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22篇
  免费   1125篇
  国内免费   671篇
测绘学   9753篇
大气科学   367篇
地球物理   1246篇
地质学   2646篇
海洋学   1231篇
天文学   696篇
综合类   895篇
自然地理   18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76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445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452篇
  2014年   781篇
  2013年   558篇
  2012年   755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592篇
  2009年   632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19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589篇
  2002年   472篇
  2001年   475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436篇
  1998年   528篇
  1997年   571篇
  1996年   509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50篇
  1992年   459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63篇
  1989年   283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6篇
  194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7月20日上午,我国首次对嵩山“身高”进行法定测量启动仪式在登封举行。这次测量,预计今年8月中旬完成野外作业,8月底完成数据、资料、文字材料的整理并上报国家测绘局,最后由国务院审查后向社会发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新研制的嵌入式时间间隔计数器,它可作为一种功能模块用于用户的设备或时统中,实现高精度时间测量。从基本原理、硬、软件和功能等不同角度对计数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在该计数器的研制过程中还开发了用来调试计数器和供计数器用户使用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对此也作了简要介绍。最后,给出了计数器的设计指标和一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零偏VSP资料解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六级三分量检波器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中实施了零偏VSP测量.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主要介于4500~7000m/s之间,显著高于一般的沉积岩地区,而且随深度变化不明显.声波测井速度系统地稍低于VSP层速度,可能是由于井壁处岩石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而造成的.地震波速度与岩石密度和岩性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榴辉岩的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显著高于片麻岩类岩石;由榴辉岩退变生成的斜长角闪岩类岩石,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主要与其退变质程度有关;超基性岩中的裂隙系统导致其密度和地震波速度大幅度下降.由于榴辉岩与其他岩石类型之间存在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因此用零偏VSP资料标定该区地震波的地质层位是有效的.关于地震波反射的原因,通过综合研究地震波(包括反射纵波、上行转换横波、井筒波)的特征、岩石速度和密度分布以及井径变化,认为主要是岩性分界面、韧性剪切带和断裂(带),但还有一些因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矿水文地质勘探中的具体应用效果.采用瞬变电磁法对落差较大断层的含(导)水性进行测量,不仅可有效地控制断层的空间位置,而且可定性地判断断层的富水性,其测量结果与已知水文地质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氢脉泽是射电天文所必需的频率标准.文中对为流动vLBI站研制的新一代氢脉泽的物理结构特点进行了讨论,包括对腔泡结构、磁屏蔽、原子束光学系统等.同时性能测试表明在80秒到1天之间频率稳定度优于1×10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自动高精度测距系统。该系统能以5×10-7的测距精度测定多个观测点的形变,可作为跨断层动态连续观测的新仪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工业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通过对系统定向方法及精度的分析与评定,阐述了系统定向方法,保证系统测量结果的精度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