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24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253篇
地球物理   273篇
地质学   579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78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南海北部新生代构造演化序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从构造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综合分析板块作用、壳幔作用、岩浆热事件、构造变形、沉积作用等地质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印证与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梳理了南海北部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和构造演化序列,提出受欧亚、印澳、太平洋3大板块的共同影响,南海北部新生代主要构造运动划分为礼乐运动、西卫运动一幕、西卫运动二幕、南海运动、南沙运动5次较为合适。其中礼乐运动使南海北部进入裂陷发展阶段,并产生NE走向小型断陷;西卫运动一幕使断陷进一步扩展;西卫运动二幕使南海北部由断陷向断坳转变,断陷走向向NEE向转变;南海运动使南海北部进入坳陷发展阶段;南沙运动使南海北部进入差异性区域沉降阶段,构造格局基本形成。南海北部这种构造演化序列造就了前古近系、古近系、新近系3层含油气结构层系及始新统湖相、渐新统湖相—湖沼相及海陆过渡相和中新统海相3套烃源岩,围绕3套烃源岩可形成"上生下储上盖"、"自生自储自盖"与"下生上储上盖"3类成藏组合和背斜、古潜山、地层-岩性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及其复式油气聚集带。  相似文献   
962.
潜江凹陷潜江组砂岩卤水矿床测井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砂岩中蕴藏着丰富的卤水资源,卤水品质好,有多个矿种达到了综合利用工业品位,其中溴的品级系数高达6.1。利用测井资料有效识别砂岩卤水矿床是卤水勘探开发的基础。通过测井、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深层卤水的岩性、物性、含卤性与测井之间的关系,确定有效卤水层解释标准,建立孔隙度、渗透率及卤水产能模型。  相似文献   
963.
刘海  齐文彪  于德万  谢新民 《水文》2013,33(6):35-41
以吉林省饮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调度研究,构建了该流域的生态调度模型,并开发了基于两时段法的计算软件系统,给出了在维持饮马河流域现有水库及其配套灌区工程实际供水条件下的河道生态调度结果及水库的生态调度线,对流域生态调度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饮马河流域内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96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电子海图(简称中国海事电子海图)作为中国官方电子海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技术体制和生产流程日趋完善,目前已通过挪威PRIMAR公司认证并公开向全世界发行.但其采用的分幅标准依旧是传统海图标准,即依据航道进行分幅,这种方法显然已不适用于电子海图.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海事电子海图现有的生产模式,满足不同...  相似文献   
965.
利用欧空局发布的三组GOCE引力场模型及CNES-CLS 2010平均海面高数据,计算得到了全球的稳态海面地形,进而得到了全球地转流速度图.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黑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OCE不同组解的稳定性较好,所计算的稳态海面地形的差异基本在厘米量级内,这间接表明了GOCE引力场模型提供的大地水准面的精度达到了厘米量级.此外,通过将GOCE与GRACE相应结果进行对比发现,GOCE可提供更多的局部信息,特别是对于流速快、水流窄的边界流,如黑潮、墨西哥湾流等,GOCE所得结果更加清晰,速度也更精确.  相似文献   
966.
由地震分布丛集性给出断层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大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介质的非均匀性,发震断层面的几何形态一般十分复杂.如果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涉及多个断层的活动,则发震断层并非是单一断层平面,而是多个断层面的组合.利用地震空间位置分布丛集性,即震源点成丛位于断层面附近的假设,结合稳健扩充算法和主成分分析给出一种可以重构活断层网络三维空间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每次从震源点集中处开始,利用假设检验扩充子断层面,并得到多个子断层面.接着按震源点属于最近断层面的准则把各子断层面内的震源点进行竞争,并根据一定假设合并和删除一些子断层面,最后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每个子断层面参数.于是可根据地震事件目录给出一组矩形区域来描述断层面网络结构,其中每个矩形断层面由其位置、走向和倾角确定.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新方法可成功地重建模拟地震目录的断层面,最后用于南加州1992年6月28日发生的Landers地震部分余震目录中,得到各个子断层面参数与已知地质破裂或隐伏断层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67.
云南会泽东北部地区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计划,云南省地质调查院开展了"云南省滇中-滇东北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获得了54项元素或氧化物的含量数据.本文基于此次调查中云南会泽东北部地区的182件表层土壤样品,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标准(试行)》(GB15618—2018),基于新标准本文提出农用地重金...  相似文献   
968.
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海南岛兴隆双峰式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初步探讨其构造意义.呈双峰式的辉绿岩体与花岗岩体分别由独立的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形成,在两者接触之处发生了局部的岩浆机械混合;辉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8±2)Ma,花岗岩的为(234±2)Ma,两者形成于同一构造岩浆作用事件;侵入岩的Si2O含量呈双峰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造山后伸展环境,其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EMⅡ型富集地幔特征,其源区可能受到了俯冲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兴隆侵入岩的形成指示海南岛中三叠世处于造山后伸展的构造环境,其形成与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9.
目的:探讨针刀刀法手法学慕课教学应用的创新模式。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级针灸推拿学(针刀方向)2个教学班的学生,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人)采用慕课结合改良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教学,对照组(43人)采用慕课结合传统模式教学,对比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结合调查问卷结果评定2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行为评分)。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培养、教学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用慕课结合改良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针刀刀法手法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70.
远程耦合视角下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充分考虑远距离相互作用的影响,对全球化世界中由远距离相互作用驱动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日益缺乏解释力。鉴于此,本文旨在将远程耦合(Telecoupling)理论框架引入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力机制研究中来。在概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从驱动力背景的变化出发,切入远程耦合框架的介绍,并基于此给出远距离相互作用驱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经验证据;认为远程连接、全球化和城市化是远距离相互作用驱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3种主要形式;进而提出建立“时—空—事”三位一体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解析路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近远程驱动力分解和基于网络的跨系统综合研究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中应用远程耦合框架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