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4 毫秒
51.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产生的影响,体现天保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的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天保工程实施前(1998年)和实施后(2018年)2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量化分析,认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林区(简称“内蒙古森工林区”)涵养水源价值为950.16亿元(1998年)和1 341.32亿元(2018年),保育土壤的价值为563.49亿元(1998年)和760.11亿元(2018年)。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总价值量排名前3位的林业局依次是根河、莫尔道嘎、乌尔旗汉,保育土壤功能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根河、乌尔旗汉、金河。从整体空间分布上分析得出的2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量均呈现中部>北部>南部的趋势。  相似文献   
52.
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五指山铅锌矿的控矿因素、成矿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其次是地层、岩性、地层岩性结构和沉积相;晚印支—燕山期,在热能作用下,来自基底富含Pb、Zn、Ag等成矿金属元素的热液通过断层通道向上运移,分别在层间破碎带和断层破碎带中成矿。  相似文献   
53.
异常地层压力是现今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面临的一个重要地质问题。运用最新构建的基于孔隙性岩石静力平衡方程的地层压力预测模型,确定了中央坳陷带异常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并分析了不同凹陷超压发育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研究表明:(1)中央坳陷带单井压力剖面存在常压型、单段超压型、超压囊型和旋回超压型4种类型;(2)超压顶界面埋深从陆架向深海、从西向东逐渐增大;(3)纵向上,从浅水区到深水区、由西向东超压跨越层位逐渐增多,从浅层到深层超压强度逐渐增大,但乐东、宝岛和北礁凹陷具有"双层式"超压结构;平面上,以乐东、陵水、松南和宝岛4个凹陷为强超压中心,超压强度向南北两侧(低)凸起逐渐降低。总体上中央坳陷带超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但是不同凹陷间超压分布特征又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主要受到晚期快速沉降速率、泥岩发育特征、烃源岩成熟度和断裂发育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贵州罗甸玉矿物学及成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研究对贵州省罗甸地区产出的玉石进行了矿物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从外观上,罗甸玉可分为白玉、灰白玉、青白玉、青玉及斑点玉。显微镜下观察罗甸玉的结构为纤维状-柱状变晶交织、纤维状-毡状变晶交织、纤维状变晶交织结构,分带现象明显。利用电子探针对白玉、灰白玉、青白玉、青玉及斑点玉中主要矿物角闪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角闪石为钙质角闪石组的透闪石。根据钙质角闪石的Si_Ti变异及成因类型划分投图,样品落入蚀变和交代角闪石区域内。根据单斜辉石中Ca_Mg_Fe组合分类与命名方法判断,得出罗甸玉矿床中产出的辉石主要为透辉石,并有小量次透辉石。  相似文献   
55.
王兵  谭靖  孟昌中  邓强  陈靖  杨林 《贵州地质》2012,29(3):229-234,240
以电子探针(EPMA)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常规化学分析、化学物相分析、透反射显微镜研究,对黔西北某地低品位铁矿中铁—钛的赋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铁主要以褐铁矿形式存在,少量以赤铁矿产出。载铁矿物与粘土矿物常常混杂出现,分布不均,团块大小差异也大,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复杂;钛在矿石中一是以微细粒的独立矿物金红石、锐钛矿、钛铁矿与脉石矿物相互混杂分布,另一种则是蚀变残留于褐铁矿中类质同象的钛。根据铁、钛赋存特征研究结果,对该矿石提出了"分散—絮凝—磁选"分离预富集铁—钛矿物、"直接还原法"实现铁钛分离的工艺建议。  相似文献   
56.
贵州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林  林金辉  王雷  谭靖  王兵 《矿物岩石》2012,32(2):12-19
以XRF、ICP-MS及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对贵州罗甸玉的岩石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玉石常量化学特征表明,罗甸玉中透闪石的形成经历了Mg相对饱和及不饱和两个阶段,Mg相饱和的成矿阶段形成了白色罗甸玉中接近理想透闪石晶体化学组成的透闪石,其晶体化学通式为A0.01B2.00C5.34T8O22(OH)2;而在Mg不饱和阶段,则形成了青色系列罗甸玉中具有高Ca低Mg特点的透闪石,相应的晶体化学通式A0.01B2.35C4.13T8O22(OH)2。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罗甸玉中的白色与青色系列,由不同微量元素组合所表征的三个主因子有所差异,同时,罗甸玉中青色主要由其化学组成中微量的V,Cr引起;罗甸玉的稀土元素配分具有δCe和δEu异常的特点,稀土配分模式与围岩辉绿岩及灰岩均较为一致。在罗甸玉岩石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罗甸玉的形成是罗甸玉为岩床状辉绿岩顺层侵入时带来气液流体,与灰岩围岩发生长期的交代蚀变所形成的,灰岩提供成矿所需的Ca,Mg,而气液流体则主要提供了Si,为一种新类型的软玉矿体。  相似文献   
57.
土壤营养元素赋存状态和微生物活性是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质量指标,温室气体N2O的排放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因子。研究了雨季贵阳不同演替阶段森林表层土壤(0~10cm)微生物生物量(SMB)、反硝化酶活性(DEA)、无机氮(N)库和N转化特征,并与玉米地、茂兰喀斯特原始森林土壤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对土壤水分条件响应强烈,土壤有效N的增加有助于微生物群落的增长,土壤N转化速率越快,微生物N同化作用越低。人为干扰(火烧和农业活动)会增加或降低土壤SMB、增加潜在的气态N流失。总的来说,不同演替阶段土壤SMB、DEA和土壤N库均有显著差异,随植被恢复土壤SMB呈上升趋势,温室气体N2O的排放量呈下降趋势,气态N流失形态从N2O转变为N2,N循环过程趋于优化,表明自发演替是退化喀斯特森林恢复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58.
皱纹盘鲍多糖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从软体动物皱纹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Ino中分离提取的纯多糖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药理实验表明,多糖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移植性肿瘤肉瘤S180、肝癌HepA细胞无细胞毒作用,但能明显延长HepA小鼠的生存时间,抑制小鼠移植性肉瘤S180的生长;在抑瘤的同时,能明显提高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的重量,降低荷瘤小鼠肝脏中过氧化脂质的水平。提示鲍鱼多糖可能是通过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而发挥其抗肿瘤活性的  相似文献   
59.
频域有限元方法用于声反射声波测井正演模拟具有模拟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模型可以任意设置、不受斜井影响等优点。采用混合PML全吸收边界条件,可以更好的压制极端模型下的数值不稳定现象,设置一个网格的吸收边界即可以对界面反射进行有效的衰减,极大的提高了有限元方法的计算速度和动态范围,适用于声反射测井正演模拟。通过与理论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混合PML频域有限元方法的有效性。对电缆、随钻测井条件下井外为分界面的声反射测井问题进行了正演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井外分界面倾角为0时,P-S和S-P反射波到时一致,到时差异随着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当井外裂缝存在时,反射波后续存在较为明显的反射信号,可作为分辨井外分界面和大型裂缝带的证据;主波长和模型尺度的差异,致使较为复杂的随钻声反射测井数据相比电缆声反射测井分辨率更好、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60.
基于五道沟水文实验站1993~2015年潜水蒸发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多气象要素间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提取出主成分作为解释变量,建立潜水蒸发与主成分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地温、绝对湿度和平均气温的容忍度均小于0.1,方差膨胀因子均大于10,气象要素间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提取出三个主成分,第一主成分主要反应地温、绝对湿度、平均气温、水汽压力差和水面蒸发的影响,第二主成分与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第三主成分与风速密切相关。建立的潜水蒸发多元回归预测模型数据维度较低,精度较高且通过各项显著性检验,可用于潜水蒸发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