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455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627篇
地质学   796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58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118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6篇
  1974年   7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1篇
  193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业已证实,发生在地壳中的地震能够’触发后续地震,但对于更深的地震这种触发机制是否存在还未见文献说明。浅断层相互作用的模型表明,静态(永久)应力变化能够触发附近的地震,一般在距原发地震几个断层长度的范围内(King et al,1994;Harris,1998;Stein,1993)。而由地震波携带的动态(瞬态)应力既可以触发附近的地震,也可以触发远震(Hill et al,1993;Harris and Day,1993;Belardinelli et al,1999;Kilb et al,2000;Gomberg et al,1997)。本文中,我们对2002年8月19日发生在汤加的深源地震序列做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静态触发作用和动态触发作用的证据。一次深度为598km的7.6级地震发生后7min,在相距300km的以前无震区发生了一次7.7级的地震(深度664km)。我们发现在第一个主震后,附近的余震往往集中在主震引发的静态应力升高的地区。但是第二次主震和其他的被触发的地震发生在距离第一次地震很远的地方,在那里静态应力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表明是动态应力触发机制在起作用。被触发地震的发震时间同主震的主要地震波到时并不对应,并且这种动态触发的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区下面或附近的无震区。我们认为这些地震是在接近临界状态的地区由瞬变效应触发的,而在这些地区,如果没有外部影响,地震起始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52.
在美国西部盆地山脉省的东部地区,GPS数据确定了一个宽大的现代变形带。使用覆盖在粘弹性下地壳/上地幔之上的弹性上地壳的有限元模型并结合地震周期效应,我们指出这些数据与现今的断层滑动集中在沃萨奇断层带上的模型是一致的。模拟的水平扩展速度是3.0~4.5mm/a,这也与全新世的地质数据相一致。这些模型是非一的,部分原因是大部分沃萨奇断层都处于地震周期的后期阶段,而这一时期跨断层的地表速度梯度均较低。  相似文献   
53.
基于OHP计划研制了几种类型的海底地震观测系统。本文将介绍这些观测系统,研制的关键是使这个宽频带系统能够长期使用,并且轻便、稳定和耐用。  相似文献   
54.
尝试用二维断层模型来描述断层在不稳定开始时滑动弱化速率的定标律。断层由一系列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变弱的片区组成,这些片区被牢固的障碍体所分隔。第一组断层包含不同尺度总滑动长度相同的片区的平均分布,而第二组断层由各种分形康托尔集合组成。破裂的整体活动性质由指数增长率λ来描述。对无限均匀的断层,系数λ由摩擦定律的弱化速率控制。在非均匀断层系中我们估算每一个断层的弱化速率,因为一个断层系的指数增长率λ与均匀断层是一致的。利用这种均匀断层的破裂过程,我们根据不同尺度均匀性断层和给定的系数λ来计算弱片区上的弱化速率。对于大尺度的破裂,弱化速率与尺度无关,长片区的开始过程类似于无限断层的破裂情况。本文考虑的是小尺度和所有不同几何形状的破裂,弱化速率记为α=β0^*/a,其中a为破裂尺度或者单个断层长度的一半,β0^*≈1.158。本文计算了滑动弱化距离Dc的值,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计算结果的物理含义,并给出了这个参数与尺度相关的可能解释。  相似文献   
55.
名为WP-2的新井下地震观测站由ODP Leg191成功地布设在西北太平洋海盆的ODP1179E钻孔。为了研究地球构造,WP-2台站被安置在一个独特的点位。两套宽频带地震仪用水泥固定在玄武岩层内,通过ROV号潜艇来驱动系统并检查系统的工作状态。ROV也用于回收初始数据。WP-2台站的地震噪声水平对地震观测而言是足够低的。  相似文献   
56.
Some pyrrhotite-chalcopyrite-bearing amphibole megacrysts (including pyroxene megacrysts) were discovered in Mesozoic augite diorite-porphyrite at Caoshan in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belonging mainly to pargasite and magnesiohastingsite,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mphibole composition derived from mantle and crystallized in lower crust. In general, the aggregates of pyrrhotite-chalcopyrite take the shapes of cylinder and sphere. Three occurrences have been recognized i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parallel linear, bunchy and scattered. The unique cylinder-like shape of the aggregates and remarkable Ni-poo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spherical Ni-rich sulfides in pyroxene megacrysts and any other kinds of megacrysts. In terms of composition, the amphibole megacrysts and their sulfides in Caoshan are similar to those in the pyroxenite xenoliths in Qil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terms of origin, the pyrrhotite-chalcopyrites as exsolution products resulted from the subsolidus re-equilibration of sulfide solid solution within amphibole megacrysts.amphibole megacryst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This discovery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y of regional magma evolution and its associated mineralizations and ore sources as well.  相似文献   
57.
在中国甘肃省的黑方台阶地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人类定居和开垦活动,并自1968年发展为灌溉农业。随着灌溉的进行地面已出现沉陷和滑坡。地表沉陷是由灌溉水的充填引起黄土结构崩塌造成的。然而崩塌和湿润化对剪切特征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楚。为了研究湿化后的黄土剪切特征的变化,进行了对马兰黄土未经扰动和重塑土样的直接剪切盒测试。结果显示未扰动土样的粘合力和内摩擦角在湿润化后都下降了,而所观察到的重塑土的弹度参数只有少许变化。未扰动土的不饱合粘合力,据认为其受胶结物质的影响,在饱合后消失了。经灌溉的土的不饱合强度参数与未灌溉土相比表现出差异,它们可能受土壤水分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58.
穿过波特兰市区西部图拉丁山脉(波特兰山)的高分辨率重力测量,展现出以前根据地表地质学和航磁测绘识别出的断层的证据。本次重力测量是在1996年沿着长4.5km的双孔隧道进行的,该隧道在当时的建设中及现在一直在波特兰市区与波特兰山以西的居民区之间通轻便火车。在隧道内的重力从西到东逐渐增加,这种情况反映了隧道位于西边的图拉丁盆地低密度沉积物与其东边高密度大部分隐蔽的始新世玄武岩之间。叠加在这一梯度之上的是几个阶梯状异常,我们将其解释为密度明显差异的岩石之间断续接触的证据。这些异常的最大值发生在西尔万克里克之下,这里存在一条以前测绘出的断层。另一异常发生在距西洞口1200m处,大约是隧道与航磁异常相交汇的部位,航磁异常与西尔万断层(原来称为奥特菲尔德断层)有关。以这些重力资料为依据的岩石学横剖面显示出阶梯状异常与陡倾逆断层相一致,虽然走滑位移也许同样重要。与上方地形洼地相对应的3个重力低异常可能反映存在着剪切带。几个中等地震(M≥3.5)1991年发生在隧道当前的位置,说明这些断层中的几条或波特兰山断层带的其他断层是地震活动断层。  相似文献   
59.
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激发的地球自由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300~500S的面波估计得到的哈佛大学矩心矩张量断层机制,当周期大于1000S时,地球的地震自由振荡的振幅将异常地大。我们对一个比较陡的断层应用根据地震的体波和面波得到的更真实的破裂模型,估计了自由振荡的振幅近似等于地震矩(6.5×1022N.M),这相当于矩震级为9.15。由于破裂的持续时间达600S,故断层破裂模型足以描述地震的观测结果,但却低估了大地测量位移,这些位移表明在尼科巴群岛和安达曼群岛下面发生了缓慢的断层运动。  相似文献   
60.
Upper Cretaceous phosphorite beds of the Duwi Formation, Upper Egypt, are intercalated with limestone, sandy limestone, marl, calcareous shales, and calcareous sandstone. Calcareous intercalations were subjected to field and detailed petrographic, mineralogical and ge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in order to constrain their rock composition and origin. Mineralogically, dolomite, calcite, quartz, francolite and feldspars are the non-clay minerals. Smectite, kaolinite and illite represent the clay minerals.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detrital and carbonate fractions based on their sources. The detrital fraction includes the elements that are derived from detrital sources, mainly clay minerals and quartz, such as Si, Al, Fe, Ti, K, Ba, V, Ni, Co, Cr, Zn, Cu, Zr, and Mo. The carbonate fraction includes the elements that are derived from carbonates, maily calcite and dolomite, such as Ca, Mg and Sr. Dolomite occurs as being dense, uniform, mosaic, very fine-to-fine, non-ferroan, and non-stoichiometrical, suggesting its early diagenetic formation in a near-shore oxidizing shallow marine environment. The close association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olomite and smectite indicates the role of clay minerals in the formation of dolomite as a source of Mg^2+ -rich solutions. Calcareous rocks were deposited in marine, oxidizing and weakly alkaline conditions, marking a semi-arid climatic period. The calcareous/argillaceous alternations are due to oscillations in clay/carbonate rati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