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141篇
测绘学   317篇
大气科学   102篇
地球物理   440篇
地质学   238篇
海洋学   96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海洋数据格式与海洋信息应用系统的异构性,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代码(Mobile code)的海洋大数据处理软件体系结构。首先,利用统一的网络服务接口与数据交换格式,规范海洋信息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访问与共享。其次,通过移动代码将海洋大数据的处理过程移至云端,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应用示例实现了异构海洋信息应用系统间的互操作,并且缩短了海量数据的处理时间,验证了该体系结构在海洋大数据处理中的通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深水立管的设计、建造以及安装都必须依据相关规范进行,中国当前尚未出台专门针对立管设计的相关标准,现阶段还是以参考国外规范为主。本文首先对立管设计、安装中涉及的相关规范和工业标准进行介绍,论述当前国外API、ABS和DNV设计规范中关于深水立管环境条件及其载荷的相关规定,然后针对中国南海等海域普遍存在的内波现象,分析了内波尤其是内孤立波对顶张力立管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孤立波会引起立管较大的位移以及较高的应力幅值,需要在设计分析中加以考虑。最后对中国在引入API、ABS和DNV等相关规范设计深水立管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南海海域油气开发中立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实现地面气象要素自动观测是近年来我国气象观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观测自动化给地面观测业务和观测数据的应用推广带来较大改变。本文研究了基于自动观测的天气现象代码表WMO4680,分析得出WMO4680简化了视程障碍和降水阵性的代码分类,比WMO4677编码更适合自动观测设备的特点。结合我国业务天气现象电码编制原则,设计实现了现在天气现象电码和过去天气现象电码的自动编制。根据我国目前可自动化观测的要素数目,经过流程设计和当前最新业务改革内容,可以实现46个天气电码的自动编报。  相似文献   
84.
后装配组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是为如何方便组装、拆卸和替换组件而提出的,它是建立在面向对象和基于组件的软件工程基础上,把组件的概念引入到需求分析中,建立起组件与具体需求的映射关系。该方法能根据用户需求变化直接确定要维护的组件,从而提高组件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5.
传统的栅格离散方式不能很好反映流域水文过程的边界特征,且难以实现流域水文过程的多尺度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构建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物理性水文模型,将物理性描述的偏微分方程组在控制体积内积分得到空间半离散的常微分方程组,保证数值求解中的水量平衡,并可与概念性描述部分水文过程(如截留、填洼等)的常微分方程组更好地耦合;建立了数值求解方案,采用Triangle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并在沁河上游流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6.
本文基于对地质学的深刻认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系统而深刻地提出了"地质文化"的概念,首次描述了地质文化的基本框架、建设原则及实例片段。地质文化建设将对地质学及我国的文化建设有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7.
总结了自主研制的MWP967KV型地基35通道微波辐射计系统设计原理和主要特点。系统将K、V双频段宽带天线及接收机、宽带调谐本振、温湿压计以及电源模块紧凑集成为一台整机设备。对各传感器的测量输出实时进行一体化综合处理,采用BP神经网络实时反演大气温度、湿度廓线和汽、水总量。廓线的垂直覆盖范围为地表至顶空10km,共划分为58层。辐射计样机于2012年秋冬季节在北京地区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观测试验,利用这段时期内的69个探空资料样本对辐射计2个层次的实时观测输出都进行了对比检验,计算了水汽、氧气通道亮温和反演所得大气温湿廓线的平均偏差、均方差以及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气象监测的需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8.
针对高动态场景,单独的码环路很难实现跟踪,由于高动态载波跟踪的算法很成熟,通常应用载波跟踪结果对码环路进行辅助,针对窄体制信号,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消除码环的动态误差,但对宽体制信号来说,辅助力度减小。从高动态宽带信号码跟踪误差门限以及跟踪精度入手,分析了单独码跟踪算法的易失锁性,理论和仿真验证应用高动态载波跟踪结果辅助码跟踪算法的有效性,且具有高的跟踪精度。这为导航接收机的跟踪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我国土地工作之重心.而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自需研究和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特别是其具体实现形式.传统典权制度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度构建模式,其既能够解决公有制条件下私权主体进入土地市场的难题,又能够赋予农民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基础上更好获得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的权利.考虑到典权制度在农村土地流转、城镇保障住房建设等问题上的独特作用,未来我国在编撰民法典的时候,自应将作为本土法律资源的传统典权正式纳入我国的物权法律规范的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presents a three‐dimensional energy‐based solution for the time‐dependent response of a deeply embedded and unsupported semi‐infinite tunnel of circular cross‐section. The tunnel is taken to be excavated quasi‐instantaneously from an infinite rock body that initially exhibits an isotropic stress state and that is made up of a homogeneous, isotropic and viscoelastic material. The viscoelastic behaviour is modelled by means of Burger's model, and the rock is taken to behave volumetrically linear elastic and to exhibit exclusively deviatoric creep. This viscoelastic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Laplace domain, where it represents a quasi‐elastic problem. The displacement fields in the new solution are taken to be the products of independent functions that vary in the radial and longitudinal directions.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system and appropriat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principle of minimum potential energy. The solutions for these governing equations in the Laplace domain are then obtained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using a one‐dimensional finite difference technique. The results are then transformed back into the time domain using an efficient numerical scheme. The accuracy of the new solution is comparable with that of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ut requires much less computation effort.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