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中对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关于观测和预估的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方面的主要结论进行了解读。报告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了广泛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气候变化下的复合风险和极端事件呈现日益加剧和频繁的趋势。目前,不同地区和部门的关键风险已多达127种,且随着气候变暖以及生态社会脆弱性的加剧,将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更加普遍和不可逆的影响。相对第五次评估报告,本报告进一步扩展了风险的内涵,归纳了8个代表性关键风险,更加全面地评估了5个“关注理由”的风险水平,评估结果有利于加深对于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和及时制定行动对策。  相似文献   
42.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英  米瑞华 《干旱区地理》2015,38(2):368-376
基于第六次乡镇级人口普查数据,利用GIS技术展示陕西省人口信息的空间分异格局,通过计算Moran’s I指数、信息熵、分异指数、隔离指数等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分异指标,结合地貌、资源、产业等地域特征,得出陕西省人口数量、属性及不同社会群体的空间分异特征,探讨其内在机理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使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4,对全球模式CSIRO-Mk3.6.0在RCP4.5情景下的气候变化试验结果(1950-2100年)在东亚地区进行25 km动力降尺度试验,比较了CSIRO-Mk3.6.0和RegCM4.4预估中国地区的21世纪气候变化。结果表明,两个模式预估未来中国地区气温持续升高,升温幅度具有区域性特征,RegCM4.4预估区域平均升温幅度低于CSIRO-Mk3.6.0,但二者年际波动基本一致。两个模式预估未来降水在中国西部以持续增加为主,东部则表现出较大的不一致性,预估区域平均年降水量变化不大,呈现冬季明显增加,夏季微弱减少的特点。此外,为了解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降水预估的不确定性,对本研究和以往RegCM3使用相同分辨率模拟得到的未来降水预估进行了对比,两个区域模式预估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未来降水一致性增加,东部存在明显不一致(冬季中、高纬除外)。  相似文献   
44.
“一带一路”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提供的18个全球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预估了3种典型浓度路径(RCP2.6、RCP4.5、RCP8.5)下“一带一路”地区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的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温室气体持续排放情景下,“一带一路”地区年平均气温在未来将会持续上升,升温幅度随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加大。在高温室气体排放情景(RCP8.5)下,到21世纪末期,平均气温将普遍升高5℃以上,其中北亚地区升幅最大,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升幅最小。对于降水的变化,预估该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将增加,其中西亚和北亚增加最为明显,而且在21世纪中期,RCP2.6情景下的增幅要比RCP4.5和RCP8.5情景下的偏大,而在21世纪后期,RCP8.5情景下降水的增幅比RCP2.6和RCP4.5情景下的偏大。未来极端温度也将呈升高的趋势,增温幅度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高排放情景大于低排放情景。而且在高纬度区域,极端低温的增暖幅度要大于极端高温的增幅。连续干旱日数在北亚和东亚总体呈现减少趋势,而在其他地区则呈增加趋势。极端强降水在“一带一路”区域总体上将增强,增强最明显的地区位于南亚、东南亚和东亚。  相似文献   
45.
举例阐述了地图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6.
对一个20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所模拟的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区域未来不同强度降水事件变化进行了分析。以日降水量的大小,将降水划分为不同等级。首先检验了模式对当代(1961—1990年)各等级降水日数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与观测相比,模式模拟的小雨事件偏多而大雨事件在南方过少。21世纪末(2071—2100年)在IPCC SRES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区域不同强度降水的变化在各地表现不同,同时其对各个地区降水总量变化的贡献也表现出较大不同,但在大部分地区,模式给出了未来强降水事件将增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47.
信息两则     
我国石材出口前景看好我国石材行业近10年来稳步发展,产量逐年提高。行家指出,随着国内外建筑装饰业的发展,建筑用石材产品出口市场前景看好。我国石材产品出口主要有板石、大理石、花岗石三大类,现在板石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我国板石出口看畅。我国大理石有700多个品种,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多出口欧美、东南亚、日本,以荒料为主。我国花岗石品种有100多个,东南亚、欧美、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进口我国的花岗石荒料。行家指出,我国的石材企业已发展到近万家,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石材行业可充分发挥石材资源丰  相似文献   
48.
塔里木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塔里木盆地中部 KT2号钻孔的岩石地层、磁性地层和测年数据等资料 ,探讨了区域地层沉积旋回特征、盆地沉降的阶段性 ,判别出了松山和高斯极性带内分别存在 4个和 2个极性亚带 ,据此建立了塔里木盆地上新世 3.4 Ma以来的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49.
本法采用改装后的日立HFS-2型氢化物发生器和两种自制T型石英管与原子吸收光谱仪主机配合。以积分方式进行测量,使操作简化,节约试剂,扩大了线性范围.用本法一次取样后,加入选定的混合还原抑制剂,可连续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砷、锑、铋.其检出限分别为0.33,0.80,0.41n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  相似文献   
50.
张冬峰  石英 《地球物理学报》2012,55(9):2854-2866
采用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进行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对理解全球增暖对区域气候的潜在影响和科学评估区域气候变化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里对国家气候中心使用25 km高水平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单向嵌套全球模式MIROC3.2_hires在观测温室气体(1951—2000)和IPCC 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001—2100)进行的共计150年长时间模拟结果,进行华北地区未来气温、降水和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分析.模式检验结果表明:模式对当代(1981—2000)气温以及和气温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霜冻日数、生长季长度)的空间分布和数值模拟较好;对降水及和降水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强降水日期、降水强度、五日最大降水量)能够模拟出它们各自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但在模拟数值上存在偏大、偏强的误差.和全球模式驱动场相比,区域模式模拟的气温、降水和极端气候事件有明显的改进.2010—2100年华北地区随时间区域平均气温升高幅度逐渐增大,随之霜冻日数逐渐减少,生长季长度逐渐增多;同时随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未来降水呈增加的趋势,强降水日期和五日最大降水量逐渐增多、降水强度逐渐增大.从空间分布看,21世纪末期(2081—2100)气温、降水以及有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比21世纪中期(2041—2060)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