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广西向阳坪铀矿床岩性以花岗岩为主,研磨性强,部分地层复杂,构造裂隙密集发育,岩石破碎,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强烈,钻探施工困难。通过采用金刚石绳索取心钻探技术和施工工艺,并针对钻进中遇到的问题,引进了便携式全液压钻机,采用了成膜防塌无固相冲洗液体系及延迟交联凝胶堵漏工艺,优选了环齿式孕镶金刚石钻头,并采取了严格的预防和控制防斜措施,解决了钻进效率低、孔壁不稳定、金刚石钻头寿命短及钻孔弯曲等一系列问题。生产实践证明,该施工技术和工艺具有钻进效率高、岩(矿)心采取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可为花岗岩及复杂岩层钻进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地理要素基础上对陕西省进行"陕北―关中―陕南"的自然区域划分,是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试点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将陕西省划分为3个自然区,详细论述陕西省的自然区域划分以水文地貌关系为依据的可行性,明确划分出"陕北―关中―陕南"的自然区划界限,并从划分结果的区域形状、位置、特征统计参数和区域要素特点等方面,论述区域划分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这不仅对陕西省地理国(省)情具有认识意义,而且是陕西省地理国(省)情监测成果的区划统计支撑,可以作为宏观把握社会、人口、经济等要素区域差异的基础数据,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微机控制采集处理震前电磁波观测实验系统,通过对1985年1月26日20时55分发生的隆尧M_L4.4级地震前所采集到的电磁波异常信息,分析、处理结果说明,应用微机控制观测实验系统有可能从众多的信息群中,找出与地震有关的优势频率,从而为研究震前电磁波异常参数与地震三要素关系提供科学数据,并比其它记录方式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水位传感器与单片机智能遥测终端相配合设计的计量用水智能监测系统可以通过电话线,将计量用水信息远程数传到监控中心,并在监控中心生成各种图文、报表。通过对图文、报表的分析,实现对智能遥测终端的远程监控。该系统将在水利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最优气候值方法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用最优气候值方法研究了 1 951~ 1 998年中国 1 60个站点季、月的气温和降水 .结果表明 ,在中国最优气候值方法对气温具有相当的可用性 ,尤其是对冬季气温有很好的预报效果 ;对于降水 ,只对个别时间段的个别地区有一定的可用性 .对季的预报好于对月的预报 .无论是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还是最优气候值的平均年份数在每一固定时期内都呈现出有规则的连续性空间分布 ,但是空间分布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湘江源头在湖南蓝山”正名,不仅可以借助《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加快湘江源的生态环境治理,而且也将对湘江源地区的文化旅游等资源的开发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打造“东方莱茵河”这一战略决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对GPS OEM板串口1输出的NMEA0183版本2的定位数据进行了简要分析,讨论了在Visual C#.NET环境下实现对定他数据的提取和解析的方法。同时也对用C#语言实现串口通信的程序设计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现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结合延安市特点,确定了延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了指标等级划分,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建立了延安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延安市2015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海盐湖资源丰富,从单一钾肥产品向石油天然气与盐湖化工结合的下游产品发展,生产氢氧化钾、碳酸钾、乙炔、氯乙烯、聚氯乙烯、合成氨和尿素,实现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青海100万吨钾肥综合利用工程",势在必行。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了所采用的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设施设备在项目投产运行后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了消除、预防或减弱危险性、危害程度的对策措施,以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0.
青海盐湖资源丰富,从单一钾肥产品向石油天然气与盐湖化工结合的下游产品发展,生产氢氧化钾、碳酸钾、乙炔、氯乙烯、聚氯乙烯、合成氨和尿素,实现循环经济和综合利用,"青海100万吨钾肥综合利用工程",势在必行。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分析了所采用的工艺技术以及生产设施设备在项目投产运行后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了消除、预防或减弱危险性、危害程度的对策措施,以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