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130篇
地质学   507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辽西半干旱地区防御苹果幼树抽条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平县位于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季风口主线上,受大漠风沙的影响,冬季漫长干寒,早春干燥多风.造成果树根系吸水与枝条蒸腾异步,即在春季地上部枝条大量消耗水分。但此时地下土壤尚未懈冻,根系不能有效地吸收水分来补偿地上枝条部分水分的消耗,造成了该区新植苹果幼树不同程度的抽条。调查结果表明,在建平县境内,国光、金冠等苹果幼树自然越冬抽条率达45%,抽条死亡率超过15%。为了摸索防御苹果幼树发生抽条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建平县万寿镇宋杖子村进行了试验调查,该果园果树为1993年春季定植的短枝型国光苹果,现将试验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2.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3.
砷的仪器分析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晓霞  张锡艳 《世界地质》1997,16(4):97-101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应用很广。笔者着重介绍了近几个来砷的仪器分析方法新进展,主要有光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法等。  相似文献   
24.
巨晶普通辉石的M1位分裂李一良,支霞臣,李玉芝,李铁,张裕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关键词巨晶辉石,M1位分裂,面积约束法,近邻边效应,T位铁单斜辉石的穆斯堡尔谱学研究历时已久。但由于其晶体结构和成份的复杂性、化学不均一性及出溶现象等[...  相似文献   
25.
杭州地区石笋稳定同位素古气候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14C测年技术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温度方法,对浙江省临安瑞晶洞穴的石笋进行了14C的测年和碳、氢、氧同位素测试,获得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演化记录、该记录表明,在5~1万年间有三次较明显的周期性古温度变化,最高温度为14.9℃,最低温度为6.6℃,最大温差为8℃左右,平均温差3~5℃。这段时期正处在大理冰期后期,但大理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的低温阶段,它至少有3次温度波动。与我们获得的石笋同位素古温度相一致。另外,我们将5~1万年间杭州地区古气候变化与同期东南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在时间上也较为吻合,也就是温度上升、海平面也上升,温度下降、海平面也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26.
从锦州连续干旱分析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玉莲  张翠艳 《辽宁气象》2004,(1):29-29,33
通过分析近年锦州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比多普勒雷达和713-C雷达在同一时间、同一站点对降水回波的探测资料,找出它们在同类产品上的差异,对完成713-C雷达观测向多普勒雷达观测的过渡,用好多普勒雷达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比分析南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探测资料和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监测到的同时期的雷电参数,得出2003年4月12日发生在我省中北部的1次灾害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小尺度系统的雷电参数演变特征,从而为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提供了新的监测预警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29.
河南省熊耳山西段沙沟西银铅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通过对熊耳山地区沙沟西银铅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化富集特点的分析。综合本区地质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提出沙沟西银铅矿区具有大型银铅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0.
尽管对地球的三维结构已有了很多了解,但现有地球模型没有充分引入已知的近地表较大的结构扰动。例如,大陆和海洋地壳结构差异是久为人知的,这种差异在沿着人陆和海洋路径传播的勒夫波和瑞利波的频散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周期小丁100s时这种差异更大。现有的全球模型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全球地壳参数不完整,模型中对地壳结构的考虑是很近似的。因此,地壳厚度变化产生的模型假象延伸到很深处。这可以认为是现存全球模型分辨率不精确的一种表现。为了建立较高分辨率的地球外层(0~200km)模型,必须通过对近地表介质深度分布细节敏感的数据分析获得对近地表结构更加精确的认识。首先,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基阶勒夫波和瑞利波波形资料,得到了周期40~150s的全球相速度分布图,确定了大约24000条GDSN和GEOSCOPE在1980~1990年间数字地震记录沿短大圆路径和长大圆路径的相速度。为了自动测量相速度,我们发展了非线性波形反演法。在这种方法中,速度和振幅,作为频率的函数,以B-样条展开。波形数据朋来反演B-样条系数,为了避免如振幅谱缺口引起的不良效应,相位模糊的问题引入了明确的光滑度约束。价值函数(最小二乘意义上的最小化)代表了许多局部极小值,并且需要一个较好的初始模型,我们刚群速度积分得到该模型。然后,用这种新方法所得测量结果反演全球勒夫波和瑞利波相速度分布,以球谐函数展开的形式表示。我们给出了直到40阶的相速度分布图。这些分布图作了冈球谐函数展开截断可能引起的人为误差。我们给出了详细的分辨率分析,全球面波层析成像的横向分辨率约2000km。勒夫波相速度,在长周期与已知上地幔结构相关性较高,在短周期与地壳结构相关性较高。同样地,瑞利波相速度与已知构造特征的一致性较好,由于结构采样深度不同,并没有反映出明显的地壳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