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66篇
大气科学   172篇
地球物理   116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24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Yang  Yunpeng  Chen  Guan  Meng  Xingmin  Bian  Shiqiang  Chong  Yan  Shi  Wei  Jiang  Wanyu  Jin  Jiacheng  Li  Chen  Mu  Xinliang  Yue  Dongxia 《Landslides》2022,19(4):789-808
Landslides - Determining the premonitory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lide dam failures can provide an early warning as well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failure process, and...  相似文献   
63.
64.
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发展及其模拟和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是开展多学科、多圈层集成研究的重要平台,其发展是国际地学领域特别是全球变化领域竞争的前沿。中国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最近10年得到快速发展。研发格局上已经形成中国科学院、有关部委和高校三足鼎立的局面。文中在简要回顾中国地球气候系统模式早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参加第6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9个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的技术特点,初步评估了中国4个模式对全球和东亚气候模拟的基本性能,分析了其在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情景下对全球降水与温度的预估变化及其与平衡态气候敏感度的联系。最后,结合国际态势,从发展的角度提出未来中国气候模式研发工作需要加强的8个方向。   相似文献   
65.
66.
南极长城站地区气象要素的中期振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多维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85年1月-1987年12月南极长城站地面气象要素的谱特征。该地区的气象要素与北半球一样,也普遍存在3-5天、准一周、准二周和3-4周振荡周期。在长城站所在的乔治王岛地区,从地面到平流层中下部,气压系统都存在着显著的准二周振荡,这种振荡是由上往下传播的。无论冬、夏季,准二周和准一周振荡都是由西往东传播的,而扰动的南北传播方向则与季节及振荡周期长度有关。南极地区的中期振荡特征与500hPa极地涡旋的活动和强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7.
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地带性规律、冻土构造以及融区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详细论述了不同作用下形成的冻土(冰缘)地貌,并对青藏高原的冰缘期进行了初步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68.
Multiple cities in a diveloped economic area may consist of a city cluster,and the difusion and mixing of its pollutants result in the effect of pollutants plume between cities and the large-scale regional pollution diffusion phenomenon.The distant transfer and diffusion of pollutants occurs when massive aerosols are affected by the dynamic porcess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s.Research suggesten that the life span of aerosol particles whose diameters are about 1 um is the longest.The longevity …  相似文献   
69.
Preface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IAMAS) requests each of its membet countries to submit, every four years, a progress report on relevant operational and research fields, and to exchange the report with other members during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desy and Geophysics (IUGG)  相似文献   
70.
2009年7月8-9日发生在泰安的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在副高西进北抬、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与高空低槽东移南压相结合的大尺度环流下,由黄河北部的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和鲁中地区的小低涡以及低空西南急流共同作用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为大暴雨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低涡加大了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辐合.850 hPa低空大气散度辐合中心正处于泰安,垂直速度强上升区也在鲁中地区,为暴雨产生提供了足够的动力条件,低层850 hPa假相当位温θse>75 ℃的高能舌为这次暴雨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