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旅游购物心理成本与营销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论述旅游购物对促进游客的旅游消费,增加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的重要意义,旅游者购买耐用消费品除了要承担较大的经济成本之外,还要克服较大的心理阻力,承担较大的心理成本,分析形成购物心理成本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降低旅游购物心理成本,促进旅游购物消费的营销措施。  相似文献   

2.
香港旅游购物市场运行机制完善,为中国内地开拓购物旅游市场提供了示范.通过分析内地游客在香港购物旅游案例,认为游客购物行为心理活动规律表现为:兴奋-疑惑-后悔-认可-满足.这种行为心理特征产生的原因与内地商品市场不完善、旅游业运行机制不健全,以及内地经济水平、游客的消费心理密切相关.内地购物旅游市场的培育需要从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旅游商品生产与独家代理、旅游购物市场质量保证措施的可操作性等多方面借鉴香港旅游业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老年旅游者对旅游设施建设的需求,将影响老年旅游者对旅游设施评价的因子分为功能、消费价格、安全性、使用寿命、外观和便利性等7个指标,通过调查赴都江堰的老年旅游者,对数据采取均值分析、回归分析和交叉列表分析发现,老年旅游者主要关注:餐饮设施的就餐环境、消费价格和服务质量,住宿设施的便利度、安全性和消费价格,交通设施的便利度和安全性能,游览设施的消费价格和安全性,旅游购物设施的消费价格和服务质量,旅游娱乐设施的项目内容和消费价格。老年旅游者对都江堰市的餐饮、住宿、交通以及景区游览软件设施和旅游购物的软件设施满意度不高;并随着年龄增长,对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硬件、交通设施硬件和购物设施软件的满意度呈逐步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旅游形象策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商业步行街是当今城市旅游购物和休闲的一个重要场所。广州市北京路是广州历史和现代有名的商业街之一,也是广州的一个著名景点。为了更好地包装广州市北京路的旅游形象,在详细分析其旅游文脉和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企业识别系统的相关理论,对该区旅游形象MI、BI、VI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策划。认为广州市北京路应突出“岭南第一街”的特点,对步行街的企业行为系统、市民行为系统等进行有效管理和规范,并改善现有的视觉景观和视觉标志,着力塑造一个集旅游观光、购物消费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5.
1998-2009年重庆市磁器口古镇旅游用地空间结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人户调查,分析了1998-2009年重庆市磁器口古镇旅游用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998-2009年间磁器口古镇旅游地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02-2005年是旅游用地增长最快的时期,早期以单位占地面积较大的商家为主,此后小商户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空间格局看,旅游用地从早期沿核心街道南北两端集中布局模式,逐步演变为向外围街道扩散的均衡布局模式.旅游餐饮、购物和娱乐是磁器口古镇最重要的3种功能.但不同时期3种功能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以商户数为标准,旅游购物是最重要的旅游功能:但若以用地面积作为衡量指标,除2002-2005年外,在各时期餐饮功能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此外.旅游餐饮用地格局从分散布局特征逐步演变为南北两端集巾分布,且餐饮功能表现岀向核心街区外同扩散的趋势:旅游购物用地则在古镇南部入口处集中分布;旅游娱乐用地则存街区中部和北部沿江地带相对集中分布.  相似文献   

6.
购物是旅游体验的延伸,也是山区贫困人口进入旅游经济最直接的途径,具有旅游体验和地区扶贫的双向功能。本研究以泸沽湖景区为例,获取206份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根据动机理论,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K-均值聚类法对我国西部民族偏远山区景点游客的购物动机及其购物偏好行为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并探讨了游客对流动摊贩的态度看法。结果表明:(1)游客动机水平可细分为工具型、体验型和社会型三层面,得分均值分别为4.05、3.08和2.64。(2)根据各水平动机得分可识别出实用型、成熟型和积极型三类旅游购物者,人数占比分别为31.06%、38.35%和30.58%。三类购物者均非常注重带有文化符号元素的商品工具性价值,在性别、商品属性、购买形式、购物花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有占比68.93%的成熟型和积极型购物者存在明显的体验性需求。(3)对流动摊贩持正面看法的游客明显较多,尤其是成熟型和积极型购物者看法更为友好,显示我国西部民族偏远山区游客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流动摊贩可成为地区扶贫主要方式。本文对如何实现山区旅游购物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拓展西部山区的旅游购物扶贫路径和旅游市场环境整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曲晓清 《中国地名》2011,(11):35-36
在观光学中,观光的经济效益是很重要的研究领域。观光客的支出,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多种形态的影响。观光者的消费不仅在食宿方面,而且表现在购物方面。近年来,因赴韩游客的购物消费额呈上升趋势,游客的消费行为渐渐受到目的地国家旅游部门的关注,成为吸引外汇,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又一动力。为了刺激购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999~2008年的中国各省区(港澳台除外)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发展水平、资源丰度、群体参照、口岸等因素对入境游客购物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入境游客购物消费水平主要受以旅游住宿业的发达程度为代表的区域内经济及旅游发展水平和上年接待入境游客人数为代表的群体参照的影响,而口岸资源丰度对入境旅游者购物消费水平的影响呈现出两极化态势,资源丰度与入境游客购物消费之间存在空间错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购物收入已成为旅游经济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指出了目前旅游购物商品生产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购物商品生产营销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购物收入已成为旅游经济总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指出了目前旅游购物商品生产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陈霄  陈婉欣 《热带地理》2018,38(5):717-725
以大型购物中心的地方性为研究对象,以宁波市天一广场为案例地,在游客地方感的概念框架下,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数据获取方法,运用定性与定量等分析方法,探讨了欧美游客对中国城市购物中心地方性的感知。结果:验证了中国城市购物中心同样是国际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中国购物中心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无地方性的;游客购物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中国的购物中心,而且感受了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本身;地方历史是地方性的重要形成机制,而全球化作为特定时间的产物通过参与当地历史成为了地方性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安徽省2000~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为例,从区域的绝对差异、相对差异和区域差异程度等数理特性及区域空间中心、极化格局、地带差异格局和市域间差异的发散与收敛格局这一从整体到局部的空间特征上分析了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区域差异的演变特点。结果显示安徽省国内旅游经济区域绝对差异上升,基本收入相对差距和目标收入相对差距演变态势相反;旅游购物收入对总基尼系数贡献趋大,是今后缩小区域差异的重要对象;合肥、黄山、安庆是安徽国内旅游经济发展的极化中心也是旅游空间中心南移的主要因子;地带空间格局演变分2000~2005年的收敛趋同、2005~2006年的发散分异、2006~2010年的收敛趋同3个阶段;市域间差异分析表明淮北、宿州、淮南、阜阳、蚌埠、六安、马鞍山7城市呈向下发散,是现阶段国内旅游经济发展较弱的城市,有待扩大旅游规模。  相似文献   

13.
福州市周边乡村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在中国迅猛发展。以福州周边乡村旅游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借助EXCEL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乡村旅游者的认知与动机、购买决策、满意度等对乡村旅游者消费行为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出游动机凸显放松身心动机,住宿交通等配套设施和实际花费对旅游者的决策影响很大,最看重旅游地的方面是体验活动,旅游者消费行为存在不同群体的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活动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改善住宿交通等配套设施,提供特色餐饮并改善餐饮卫生条件,注重营销等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25年来秦俑馆旅游生命周期与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根年  薛刚 《干旱区地理》2007,30(2):283-288
将旅游地的成长看成是有生命的自组织过程,以1980-2005年统计数据,着眼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客源结构、人均消费及旅游收入的变化过程分析,从新角度探讨了旅游地的成长与结构变化的关系,丰富了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认识。结果发现,秦俑馆入境旅游呈“扇贝型”增长,国内旅游为“主循环-再循环型”周期波动,入境游客在总游客中所占比例逐渐提高,人均旅游消费额不断提升,致使旅游经济收入摆脱了客流量生命周期的影响而得益延长,为我国国际名牌旅游产品从外延性客流量增长走向内涵型旅游收入增长提供了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提高游客满意度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以青海省国内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五级态度量表量化游客满意度评价项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总体满意度以及游客重游率等方面开展综合测评.研究表明:国内游客对青海各旅游环节的满意度评价总体上处于满意和一般之间,旅游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游客重游青海的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运用西方旅游者研究理论,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旅游结构特征,通过江苏国内旅游问卷调查,首次对江苏国内旅游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旅游者社会经济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认为江苏国内旅游表现出工业社会初期与中后期交错叠合的阶段特征,产业结构正处在明显转型期。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内地已经成长为澳门最大的客源市场。论文依据澳门入境旅游统计数据,并运用计量地理学及因子分析相关方法综合分析中国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南沿海省区仍将是澳门的主要客源地,从2011至2016年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均衡重心点逐渐向北-向西移动,中国内地客源市场北方省区、中西部省区游客赴澳门旅游的市场潜力不断增大,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空间集聚程度日益离散,经济发展基础及消费能力是影响中国内地客源赴澳门旅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分析——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章锦河  张捷  王群 《地理研究》2008,27(2):449-458
从人地关系安全、旅游生态伦理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视角,提出广义与狭义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概念,建立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地生态安全测度与评价模型,并以九寨沟为例,探讨旅游消费对旅游地区内与区际生态安全影响的特性。结果表明:(1)2004年九寨沟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总值为163514.0248hm2,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105190274hm2,居民的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0.994925 hm2,同2002年比较,旅游生态足迹总值增加115.10%,人均旅游生态足迹增加72.44%,居民人均本底生态足迹增加3.47%。(2)2004年九寨沟旅游废弃物生态足迹总量为46960.5678hm2,约占旅游生态足迹总值的42.35%,其中旅游业的CO2排放量高达309455.66t,占旅游废弃物生态足迹的99.84%,加强旅游业发展对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十分紧要。(3)2004年九寨沟的生态安全系数处于1.093158~1.159388之间,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状态,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业对自身生态安全的影响小于对区际(全球)的生态安全影响。(4)未来游客量的增加、旅行市场半径的拓展、受旅游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而引起的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以及居民对自然环境资源依赖程度的加强态势,是影响九寨沟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旅游者行为规律与旅游地图编制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志良  殷力 《地理科学》1998,18(6):549-554
旅游者行为规律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一个方面,行,吃,住,游,娱,购行为是旅游者空间行为的重要方面,它与旅游地图有着双向导的密切关系,是旅游地图的主要内涵。旅游实施行为指导旅游地图编制,旅游地图为旅游者引导旅游实施行为,为其提供服务。因此,研究旅游者行为规律对旅游地图编制和产品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