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91.
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宁强地区的大安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主要为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但其形成时代却有一定的争议,成因及地质意义尚未明确.对大安花岗岩体进行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年龄为212.3±1.6 Ma和212.48±0.43 Ma,属晚三叠世.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岩相对高硅(67.61%~69.02%)、高Al2O3(16.14%~16.80%),Na2O > K2O,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Ba)和轻稀土元素,Eu负异常不明显,强烈富集Sr(538×10-6~907×10-6)和亏损Y(3.10×10-6~3.90×10-6),高Sr/Y比值(138~291),表现出明显的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大安花岗岩体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是在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后期伸展体制下,由于地幔物质上涌带来的热量导致加厚基性下地壳脱水熔融,形成了具有埃达克质性质的岩浆.   相似文献   
292.
合理利用锚杆轴力监测数据对评价边坡稳定性极为重要,本文引入蚁群算法构建支持向量机锚杆轴力预测模型,结合连云港某边坡锚杆轴力实测数据对该模型的可靠性及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加以验证。研究表明,ACO-SVM预测模型在充分考虑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同时能快速求解;输出的锚杆轴力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控制在8%以内,具有很好的可靠性;相较于位移监测预警滞后的特点,ACO-SVM轴力预测模型可及时探明边坡欠稳定体的发展趋势,对此类人工锚固岩质高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3.
地理环境因素对伊洛河流域森林景观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丁圣彦  梁国付 《地理研究》2007,26(5):906-915
地理环境因素是引起区域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自1983年以来伊洛河流域洛宁县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森林景观类型总面积呈增加趋势,从1983年的960.34km2增加到1999年的1175.00km2。景观空间动态变化上,森林景观类型转化为非森林景观类型部分主要位于海拔500~1000m的低山区,海拔大于1000m的地区森林景观类型变化较小,而非森林景观类型转化为森林景观类型主要集中在海拔高度小于500m的塬陵区和川涧区。通过建立森林景观类型动态变化与相应高程、坡度、距离居民点中心的远近和与森林边缘距离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与上述地理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森林景观类型动态变化与上述地理环境因素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94.
????IAE???????????????????????????ζ????????????????????GNSS/INS??????????????21??????????????????????????????????????в?????????????AUKF???????????????????????????????????????????????????????????????????????????????????????????Ч???δ????????????????????λ?????????49.38%??  相似文献   
295.
2008年8月5日靖宇-抚松发生Ms4.6级地震。本文对这次地震的区域地质构造、震源机制、地震序列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是浑江断裂带;震前地震活动呈现“稀疏-密集-平静”特征,余震衰减正常;序列空间位置变化不大,相对集中在北东向条状分布,走向与浑江断裂带一致。  相似文献   
296.
本文利用2007年5月-2010年6月间龙岗火山地震台网记录的火山区46个地震资料,采用Brune(1970)模式,通过几何扩散校正、介质衰减校正、仪器校正等将速度记录谱归算为震源位移谱,使用遗传算法计算拐角频率及零频极限,进而计算震源半径、地震矩等小震震源参数,并系统分析了各种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使用地震事件的震级为ML1.6~5.0,震源深度为5~10km。结果表明:地震矩范围为10^11~10^15N.m,震源半径为74~658m,地震应力降为0.14~13.1bar。地震矩与近震震级表现出半对数关系,拐角频率与地震矩呈现对数关系,应力降随震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97.
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环境出现的岩石矿物主要为碳酸盐岩、黄铁矿、石膏等。自生碳酸盐岩的典型特点为极负的δ13CPDB值(最低可达-70.0‰)、正的δ18OPD。值(+2.5‰-+6.5‰),碳酸盐矿物主要为镁方解石、文石、白云石和菱铁矿。黄铁矿以霉球状、条状为主。石膏则主要为自形晶体,透明。此类自生岩石矿物与甲烷厌氧氧化过程或水合物的形成效应有关。南海沉积物中出现的自生碳酸盐岩、黄铁矿和石膏,其特点与水合物沉积环境中的十分类似,预示了南海可能存在有利于水合物成藏的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298.
解放以来,我国水文测验工作有很大发展,测验设备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在高流速高含沙量条件下的测速、测深和测沙技术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影响着水文资料成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能适应水利水电建设和防洪斗争的需要。为此,水电部决定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技术列为1983~1985年科研重点攻关项目。为了落实这一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水电部水文局于今年5月10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设备科技攻关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单位、工厂、有关流域机构和省(区)水文部门的科技人员共30人。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没备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99.
华北地区盆地内地壳应力随深度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细讨论了华北地区盆地内水平应力和垂直应力以及最大剪应力随深度的变化,找出了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与深度的关系。鉴于2100米以下超孔压带的存在,对该带内测得的所有最大水平主应力值作了孔压修正。 区内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近东西,变化幅度随深度增加逐渐变小,从地表到4000米深处,基本存在S_H=σ_1、S_h=σ_3、S_v=σ_2的应力状态。因此,我们推测区域内现今构造活动模式浅部为平移断层,深部为平移正断层。  相似文献   
300.
基于GIS的中国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地下水资源数据库是国土资源大调查预警工程项目"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综合研究成果之一.它包含了该项目重新评价的覆盖全国范围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所有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利用先进的GIS技术,较好地实现了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由纸介质向数字化信息流的转变,为更大范围地实现数据共享奠定了基础.本文从该数据库系统的总体结构、地下水资源信息的标准化、图层划分、数据采集、建库技术流程、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阐述和探讨了中国地下水资源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及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