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91.
电致化学发光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括地综述了近十几年来电致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无机物、有机物及生物分析中的应用。引用文献52篇。  相似文献   
92.
徐玉祥  李建军 《高原气象》1989,8(3):284-288
叶笃正等认为:西藏高原夏季热源最强,在晚春至初夏,已达到450—500cal/cm~2·day。Nitta,T.~(〔2〕)得出了近似的结果。文献〔3〕指出: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较纬向平均要低几度。可见可以初步把西藏高原的热源和赤道东太平洋的热汇看成是沃克环流增强的敏感因素。 Fu Congbin等用赤道东太平洋6~9月海表温度和高原6~9月地表温度定义了海-陆振荡指数(SLO),即: 陕西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季风降水体系~1);SLO和印度季风雨的年际相关系数达0.61,SLO可能也与陕西汛期降水的多寡有关;此外,陕西也受到西太平洋副高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上年SLO和当年6月中旬副高脊线南北位置(G_N)与陕西汛期降水的关系;也分析了4月高原(25~35°N,75~90°E)500 hPa高度距平累计值(ΔH_4)、4月  相似文献   
93.
西藏林周地区新生代水热成矿地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藏林周地区有关矿床基本成因、蚀变特征和区域水热活动历史的调查,对其中一些矿床流体包裹体以及旁多、当雄、羊八井等地水样进行了H、O同位素分析,概略地在区域断裂构造网络中判断成矿流体运移趋势,归纳出喜马拉雅期林周地区新生代水热成矿的条件和环境,并建构了一个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94.
一九五五年三月地质部测绘局在北京召开了一次测绘专业会议。会上苏联大地测量专家尼·依·列别奇同志作了关于「地形测量对大地控制的基本要求」的报告;制图专家伊·费·叶芙列玛娃同志作了关于「地形测量的基本要求」的报告。这两篇报告不仅对地质测绘工作者起指导作用,而且对所有的测绘工作者均有学习的必要,故特将这两篇报告在本刊陆续介绍出来。这里所报导的系关于「地形测量对大地控制的基本要求」的报告,至于「地形测量的基本要求」的报告拟在二卷二期再行刊载。  相似文献   
95.
96.
新疆南天山西段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台多地震联合反演的方法得到了新疆南天山西段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各台站中小地震的震源谱,进而计算149次ML≥2.0地震的应力降、地震矩、震源破裂半径、拐角频率等震源参数,并分析南天山西段地区震源参数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南天山西段地区震级与地震矩(M0)、矩震级(MW)、震源尺度(R)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与地震的拐角频率之间成负相关。地震矩(M0)随着震源破裂尺度逐渐变大,成正相关的一次函数关系。初步分析后认为,震级在ML2.5~3.6范围内的地震更适合于研究南天山西段地区有关应力降特征的跟踪和研究。  相似文献   
97.
通过详细的岩相学和锆石U-Pb年龄的研究,秘鲁海岸岩基带阿雷基帕段的填图工作得到了补充,该岩基带岩浆活动可分为7个阶段和4个旋回,各阶段都显示出不同的岩浆容量,其地貌主要表现为岩基和岩脉。旋回Ⅰ和旋回Ⅱ代表侏罗纪岩浆活动阶段(201~145Ma),岩浆分异为辉长岩到花岗岩;旋回Ⅲ和旋回Ⅳ代表白垩纪岩浆,岩浆分异为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闪长岩与花岗闪长岩及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对角闪石和黑云母矿物晶体的数量关系研究表明,旋回Ⅰ的侵入岩有大量辉石和角闪石结晶,并伴随金-铁成矿作用;旋回Ⅱ有大量的群集角闪石晶体和呈定向排列或群集的六边形黑云母,且伴随铜-金-铁成矿作用;旋回Ⅲ侵入岩内发育角闪石和黑云母,伴随着金-铜和铁成矿作用;旋回Ⅳ发育大量角闪石和六边形黑云母,岩石更偏长英质,并伴随铜-锌-金-银-铁和铜-金-钼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98.
查明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是研究浑河污染水体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前提。采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浑河沿岸地下水演化规律,沿浑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流动方向取地下水样13个、河水样3个。结果表明:通过对水样进行D(氘)、18O分析,查明了浑河与地下水之间的水力联系,确定了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宽度,定量计算了河水对沿岸地下水的贡献比例。从浑河的上游至下游,河水对地下水的贡献比例由大变小,平均约为50%;河水对地下水强补给带位于浑河以南约1 km的范围内,二者的水力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99.
海浪实况分析与预报信息化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现有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对传统的海浪实况分析和预报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造,对等值线的分析、绘制、平滑和删除、船舶报资料的解码等技术方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等值线追踪法的应用、混合函数平滑法的应用和船舶报资料处理等内容,并简要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对关键难点的处理办法。等值线绘制的实现,解决了实现海浪实况分析和预报信息化、业务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0.
台湾周边海域密度跃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历来对台湾周边海域密度跃层的描述都比较概括,本文利用该海域内1900~2001年102年的国内外海洋调查资料,对密度跃层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各类型密度跃层在不同季节的分布情况和分布特点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跃层分布情况的部分成因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