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结合北京市某基坑支护项目。针对深基坑工程中的锚杆支护结构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应用研究,在现场对锚索应力进行了监测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搜集、分析大量工程技术资料和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对应力变化进行了探讨,并对引起应力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锚索在整个基坑支护过程中的应力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参加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和进一步提高模式的模拟能力,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模式团队发展了新一代的格点大气版本的FGOALS-g耦合模式。新版本模式在大气分辨率、海洋网格,以及各分量模式的物理过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并正在参与CMIP6最核心的试验以及多个CMIP6模式比较子计划试验。给定CMIP6外强迫,模式在工业革命前参照试验(piControl)和大气模式比较计划(AMIP)试验中模拟的初步结果都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53.
延安周边地区长7泥页岩地层中获得工业油流,使得针对该地区的勘探工作开始审视页岩油目标。基于此,开展了系统化的烃源岩品质评价工作以及页岩油气潜力分析工作,以期为深入的页岩油勘探提供参考。研究表明,研究区页岩有机质丰度整体较高,平均总有机碳含量4.05%;有机质类型主体为Ⅰ型、Ⅱ1型及Ⅱ2型;整体进入了生油窗,处于成熟生油的热演化阶段。页岩的物质来源为陆地与湖泊的混合来源,其整体上沉积于弱还原弱氧化环境。三类有机质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则其生烃能力也越强;Ⅰ型有机质的生烃能力最大、Ⅱ1型有机质次之,Ⅱ2型有机质相对最小。Ⅰ型有机质、Ⅱ1型有机质及Ⅱ2型有机质,页岩油含量即总游离烃量分别为10.30 mg/g、8.99 mg/g、8.14 mg/g。页岩油相态以游离态为主,吸附态相对较少。可动用性方面,页岩油的可动用资源集中于Ⅰ型有机质,Ⅱ1型有机质可动用较差,Ⅱ2型有机质可动用性极差。在综合勘探潜力方面,最适于进行页岩油勘探的对象是Ⅰ型有机质,其次为Ⅱ1型有机质。Ⅱ2型有机质基本无页岩油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54.
【研究目的】 全世界有70多个国家的上亿人口面临高砷地下水的威胁,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会导致慢性砷中毒,诱发癌症,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分布和变化是受到沉积环境、气象水文、矿物环境、人类活动影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从砷的不同理化性质特征进行着手,选择适当且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研究方法】 基于现阶段含砷地下水的污染现状,综合考虑去除量、处理成本、修复速率、可逆性等多种因素,分析含砷地下水的治理现状与进展。【研究结果】 本文全面地介绍含砷地下水治理技术,涵盖了化学氧化、混凝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膜技术和生物修复等修复方式的研究成果,展现了不同类型处理方式对地下水中砷的去除效果,总结各技术发挥除砷效果的内在机理及最新优化措施,并对含砷地下水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含砷地下水的综合整治提供有意义的参考。【结论】 目前的砷污染水处理技术存在诸多缺陷,产生的废物或污泥可能成为二次污染的潜在来源。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免受As的影响,需要新的混合技术以及对 As 负载废物/污泥的安全处置方法。缺乏饮用水安全意识和偏远地区的适用性也给砷的治理带来了挑战,因此需要一种价格合理、易于构建、在社区或家庭层面运行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用PPSG UAV对双鸭山市郊区2.5 km2地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双鸭山试点)试验区进行无人机航摄,无人机搭载非量测型相机获取低空遥感数据,计算机安装专业空三解算软件处理具体影像,最终取得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数字表面模型( DSM),通过数据分析了该系统的空中三角测量成果的精度和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数字表面模型( DSM)的精度,都达到了航空摄影测量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比例尺1∶1000的成图精度。  相似文献   
56.
在观察兴县关家崖野外露头剖面马五_5亚段核形石灰岩岩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薄片镜下鉴定,开展了全岩X衍射,主、微量元素,锶和碳、氧稳定同位素及有机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形石灰岩形成于开阔海环境,准同生阶段核形石发生重结晶作用,浅埋藏期压实作用使巨晶方解石呈镶嵌接触并产生压力双晶纹;马五_5亚段底部核形石灰岩形成于海平面上升过程,未受早期淡水溶蚀;马五_5亚段顶部核形石灰岩形成于海平面下降过程,明显受早期大气淡水淋滤与溶蚀作用影响;在中—深埋藏阶段受地下热液影响,在水-岩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同位素交换及有机质成熟及排烃作用。该套核形石灰岩的发现,明确了马五_5亚段形成于开阔海环境,这对于马家沟组烃源岩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7.
详细分析了安徽安庆长江外滩地18年生I-72杨树各组分含碳率,认为单株的干、皮、枝、叶含碳率随取样部位的变化差异不显著.同时研究了树冠特性与单株碳蓄积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平均冠幅与单株碳蓄积量呈一元二次方相关;2)单株碳蓄积量与冠长呈指数相关,回归方程为:r=104.5e0.056 9x,R2=0.361 2;3)碳蓄积量与D2H呈幂相关,回归模型为r=88.522(D2H)0.0997 5,R2=0.945;4)单株叶干重、叶面积均与碳蓄积量呈一次线性相关,R20.7,回归模型分别为:y=7.892x+94.247;);r=0.809 4x+77.69.在冠幅、胸径等因子中,利用胸径、树高、叶面积、叶干重等来估算碳蓄积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8.
现生双胚层动物绝大多数为海生生物,极少数生活在淡水中。然而,双胚层动物化石类型无一例外的发现于海洋沉积物中。尽管寒武纪以后地层中保存的双胚层动物化石多数为骨骼建造,但前寒武纪—寒武纪界限附近缺乏骨骼构造的腔肠动物也一样能保存为化石。在生物演化历史的长河中,多孔动物仅仅是一个侧枝,腔肠动物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因此探索以腔肠动物为代表的双胚层动物的起源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拟对这几年来对双胚层动物起源的研究状况及进展做一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59.
吴明  王妍  盛德新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35(9):100-101,105,108
CORS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用性和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对系统各个指标进行检测。本文介绍了对CORS常用的定位精度的检测方法:静态已知点检测方法、实时动态观测值与后处理结果比较的检测方法、动态规则几何轨迹检测方法和固定基线长度相对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0.
CORS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可用性和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因此必须对系统各个指标进行检测.本文介绍了用华测X60双频接收机作参考站接收机的CORS,对其常用的定位精度的四种检测方法:静态已知点检测方法、实时动态观测值与后处理结果比较的检测方法、固定基线长度相对检测方法和动态规则几何轨迹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