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626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510篇
地球物理   690篇
地质学   1372篇
海洋学   302篇
天文学   81篇
综合类   254篇
自然地理   28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32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56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9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本文通过吉林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层型剖面野外地质考察,对其界线附近的沉积岩岩石学以及对区域地层对比有标志作用的海绿石进行了各种分析测试和综合研究,并对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3.
通过50多个火山一侵入杂岩体近百个岩石化学分析和部分微量元素分析资料,认为柳树沟、寿王坟等岩体是斑岩型铜矿的远景区;洼子店崖门子等岩体为多金属矿床的远景区;雾灵山、水泉子等岩体是金的有望区。  相似文献   
994.
潘别桐  唐辉明 《地球科学》1989,14(2):145-154
文章简介了下汤地区区域地质及地震地质条件,分析了下汤地区岩体渗透性、现代地应力场特征及车村—鲁山断裂现代活动性。从地质条件分析、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类比、危险度估算及统计检验等诸方面,论证了下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结合岩石断裂力学研究成果预测了下汤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和震中位置。  相似文献   
995.
攀枝花—西昌地区的火成岩组合是裂谷岩浆作用的主要产物。它们可以分为裂谷期前组合、裂谷早期组合、中期组合和晚期组合。通过火成岩组合的矿物学、岩石学研究,可以推断攀西裂谷演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996.
苏联粮食产量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鸿第  潘华盛 《大气科学》1987,11(3):282-288
苏联粮食产量有准2年和4年振荡周期,它与准2年赤道平流层位相风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吹西风往往歉收;吹东风则经常丰收.并与南方涛动有4年左右同相振荡关系,涛动由高指数变化为低指数时,粮食大多为歉收;反之多为丰收.4—6月份500hPa环流形势,西欧有阻高建立且稳定,并在欧洲盛行“N”型环流形势时,则有利于粮食丰收;反之则歉收.  相似文献   
997.
杜金林  潘乃先 《气象学报》1987,45(4):485-488
热敏电阻因温度系数大,尺寸小和价格低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电阻和温度呈非线性关系 (1)式中T和T_0为绝对温度,R_(T_0)为参考温度T_0时的热敏电阻阻值。这给测量工作带来不便和限制。 不少作者研究过热敏电阻温度计的线性化问题。Beakley分析了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惠斯  相似文献   
998.
能引起地下水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能单独作用于地下水,也可能交互作于用地下水。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定量评价某个变异因素的影响是否显著;在有重复试验的条件下,两个变异因素的方差分析还可以确定有无交互作用。此外,通过多重比较还可以进一步确定某个变异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99.
直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地震形变带的认识还很不统一。本文根据大量的实际考察资料,阐明了研究地震形变带的重要意义。对其种类、名称等给予了特定的含义,对其特征作了较详细的阐述,分析了它的力学机理,论述了它与发震断裂的关系及其所反映的现代构造运动特点,进而初步总结了西北发生强震的主要地质标志,为预测未来强震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班公湖-怒江带中段构造性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裕生 《地质科学》1984,(2):139-148
西起班公湖,向东大体沿黑(河)阿(里)公路,经改则、尼玛、东巧—那曲,再向东,大体与怒江上游相连接的一条超基性岩带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经几次考察,已初步被认为是一条重要的构造界线,甚至可与南面的雅鲁藏布江带相对比。然而,由于过去工作的较少,对该构造带的研究尚很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