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185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在近岸海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对南海月平均流和海面起伏进行了数值模拟,与隐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相比,计算时间可省3-5倍,具有良好的时间效益,而且,其计算效果不比稳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差。因此,显式完全平方守恒差分格式及其改进分解算法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2.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ICP AE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GAAS)分别测定河蚬样品中镉和铬的含量 ,以比较不同测试方法对这两种重金属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 :2种测试法对生物样品中镉和铬含量的测定结果都有显著的影响 ,同一样品中镉和铬含量的ICP AES测定值均显著高于其相应的GAAS测定值。相比ICP AES法 ,GAAS法对河蚬样品中镉和铬含量的测定更为准确。不同方法测定的镉和铬含量的差异程度分别为 1 8.8%和1 36.4 %。本研究显示 :不同测试法对铬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比对镉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33.
已在绿藻,红藻与硅藻等真核藻中发现有质粒状DNA,其结构一般是环状或线状的双链DNA小分子。结藻与硅藻的质粒状DNA中有可读框架,某些ORF有转录活性或与已知基因有明显的同源性,表明藻类质粒状DNA是一种功能活跃的新型基因组。研究还发现质粒状DNA是有用的分子分类标记,同时也是藻类基因工程潜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34.
新疆油田某地区油藏的储隔层岩性组合复杂,呈现突出的薄互层产状特征,研究合、分压判断条件有利于提高压裂效率,增强储层动用程度与压后改造效果。水力裂缝在薄互层中的穿层与裂缝扩展行为受薄互层地质特征与压裂施工参数的影响。基于此,开展了薄互层物理模型压裂试验,研究界面胶结、岩层分布、岩层厚度、压裂液黏度与注液排量对薄互层中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影响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薄互层的地层特征界面胶结与岩层分布是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的主要控制因素,界面胶结强度对裂缝垂向扩展行为的影响强于岩层分布;由于弱胶结界面的存在,水力裂缝垂向扩展穿层时可发生方向偏转,抑制裂缝垂向扩展;提高压裂液黏度与注液排量有利于薄互层中水力裂缝的穿层垂向扩展。  相似文献   
135.
五龙沟金矿田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金成矿与三叠纪岩浆作用、脆性和/或韧性变形显示密切时空联系。但是,金容矿地质体类型与控矿构造特征尚不清,金成矿受哪些关键要素控矿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广泛深入的文献资料调研与详细的野外调查,详细阐明了五龙沟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地质环境,系统梳理、总结与对比了不同地段金矿床的矿化类型、容矿地质体与控矿构造。研究表明,五龙沟金矿田发育微细脉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等3种矿化类型,容矿地质体主要以元古界—奥陶系变质岩系与侵入岩类为主。早期韧性剪切作用导致矿源层中金的活化与预富集,金矿化主要受控于晚期北西向脆性变形及相关断裂破碎带。大规模金成矿与古特提斯洋关闭及伴随的同/后碰撞构造过程有关。北西向构造—蚀变带、侵入岩类与古老变质基底是五龙沟金矿田的重要勘查标志。  相似文献   
136.
程锐等(2018)中,我们完成了非静力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coordinate Model)模式动力框架设计。本文将通过理想和实例试验检验其模拟能力。设计理想试验并通过与国际成熟的中尺度非静力框架比较,直接检验非静力AREM三维动力框架在细致分辨率(约1 km)下的模拟性能。可以看出,非静力AREM与ARPS(Advanced Regional Prediction System)、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拟出类似的积云对流结构及演变特征,从而基本确证了本文发展的非静力框架的正确性。结合原静力平衡模式的初始化和物理参数化过程,形成非静力AREM模式系统。台风实例模拟表明,粗分辨率下静力、非静力AREM模式性能接近;但在高分辨率下,非静力明显优于静力模式。我们还开展了批量降水试验检验,对非静力AREM模式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7.
近几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NUIST)地球系统模拟中心致力于地球系统模式研发。最新发展的第三版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球系统模式(NUIST-ESM v3)在原有的基础上改进了边界层方案与对流参数化方案,调整了模式中云物理过程,改进了耦合物理过程和海冰反照率等过程。此版本作为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模式之一,注册了气候诊断、评估和描述试验(DECK)和历史气候模拟试验(Historical)以及ScenarioMIP、DAMIP、GMMIP、DCPP、PMIP、VolMIP和GeoMIP等7个比较子计划试验。目前DECK和Historical试验都已经完成,正将数据提交到ESGF数据发布平台。CMIP6模式比较子计划也将陆续完成并将发布数据,以供国内外学者下载使用。  相似文献   
138.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组织实施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清华大学联合国内多家单位,通过多年的模式研发,完成联合地球系统模式(CIESM),除了CMIP6的气候诊断、评估和描述试验(DECK)和历史气候模拟试验(Historical),模式拟参与6个CMIP6子计划。通过介绍该模式的基本情况及其参与的试验子计划,为今后模式试验数据使用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9.
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在构造活动的作用下发育多期方解石脉体,为研究储层流体演化和油气成藏过程提供了重要素材.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微区元素分析在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中识别出3期裂缝方解石脉体,3期脉体在阴极发光颜色、稀土元素、碳氧锶同位素以及形成时间方面都存在差异.采用激光原位方解石U-Pb定年技术确定3期方解石脉形成的绝对年龄分别为466±11 Ma~458.6±8.8 Ma、329.7±1.6 Ma~308.1±4.1 Ma和249.3±2.6 Ma~220.5±7.3 Ma.第2期和第3期方解石成脉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层成岩流体,并伴有成烃流体的影响.第3期方解石脉的成脉流体可能还有壳源锶的输入,导致其87Sr/86Sr比值高于第2期方解石脉.方解石脉体的绝对年龄可以用于约束多旋回叠合盆地断裂活动和油气成藏时间.在塔河油田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中识别的3期方解石脉体形成时间分别对应于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中期Ⅰ~Ⅱ幕和海西晚—印支期构造运动造成的断裂活动时间.方解石脉体与烃类流体包裹体的共生关系指示中下奥陶统储层在海西中期Ⅱ幕发生过一期原油充注,在印支期之后又存在两期原油充注.   相似文献   
140.
根据表层沉积物长链不饱和烯酮的不饱和度(Uk37指数)以及现代海洋0~30 m层平均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探讨在低温和高温海区利用Uk37指数重建上层古温度的合理性.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南海上层水体中颗石藻(E.huxleyi,G.oceanica和G.ericsonii)细胞丰度的季节特征,探讨了沉积记录中Uk37指数与季节的对应性.结果表明:(1)在极端低温和高温海区(-0.6℃和28℃)Uk37指数仍是重建上层水体古温度的良好替代指标;(2)由于南海长链烯酮源生物——颗石藻的主要生长季节为冬季,因此,尽管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的Uk37指数与4个季节的SST均显著相关,但沉积记录中的Uk37指数反演的SST可能仅代表冬季上层水体的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