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5篇
  免费   343篇
  国内免费   393篇
测绘学   289篇
大气科学   277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1218篇
海洋学   26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234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58年   12篇
  1940年   5篇
  1938年   5篇
  1936年   6篇
  1934年   9篇
  193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一、海洋观测方法的发展海洋观测是了解海洋的先行性的工作。目前海洋遥感技术和深潜技术已在飞速发展中。本文仅探讨海洋船舶调查和浮标技术的问题。较早的时期,船用海洋仪器设备的原理大都是采用机械控制、机械计数的方式。近年来,海洋观测手段有飞跃性的发展,人们把非电学量的海洋要素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学量,而后由磁带记录起来或用电缆传输到船上实验室进行  相似文献   
22.
利用从珠江莲花山河段采集的淡水和有大洋海过滤后,按不同盐度混后,模拟河口咸淡水交汇区重金属在水中各微粒级的分配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盐度条件下,Fe,Al,Cu,Pb,Zn和Cd主要以粒径>1.0μm和<0.22μm的微粒存在于水中,在加入Fe^3+,Al^3+模拟实验中,重金属绝大部分含量形成粒径>1.0μm的微粒,其中Fe达99%以上,Cu,Pb,约95%,Al约有70%-90%,Cd约4  相似文献   
23.
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压力压贯与负压沉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海上平台桶形基础模型(模型桶)压力压贯和负压沉贯的试验概况,对比分析了两者贯入力的巨大差异和产生的原因,给出了模型桶压力压贯中贯入深度与压力的关系,负压没贯负压与贯入深度,抽吸泵流量,基土渗流量,桶内土塞隆起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负压沉贯可以大大降低以砂质粉土为基土的土抗力,为在胜利油田类似基土海域海上平台应用桶形基础提供了试验依据,为海上现场导管架桶形基础平台的安装就位施工和控制提供了  相似文献   
24.
富钴结壳分布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我国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底两个海山获得的富钴结壳资料进行分形研究后发现,富钴结壳的分布具有变维分形分布的特点,结壳丰度呈二阶累计和分形分布,结壳厚度呈多阶不定累计和分形分布,通过计算得到了它们各自的分维数,进而对两个海山的结壳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5.
根据聚类方法,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变性水团进行划分,本海区共有6个变性水团。讨论各个变性水团在不同季节消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6.
汞、镉在珠江口海域水体中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汞、镉在珠江口海域的迁移转化、最后归宿及评价海区对汞、镉的自净能力,从1980年1月—1984年10月,我们对汞、镉在本海域(113°31′—114°30′E,21°30′—23°02′N的范围)的含量分布、迁移的主要形式、吸附交换情况以及它们在沉积物中的化学形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南海及围区的断裂构造可分为印支期特提斯碰撞陆缘断裂体系,燕山期华夏活动陆缘断裂体系和喜马拉雅期东亚扩张陆缘断裂体系。后者又再分为南海陆缘地堑断裂系与台湾菲律宾沟弧断裂系。南海是由岩石圈断裂所围限的陆缘地堑断块。按地壳性质和断裂切割深度,可再分为陆架陆壳断块、陆坡过渡壳断块和中央海盆洋壳断块。  相似文献   
28.
“地学组织面临的新挑战以及对其现状和组织结构的影响”专题会议于 2 0 0 1年 1 0月 2 6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与 CCOP第 3 8届年会同时召开。来自 CCOP成员国和合作国 /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 CCOP名誉顾问 YoshihikoShimazaki博士和何起祥教授主持 ,中国的蒋仕金先生被选为本报告的撰写人。参加会议的有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的代表 ,也有来自德国、瑞典、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和荷兰的代表。虽然各国和地学研究状况不同 ,但是整个地区的地学组织面临的挑战是共同的。 CCOP成员国为了满…  相似文献   
29.
北海盆地第三纪深海扇的定量分析T.Reynolds深海扇内富存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因此,无论是从扇容积作为石油储层还是在生产期提供水的补给方面来说,它们的规模、几何形态、砂的体积、纯砂体积与总体积之比以及砂的连通性都是石油工业的关键问题。但是,至今深...  相似文献   
30.
沿海与内陆地下卤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对比我国滨海与内陆地下卤水的分布、成因及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不同成因的地下卤水具有不同的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