100km,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略),均显示张性特征。事实上,与斑岩铜矿有关的蚀变矿化直接受控于更低级别的线性构造(断裂和裂隙),它们常构成统一的环状和放射状断裂、裂隙系统。2.不同组合的多层环形影像是斑岩铜矿的不同呈矿环块构造的映像几乎所有的斑岩铜矿都与环块构造有关,特别是Ⅲ或Ⅳ级环块(直径50km-500km,包括环隆、环陷及褶皱-断裂环块等).它们控制了斑岩铜矿的定位。  相似文献   
998.
"98·7"鄂东特大暴雨雷达反演资料的变分同化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η坐标中尺度有限区域模式,对"98·7"鄂东沿江突发性特大暴雨进行了数字化天气雷达探测降水资料调整湿度廓线的一维变分同化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最速下降算法的控制精度EPS取值越小,则变分同化后模式预报的降水量更接近于实况,但迭代次数会增加.(2)降水资料进行同化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降水量值相对较小的点的同化,对结果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降雨核(强降水中心)的同化至关重要,其参与同化与否可以影响整个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烂泥塘矿床是云南香格里拉地区典型的斑岩型铜矿床,主矿体产于在地表以下300~500米,地表矿化带仅见脉状铜矿体和铜矿化体.为研究云南香格里拉烂泥塘斑岩铜矿床的原生晕异常结构,本文以异常结构模式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矿床地表和坑道岩矿石样品开展了元素组合、异常特征和水平分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烂泥塘铜矿床地球化学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00.
李炳华 《物探与化探》1998,22(4):262-266254
在陕西秦岭巴山地区9万km2内,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发现了一批多元素综合异常,并根据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划分出五个异常带(区)。其中新发现的北秦岭Au、Ag、Pb、Zn异常带,规模大、元素组合复杂且含量高,为一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1986年开始,在该区大力开展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圈定了以金元素为主的化探异常。在主体异常部位系统地开展了1:1万土壤测量和槽探工程,于当年就在周至县马鞍桥发现了金矿体。随后又根据化探异常特征,布置了钻探和坑探工程验证。经进一步检查和详查,确认马鞍桥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