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7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7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21.
阿克苏地区地理因素对气候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俊岚  王华  谢国辉 《气象》2003,29(3):46-48
运用气候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应用阿克苏地区10个气象站1961-1999年气象资料重点分析了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对当地气温、降水和光照基本气候要素的影响,同时将阿克苏区域地形气候划分为四大类型。  相似文献   
422.
通过对西藏昌都热底垄石棺墓人骨年代的研究 ,认为热底垄石棺墓的年代应不早于卡若遗址 ,不晚于香贝石棺墓 ,人骨14 C年代应该在距今 4 0 0 0~ 2 4 0 0a之间。并论述了人骨测年的方法以及在野外采样的注意事项。在定年方法上 ,提出对同一样品采用不同的测定技术进行交叉验证 ,以提高数据的可信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23.
琼东近海浮标污损生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南海北部近海石油开发区的污损生物状况,对海南岛东部近海海区的两个浮标及其锚锭系统上的污损生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水螅、有柄蔓足类和牡蛎;南海沿岸水域常见的无柄蔓足类仅出现在距海南岛相对较近的J2浮标站。并探讨了该海区的污损生物群落结构与邻近沿岸水域的差异。  相似文献   
424.
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华  彭华  吴立瀚 《世界地理研究》2004,13(3):79-83,57
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正从单一的疗养功能发展演化成集度假、观光、康体、休闲、娱乐、健身、商务、会议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营造高质量的度假环境,提供多样化、高档次的康体旅游产品,具备舒适周到的旅游服务,以及塑造鲜明的文化特色将成为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425.
聊城水化站数字化氡与模拟氡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聊城水化站3年(2000~2002)的数字化氡与模拟氡观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的曲线变化形态并不一致;(2)据现有资料,尚难判定它们的映震能力优劣;(3)在资料的处理与异常判断方法上,二者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26.
王华  徐银梓 《气象科学》2002,22(1):16-27
本文在Ekman动量近似下,引入关于水面粗糙度的Charnock公式,求得了斜压大气中海面边界层的风速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得到边界层摩擦偏角的公式,并获得了边界层摩擦偏角的有关结论。例如海面的摩擦偏角远小于陆地的摩擦偏角;低纬的摩擦偏角比高纬的要大:理论分析和个例计算均表明,垂直平流惯性力与水平平流惯性力对摩擦偏角分别起着减小和增大的相反作用,而且反气旋性涡度处与气旋性涡度处的摩擦偏角可相差达20多度。冷暖平流下的摩擦偏角相差很大,甚至可达七、八十度。这些结论对斜压大气中的海面边界层风场摩擦偏角的预后都具有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427.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地震周期(同震、震间、震后)各个阶段地表形变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现阶段利用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研究地震周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该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28.
王华  陶庭叶 《测绘通报》2016,(6):138-141
卫星导航定位是测绘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GPS测量原理与应用"课程也一直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具有理论深、更新快、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对教与学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笔者在广东工业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讲授该课程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教材更新慢、内容抽象、授课方式以"填鸭式"为主、实践时间不足、程序设计能力弱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术研究前沿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采取教师授课、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穿插专家学术讲座等教学形式,完善实验仪器设备和校内外实习基地,协调与其他课程的内容安排等措施,从教学的内容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429.
通过对区域性角度不整合、构造沉降阶段性演化以及断裂幕式活动和古构造格架变化等信息的识别与厘定,揭示了琼东南盆地古近纪构造活动的幕式演化过程及其特征。进一步结合层序地层与沉积充填综合分析,系统论述了幕式裂陷作用对沉积层序形成与演化的控制。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古近纪经历了3个裂陷阶段,即裂陷Ⅰ幕(S100-S80)、裂陷Ⅱ幕(S80-S70)和裂陷Ⅲ幕(S70-S60),分别对应盆地的初始断陷期、主断陷期和断坳转换期。裂陷活动早期以强烈的差异性块断作用为主导,而晚期逐渐被区域性坳陷作用和少量断裂活动共同控制的均一化沉降作用所取代,整体呈现出弱-强-弱的演化特征。裂陷作用的幕式过程及不同裂陷幕同沉积构造活动的差异性通过对可容纳空间、沉降速率、同沉积断裂活动和古构造格架的深刻影响,进而控制了盆地内层序地层单元与沉积旋回的整体发育、沉积与沉降中心的时空展布以及层序地层格架下沉积体系域的构成样式。  相似文献   
430.
为分析准南天山山前冲断带东南侧芦草沟组上段油页岩资源潜力、沉积时的古环境特征及其垂向演化规律,并预测优质油页岩发育层位,研究采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对准页3井油页岩进行了TOC测试、抽提、族组分分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油页岩样品w(TOC)平均为3.26%,最大值为6.30%,最小值为0.82%。可溶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0.21%,最大值为0.65%,最小值为0.01%。总烃(HC)质量分数平均为1 120.58×10~(-6),最大值为3 561.84×10~(-6),最小值为42.92×10~(-6)。油页岩有机质整体丰度较好,具有极好的生烃潜力,650~1 100 m层段为优质油页岩发育富集层。饱和烃质量分数平均为24.04%,最大值为65.73%,最小值为3.03%。芳烃质量分数平均为23.88%,最大值为39.46%,最小值为11.24%。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平均为52.08%,最大值78.45%,最小值22.06%。CPI最小值1.12,最大值4.12;轻重比指数最小值0.73,最大值1.45;OEP最小值0.98,最大值1.16。结合C_(27)ααα20R、C_(28)ααα20R、C_(29)ααα20R 3个"生物构型甾烷"的相对含量说明,有机质类型以腐植-腐泥型为主,母质来源以藻类、浮游生物为主。R_o、Ts/Tm、C_(29)ββ/(C_(29)αα+C_(29)ββ)与C_(29)αααS/(S+R)关系表明油页岩处于未成熟晚期-低成熟阶段。Pr、Ph和C_(17)、C_(18)正构烷烃的相对含量表明油页岩上部和下部沉积古环境为较开阔的海相咸水还原环境,中部为封闭的湖相半咸水过渡环境。油页岩具有分段性特征,其石油地质与沉积环境特征各不相同,优质油页岩发育于第二层段,为勘探和开采最优层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