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桂海金 《地理教学》2022,(11):34-36
高考评价体系确立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为考查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建立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是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与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构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基于综合思维素养设计的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基于区域认知素养设计的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并从多角度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许欣  申玉铭 《地理教学》2022,(10):33-35
在新课改背景下,创设基于真实乡土情境、社会实践、任务驱动等的教学设计,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为例,在真实乡土情境中,以阶梯式问题链为导向,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探索农业在发展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人地协调观。  相似文献   

3.
陆文博 《地理教学》2021,(13):26-29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内涵包括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问题链条,在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课中,以青藏高原为例,分析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体现要素关联;分析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体现时空角度下地理事象的统一演化;分析青藏高原卓乃湖决堤的前因后果及人为干预,体现地方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整体响应.  相似文献   

4.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提升广大高三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本文将综合思维融入到真实情境,采用“一境到底”策略,引导学生将地理学基本原理与实际情境相联系,构建分析湖泊演变的一般思维方法,有利于提升高三第二轮复习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相似文献   

5.
许悦琦 《地理教学》2023,(10):53-54+48
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既能延伸、拓展教材内容,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资源,又能体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培养学生四大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理念。本文以“西藏自治区”为例,探讨了乡土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使学生通过乡土地理的学习,更加关注周围环境,更加清楚地认识我国国情,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地理的思维思考世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坚定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项目式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家乡的土地利用类型”为主题,利用不同时期遥感影像对比,通过项目式学习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乡土地理活动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钱海义 《地理教学》2022,(8):30-32+6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是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日常教学对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存在一定难度。本文运用鱼骨分析法分析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布局及其变化的原因,并通过鱼骨图的形式分级表示其原因,以达到整体把握地理现象和事物的目的,实现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讲授高中地理第五章“生物与地理环境”一节,我采取多种媒体“四化”教学法,旨在改传统教法,让学生借助导读提纲、有关图表、收录机、电视录像等多种媒体,通过自学、思考、练习、讨论、交流等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表达、想象、分析、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潘艳 《地理教学》2023,(2):17-20
认识区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点,综合思维是认识区域地理要素的基本方法。本文以“大江大河之旅”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打破教学结构、创新教学素材、重组教学流程三大策略,突破常规区域地理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是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地理科学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升综合思维素养水平是非常适合的。本文以地球公转运动知识理解为例,借助天球坐标的知识,多角度切入,对地球公转运动进行解析,有助于学习者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的提升,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有助于高阶思维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本教学设计通过设置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链培养学生动态生成地理问题的意识和学习自觉,以及学生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品格,提升其地理关键能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对地理“真问题”发现,以期为一线地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按照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规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模块“地理1”中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是形成学生地理环境差异性观点的主要载体。但在以往的地理教科书和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里,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多有不尽科学甚至错误之处。  相似文献   

13.
苏燕萍  郭国金 《地理教学》2020,(1):46-47,26
乡土资源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还能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相关要求,文章尝试性地利用乡土资源设计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编制地理试题和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等。  相似文献   

14.
李慎中 《地理教学》2009,(10):11-13
新课程倡导“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乡土资源是有用地理的源头活水,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为此,我们要积极开发、挖掘乡土课程资源,延伸拓展教材内容的配置,拉近教学情景与生活情景的距离,以地理的视角、思维和方法从社会案例中解析出地理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力,增强学生观察生活、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黄婉庆 《地理教学》2021,(18):36-37
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中学地理课程能在理论上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力度仍有待提升.本文以深圳湿地为依托,开展以"穿越湿地·我的家在红树林"为主题的地理实践活动,探索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品质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核心素养的培育、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探索成为教育界的热点研究主题。地理学科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及其与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融合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性较强,具备开发跨学科课程的巨大潜力。本文以黄土地球化学研究为依托进行跨学科课程开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科学精神,为跨学科教学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朱燕 《地理教学》2021,(6):29-32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乡土地理教学案例的探究则成为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必不可少的方式。本文以乡土地理“黄河三角洲”为例,分析土地盐碱化,着力探究乡土地理生态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情景化教学和实验教学方式为手段,引导全体学生深入探究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冬昕 《地理教学》2011,(17):61-61
中学生正值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学地理课程作为中学各课程中唯一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为基本内容的课程,有责任培养学生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周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9.
一、“宇宙与地球”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选修模块“宇宙与地球”,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宏观层面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地球自身的演化历程和地表形态的特征及成因。因此,本模块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通过学习“宇宙与地球”,将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刻认识人地协调发展,明确人类改造地表形态必须遵循自然客观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从要素、时空和区域综合的角度去认识、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也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学为中心,为思维而教”的课堂教学主张下,以高二“认知区域——走近青藏高原”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围绕地理综合思维培育,从根植意识、目标设置、过程设计和语言创设四个环节入手构建思维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