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篇
  免费   344篇
  国内免费   338篇
测绘学   215篇
大气科学   118篇
地球物理   273篇
地质学   764篇
海洋学   20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for isolating magnetotactic bacter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imple apparatus was designed to effectively isolate magnetotactic bacteria from soils or sediments based on their magnetotaxis. Through a series of processes including sample incubation, MTB harvesting, isolation, pur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several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amples successfully.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Energy-Dispersive X-ray Analysis (EDXA), these bacteria were certificated to be magnetotactic bacteria. The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solated magnetic strains and some known magnetotactic bacteria was inferr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16SrDNA sequences. This apparatus has been proven to have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inexpensive, simple to assemble, easy to perform and highly efficient to isolate novel magnetotactic bacteria. 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combined approach of harvesting MTB by home-made apparatus and the method of plate colony isolation could purify and isolate magnetotactic bacteria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992.
移动GIS能够弥补传统静态GIS的某些不足,因而正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而Windows Mobile作为微软进军移动设备领域的主要品牌,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和移动GIS的有关概念,对在Windows Mobile系统上进行移动GIS开发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特别是对空间数据建立分块分级索引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最后对系统实现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3.
移动GIS能够弥补传统静态GIS的某些不足,因而正成为地理信息科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而Windows Mobile作为微软进军移动设备领域的主要品牌,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和移动GIS的有关概念,对在Windows Mobile系统上进行移动GIS开发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特别是对空间数据建立分块分级索引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最后对系统实现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94.
从回波探测的原理和激光测高的计算模型出发,分析了激光测高的误差来源,认为主要影响因子是GPS差分精度、IMU精度和激光测距精度。通过对航高在1000m以下的实际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单个激光点的精度可以达到15cm,通过地面改正,最优精度可以达到5cm;2)在植被比较密集区域,根据激光点的扫面密度不同,其生成的DEM精度可以达到0.20m~1m。  相似文献   
995.
闫峻  宋庆尧  刘建敏  谢建成  汪志杰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24-2023040024
花岗岩可以有效示踪大陆基底物质,并区分具有不同地壳结构和演化历史的构造块体。洪镇花岗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北A型花岗岩带的西延位置,距离郯庐断裂带约30 km。锆石SIMS定年表明,安庆怀宁县洪镇花岗岩形成于126. 2±2. 0 Ma,与长江中下游A型花岗岩以及大别造山带I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致。洪镇花岗岩高硅、富钾,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其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中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经历了角闪石为主的结晶分异。洪镇花岗岩具有较为富集的Sr—Nd—Hf同位素,和低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其n(87Sr)/n(86Sr)(t)为0. 7065~0. 7066,εNd(t)值为-10. 9~-12. 0,锆石εHf(t)为-6. 7~-13. 2,n(206Pb)/n(204Pb)(t)、n(207Pb)/n(204Pb)(t)和n(208Pb)/n(204Pb)(t)分别在17. 063~17. 109、15. 568~15. 572和37. 351~37. 373之间。综合研究表明,洪镇花岗岩起源于古—中元古代中低成熟度沉积岩的水致部分熔融,为幔源岩浆底侵导致。从物质来源上,洪镇花岗岩岩浆源区类似于大别造山带经历过俯冲、折返后的中上地壳,而显著不同于长江中下游同时代A型花岗岩源区,表明洪镇地区具有上下地壳分属长江中下游和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属性。在早白垩世早期郯庐断裂带南段西盘向南的强烈挤压下,大别造山带下地壳发生不规则流动,越过郯庐断裂带进入到洪镇地区下地壳成为洪镇花岗岩的源区。  相似文献   
996.
汪志杰  闫峻  徐琳玉  陶克勤  李全忠 《地质论评》2023,69(4):2023040006-2023040006
湖南晚侏罗世金鸡岭花岗岩体是南岭地区典型W—Sn成矿岩体之一,内部发育黑云母花岗质伟晶岩团块和文象花岗质条带状伟晶岩脉。金鸡岭花岗岩和黑云花岗伟晶岩中的黑云母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均表现出高的FeO、TiO2、Al2O3含量和低的MgO、CaO、Na2O、MnO含量,以及富集成矿元素Nb、Ta、W、Sn,亏损Sr、Ce、Eu等微量元素特征,从花岗岩体到黑云花岗伟晶岩,岩浆的形成温度和氧逸度降低,云母中Al2O3、Li2O*含量升高,TiO2、MgO含量降低,黑云母由铁叶云母演变为黑鳞云母。结合前人资料,金鸡岭花岗岩与黑云花岗伟晶岩均源于元古宙地壳的深熔作用,伟晶岩为花岗岩浆在晚期分异演化的产物,形成于岩浆—热液转化阶段。伟晶岩阶段是稀有金属元素显著富集,乃至进一步成矿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97.
花岗岩可以有效示踪大陆基底物质,并区分具有不同地壳结构和演化历史的构造块体。洪镇花岗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北A型花岗岩带的西延位置,距离郯庐断裂带约30 km。锆石SIMS定年表明,安庆怀宁县洪镇花岗岩形成于126.2±2.0 Ma,与长江中下游A型花岗岩以及大别造山带I型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一致。洪镇花岗岩高硅、富钾,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其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亏损中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经历了角闪石为主的结晶分异。洪镇花岗岩具有较为富集的Sr—Nd—Hf同位素,和低放射性成因Pb同位素组成,其n(87Sr)/n(86Sr)(t)为0.7065~0.7066,εNd(t)值为-10.9~-12.0,锆石εHf(t)为-6.7~-13.2,n(206Pb)/n(204Pb)(t)、n(207Pb)/n(204Pb)(t)和n(208Pb)/n(204...  相似文献   
998.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卫星遥感数据在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监测、损毁评估等应急响应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灾后给定时间段内卫星的飞行模拟、星下点轨迹及地面覆盖区域的三维动态显示是应急观测任务调度与规划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C#二次开发实现了基于STK数据计算和ArcGlobe显示的卫星及其覆盖区域的三维动态可视化。  相似文献   
999.
龙毅  张亮  程雄 《测绘通报》2007,(4):59-62
通过对多媒体电子地图集常用结构模型的特点分析,探讨一种兼顾目录、图幅和图层的超目录结构模型,提出电子地图集功能型、说明型和地图型页面的划分方式,扩展超目录的结构组织形式,并有效地运用于电子地图集平台系统的开发,以此为基础进行多媒体电子地图集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000.
影像融合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国土资源部启动的全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卫星影像,从中提取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作者近几年从事该项目研究与应用的实际,分别以SPOT系列数据、TM数据及QuickBird等中、高分辨率数据作为试验数据,进行影像不同融合算法试验,旨在研究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方法在动态监测项目中的应用,并对融合结果进行定性、定量两方面的比较分析,探讨适合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