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2篇
  免费   1279篇
  国内免费   1907篇
测绘学   979篇
大气科学   758篇
地球物理   772篇
地质学   3821篇
海洋学   683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457篇
自然地理   810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378篇
  2021年   409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337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422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515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456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在新疆北部东准噶尔的扎河坝蛇绿混杂岩中发现的富铌玄武(安山)岩,其SiO2含量介于46.71%~57.65%,TiO2含量为1.00%~1.76%,与太古代绿岩带内富铌玄武(安山)岩相似,Na2O含量为3.86%~6.64%,P2O5为0.34%~0.82%,明显高于太古代绿岩带富铌玄武(安山)岩。扎河坝富铌玄武岩铌含量介于7.22×10-6~21.91×10-6之间,大于7×10-6,与典型的富铌玄武岩相同。该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其分布模式为无明显铕至弱负铕异常的右倾曲线。尽管铌的绝对含量较高,但由于钍和轻稀土元素更加富集,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扎河坝富铌玄武(安山)岩仍表现为铌的明显亏损,同时高场强元素Zr、Hf及Ti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亏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内富铌玄武(安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的洋内弧,它是被埃达克质岩浆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同时大洋沉积物及俯冲板块释放的流体对成岩作用也有一定的贡献。富铌玄武(安山)岩作为弧前增生楔定位在扎河坝蛇绿混杂岩体内,与早前报道的超高压变质岩共存表明,该蛇绿混杂岩体至少记录了两次性质不同的古亚洲洋洋壳俯冲,这更进一步证实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新增陆壳是古亚洲洋多次俯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42.
罗红波  林杨挺  胡森  刘焘  冯璐  缪秉魁 《岩石学报》2009,25(5):1260-1274
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并收集到大量南极陨石,需要一种无损、快速简单的分类方法。陨石磁化率(χ)的主要贡献是其中的铁镍金属,因而有可能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类参数。同时,磁化率是陨石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我们在国内首次开展陨石磁化率的研究,通过对模拟陨石磁化率样品的测量,证明可以通过不同取向的测量平均,将样品的大小和形状等几何因素的影响减小在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之内。完成了首批613块南格格罗夫山陨石的磁化率测量,除普通球粒陨石外,还包括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碳质球粒陨石、中铁陨石、橄榄陨铁、橄辉无球粒陨石等特殊类型。根据质量磁化率,可以划分大部分H、L、LL群陨石。特别重要的是,磁化率对于划分非平衡的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参数。格罗夫山H群陨石的磁化率分布与南极其他地区的陨石十分相似,二者相对降落型陨石均向低质量磁化率方向平移0.2(logχ, 10-9m3/kg),反映了风化作用对南极陨石磁化率的平均影响程度;格罗夫山L群陨石的质量磁化率分布同样较降落型陨石偏低0.2左右,但南极其他地区的陨石与沙漠陨石的磁化率分布相似,二者均更为离散和偏低,可能反映了不同的风化程度。  相似文献   
943.
Fold terminations are key features in the study of compressional fault-related folds. Such terminations could be due to loss of displacement on the thrust fault or/and forming a lateral or oblique ramp. Thus, high-quality seismic data would help unambiguously define which mechanism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termination of a given fault-related fold. The Qiongxi and Qiongxinan structures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are examples of natural fault-propagation folds that possess a northern termination and a structural saddle between them. The folds/fault geometry and along-strike displacement variations are constrained by the industry 3-D seismic volume. We interpret that the plunge of the fold near the northern termination and the structural saddle are due to the loss of displacement along strike. The fault geometry associated with the northern termination changes from a flat-ramp at the crest of the Qiongxinan structure, where displacement is the greatest, to simply a ramp near the northern tip of the Qiongxi structure, without forming a lateral or oblique ramp. In this study, we also use the drainage pattern, embryonic structure preserved in the crest of the Qiongxinan structure and the assumption that displacement along a faul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duration of thrusting to propose a model for the lateral propagation of the Qiongxinan and Qiongxi structures. Specifically, we suggest that the structure first initiated as an isolated fault ramp within brittle units. With increased shortening, the fault grows to link with lower detachments in weaker shale units to create a hybridized fault-propagation fold. Our model suggests a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e lateral propagation history of the Qiongxinan and Qiongxi structures, and also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confirming the activity of the previous Pingluoba structure in the southwestern Sichuan Basin in the late Cenozoic.  相似文献   
944.
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加科学,其不确定度的评定就越来越重要。在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测贵金属质量分数的过程中,测量系统以标准曲线法为基础,测量仪器直接给出测量结果,故可将该测量方法等同于直接测量。以样品Au750为例,探讨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与步骤。结果显示,该方法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与测量系统有关,其主要的不确定度分量有标准样品的给定值与误差、仪器的分辨率、准确度以及校准不确定度等,忽略了环境及操作不当的人为影响因素。该评定过程简化,评定方法趋干合理。  相似文献   
945.
湘西北黑色岩系中的镍钼矿床及其贵金属矿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南西北部下寒武统黑色岩系蕴藏着丰富的镍钼钒多金属矿床及其伴生的Au,Ag,Pt,Pd等贵金属矿化。它是我国新类型的镍钼矿床及贵金属矿化极具找矿潜力的地区。富含有机质和黄铁矿的黑色岩系既是镍钼矿的富集层,也是贵金属矿化的主要富集层。矿床的成矿作用是伴随热水的加入而开始,热水沉积与正常沉积交替期是成矿的高峰期,至正常沉积期结束。生物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在黑色岩系的成岩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矿床以同生沉积为主,兼有热水性质沉积特点。其成因应归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沉积矿床范畴。  相似文献   
946.
本文介绍了大比例尺重力勘查中采用GPS RTK测地的新思路,介绍了GPS RTK原理及在重力勘查中的作业方法,如何建立基准站、移动站以及建立高程异常改正模型和建立DEM地面数字模型进行地形改正等方法.  相似文献   
947.
利用有限元方法离散椭圆型缓坡方程,能适用于复杂区域,并很好地拟合不规则边界;采用改进共轭梯度法求解离散方程组,可以大大降低计算内存要求,提高计算效率。利用结合上述两种方法的模式对规划的日照港区水域进行了波浪数值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式能适用于较大区域的波浪场计算,并可以得到较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48.
南天山区域大地构造与演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塔里木和中天山之间的南天山造山带,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与地壳增生过程。综合分析南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地层、古生物、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方面的资料,特别是放射虫、蛇绿岩、蓝片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南天山的区域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南天山主体为一上百公里宽的增生-碰撞混杂带-南天山(蛇绿)混杂带;其北侧为中天山岛弧,是仰冲壳楔;南侧为塔里木陆块,是俯冲壳楔。古南天山洋为一广阔的大洋,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起始于二叠纪末-三叠纪初,新近纪-第四纪进入陆内造山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949.
拉拉铜矿含矿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床是我国著名大型富铜矿床,矿床的形成与古元古代河口群海相火山岩密切相关。河口群火山岩除个别样品Nb/Y较低,其他多数样品有一致高的Nb/Y比值(0.7~3.0),属碱性玄武系列;在Nb/Th-Zr/Nb和Zr/Y-Nb/Y图上,HFSE比值成分点主要投在EM1型富集地幔附近,落入洋岛玄武岩(OIB)范围;火山岩较陡的REE分布型式和"驼峰"状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型式,以及缺乏Nb、Ta负异常,与大陆玄武岩十分吻合;岩石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河口群火山岩形成于陆间裂谷,来源于地幔深部,指示了矿床的火山喷流沉积成矿作用。同时,岩石大离子元素和轻稀土元素比值不太稳定,变化较大,Eu负异常与蚀变重晶石、萤石和矿化有关,还暗示了岩石遭受了后期变质作用,以及与之有关的矿床变质成矿成因。  相似文献   
950.
基于事例推理技术的水库洪水调度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基于事例推理(CBR)技术应用到水库洪水调度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BR的水库洪水调度模式和方法。利用关系数据库实现了洪水调度事例的表示、组织、索引和存储,并建立了水库洪水调度事例库。将遗传禁忌算法与最近相邻法结合起来,构建了基于遗传禁忌算法和最近相邻法相结合的混合检索算法,提高了事例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利用遗传算法对事例特征属性权重进行优化,采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事例的优选,并给出了事例调整和学习的策略。最后,应用该方法开发了基于CBR的水库洪水调度系统,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基于CBR的水库洪水调度为水库洪水调度提供了一种简化知识获取、提高调度效率和质量、进行知识积累和重用的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