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55篇
海洋学   2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海陆分布和地形对大气垂直环流影响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永甫  万晖 《气象科学》1999,19(3):221-232
本文利用GFDL10年平均的气候资料,分析了海陆分布和地形对大气中经圈和纬圈垂直环流的影响。文中提出了用运动学方法分别在P和σ坐标系中计算大气垂直运动ω或W的新方法。讨论了欧亚非洲季风的垂直环流特征,并与非季风区相应垂直环流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具有明显南北向海陆差异的经度上(如欧亚大陆所在处),垂直的季风经圈环流具有较大的强度,且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在只有海洋的经度上,垂直经圈环流较弱,季节变化不明显。在纬圈方向,垂直环流圈在海陆差异较大的北半球中高纬度带也比海陆差异较小的低纬和赤道地区复杂得多。地形的作用迭加于海陆热力差异的作用之上,加强了地形区和自由大气间的热力差异,使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所在的经度带内的垂直环流圈变得更加复杂,季节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2.
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影  凌晨晖 《海洋科学》1999,23(2):19-21
海洋微生物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成员,它们所处的环境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如:高盐、低温、高压、热流床、碳酸气出口及高浓度有机物沉积地等等,在这些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研究中,提取到很多新的极端酶,并发现其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潜力。近年来日本和欧美多国纷纷投资开展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研究,并取得很大的进展。1海洋微生物极端酶的特性1.1嗜冷酶低于10C才能生长的微生物称为嗜冷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往往为-2C,嗜冷菌中产生的很多酶在低温下才显示高效的催化效率,这类酶称为嗜冷酶。在深海和南北极的海洋环境中发现不少嗜冷菌…  相似文献   
153.
针对大部分遥感影像阴影提取算法存在阴影信息提取不完整的问题,提出一种遥感影像阴影自动扩充提取算法。首先,根据近红外波段阴影边界的像素值变化率存在波峰和阴影内部的像素值变化率稳定的特性,建立阴影边界判断准则来判断像素是否位于阴影边界;然后,在阴影初步提取的基础上,利用边界判断准则,由内向外对每个阴影区域进行扩充,从而能够考虑到单个阴影区域,不再局限于影像全局特征或局部特征,进而能更加完整地提取阴影。实验分析表明,该算法对阴影的提取效果明显,可以有效提高阴影提取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4.
利用南宫酸雨观测站2006-2009年的酸雨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4年来酸雨时间分布特征,探讨了酸雨的变化规律,并对酸雨与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酸雨发生频率63%,强酸雨频率28%;降水平均pH值为5.22,降水最小pH值为3.08;酸性降水量比例80%;降水平均K值为94.1 μS/cm,最大K值为529.0 μS/cm.酸雨存在着季节性变化,秋季是酸雨出现频率最多、酸性较强的季节;春季则是酸雨出现频率低的季节.酸雨的形成与风向风速、降水量、降水性质及大雾有关.  相似文献   
155.
最近,在华北克拉通北缘,沿东西走向的西拉沐沦构造带两侧异军突起地出现了一个400多千米长、300千米宽的钼矿带,短短4年时间已经发现了10余个大型-中型钼矿床,显示了巨大的资源前景。钼矿床的空间分布受区域东西向、北东向及北西向断裂联合控制,钼矿床的形成与中生代的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产于花岗岩体中、斑岩体内外接触带或附近,矿床类型以斑岩型、石英脉型、火山热液型及云英岩型为主。空间关系表明钼矿床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酸性侵入岩有关。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西拉沐沦成矿带钼矿具有三期成矿作用:包括245Ma、150Ma和138Ma。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为印支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后伸展阶段和燕山期中国东部构造大转折期。其中,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和相应的岩浆活动在以往的工作中较少论及。  相似文献   
156.
全球卫星系统简称GPS系统。该系统是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导航、定位和定时的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57.
哈大高速铁路运营气象服务需求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试运行和开通运营后气象条件影响情况的调研以及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针对哈大高铁应对冰雪天气开展的气象服务试验,初步分析了东北地区寒冷、冰雪等气象务件对高速铁路运营的影响,进一步探讨了高铁运营对气象服务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哈大高铁运营气象服务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8.
吴德珍  陈晖 《华南地震》1996,16(3):53-57
探讨了北部湾地震地磁和气象的异常现象,初步结果表明,震前几个月至数天,地磁垂直分量的相关系数r值,特征线斜率K值以及Z日变形态双低点位移先后出现短临异常,气象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年雨量一阶差分大于400mm可作为5级以上地震的年度预报参考指标。震前数月,-3.2m的地温年变形态出现畸变。  相似文献   
159.
采用MongoDB对地籍时空数据库进行设计和建设,较好地适应了地籍数据特点,实现对地籍时空数据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60.
A型花岗岩的成因研究是揭示重要壳幔相互作用和伸展型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窗口。离子探针锆石U-Pb测年指示内蒙古中部达来地区的达来庙钾长花岗岩岩株大约于晚侏罗世(160.1±1.8Ma)侵位。岩体Si O2含量介于69.8%~73.9%,富碱铁,贫钙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发育明显的Eu负异常(Eu/Eu*=0.20~0.68)。这指示达来庙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同时岩石具有低全岩Sri(87Sr/86Sri=0.70504~0.70523),低正全岩εNd(t)(+2.1~+2.3)以及高正的锆石εHf(t)(+7.0~+11.5)和高锆石δ18O(6.7‰~7.7‰)等同位素特征。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指示达来庙花岗岩可能源于新增生中基性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及其后的结晶分异作用。一方面,达来庙花岗岩和蒙古-华北北部地块分散分布的其他A型花岗岩共同见证了有别于早白垩世大规模上地壳伸展的中晚侏罗世弥散状中下地壳伸展行为;另一方面,蒙古-华北北部地块晚中生代两段式的地壳伸展轨迹记录了蒙古-鄂霍茨克构造域造山后的重力垮塌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