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41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在基础上介绍一种固体粉末进样装置及测定方法。其特点是。设计了射流管进样器,利用射流的卷吸扩展作用使粉末样品经气动雾化而被卷吸直接引入等离子炬,通过将样品粒度加细的途径解决了粉末粒子在炬中充分蒸发的问题,提高了难蒸发元素的准确度。 分析时,样品与缓冲剂按比例混匀,取混合样一次摄谱(所需纯样品量为3.33毫克),可同时测定锆、铌、镧、钇、钡、锶、铬、镍、钒、硼、钴、钛、铜、铅、铍十五项元素,检出限除钡、锶、钛、硼略高,其它元素均为ppm级。  相似文献   
32.
向洪流 《矿产与地质》2007,21(5):542-545
贵州省三都县火烧寨锑-金矿区位于贵州“三丹成矿带”上,该带已发现许多大中型矿床,如丹寨大型金汞矿、三都苗龙金矿、都匀牛角塘中型铅锌矿床等。该带延绵近两百公里,民采盛行,矿点星罗棋布。根据该区水系沉积物及次生晕等锑-金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火烧寨矿区采用地质填图、辅以槽井探等浅部工程综合找矿手段,初步查明了该矿区的基本地质、构造及控矿特征以及矿体的产出形态,这对进一步的找矿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3.
34.
云南地壳和上地幔的岩石学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地表出露变质岩、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和高温高压岩石波速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了云南地壳和上地幔岩石组成。结果表明,云南上、中、下地壳分别由绿片岩相(顶部为沉积层)、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组成或分别由与之相当的花岗岩类、闪长岩类、辉长岩类组成,部分地区地壳底部有镁铁质榴辉岩存在。上地幔由橄榄岩组成,部分地区(兰坪思茅坳陷和滇中坳陷)壳幔过渡带可能由镁铁质榴辉岩和橄榄岩组成。  相似文献   
35.
36.
37.
云南地壳生热率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真恒  向才英 《地震地质》1996,18(4):443-452
研究地壳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的垂向分布,是研究深部热结构的基础。根据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利用地震波速与生热率之间的关系,估计了云南地壳生热率的垂向分布。全区上地壳生热率一般为0.8~2.1μW/m3,中地壳为0.4~1.2μW/m3,下地壳为0.11~0.55μW/m3  相似文献   
38.
本文试图说明太阳活动与地球天气气候相关联 ,并用韩国江汉大洪水及我国长江大洪水的事例建立中纬度 (2 0°~ 4 0°)地区的洪水与太阳活动的统计规律 :二者呈负相关 ,大洪水常发生在太阳活动相对宁静的年份。由此本文推断未来几年长江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39.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北京石油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石油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14日-16日在中国北京顺利召开。共有260余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他们分别来自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德国、韩国以及国内的18个科研院所和34个油田公司。这次大会提交的会议论文和摘要116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28篇,分会交流34篇。[第一段]  相似文献   
40.
试论生态旅游的生态化道路--以自然生态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非生态化”现象,尤其是在自然生态旅游区。分析当前自然生态旅游区旅游开发和建设中的“非生态化”现象,主要包括盲目开发,自然景观破坏严重;游客严重超载,生态环境受破坏;人造景观和设施泛滥,景观污染和趋同现象严重;管理和文明建设落后,文化景观功能退化或受损等。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生态安全理论等,从景观功能分区、旅游生态管理容量、景观结构生态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教育等方面提出自然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化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