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人居环境吸引力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雪铭  张建丽  杨俊  张力 《地理研究》2012,31(7):1199-1208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就是人居环境吸引力。本文提出人居环境吸引力和引力场的概念,构建了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指标体系,运用引力势能模型计算出184个社区的人居环境引力势能,借助MapInfo软件中的Vertical Mapper工具得到大连市人居环境引力势能等值线图和空间分布图,研究表明:(1)运用引力场理论对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2)大连市社区人居环境供求关系在空间上形成了"两心一带"分布格局;(3)大连市社区人居环境引力势能空间分异明显,大致呈东北西南向"带状"分布,在中心广场、西安路锦辉商场等值线由同心圆状向外逐渐递减;(4)社区人居环境供求关系与引力势能成正比,与社区与引力势能中心的距离呈反比,城市空间发展结构、海岸带是大连人居环境引力势能空间分布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大连市内四区为例,将城镇地籍调查数据与互联网房产数据相结合作为基础数据,通过ArcGIS软件生成住宅小区点数据的空间分布图,对大连市住宅小区容积率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利用锡尔指数计算住宅小区容积率的空间差异量化测度指数,最后阐述住宅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机制。结果表明:① 1992~2016年大连市住宅小区的数量在持续发展时期最多,平均容积率展现出波动上涨的趋势。② 区:大尺度包括冷炳荣住宅小区容积率整体上呈现出不均匀性和破碎性,局部又呈现出混乱性和复杂性,东部地区小区容积率分异比西部大。③ 中山区空间差异量化测度指数最高为0.831,甘井子区最低为0.125,西岗区与四区整体格局最为相近。极低等级容积率空间分异指数最高,容积率分异指数由两极向中间递减。大连市住宅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主要体现在区域内,其对研究区容积率空间分异影响较大。④ 住宅小区容积率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下垫面性质对住宅小区建设的限制、区位的优良性对住宅类型的指向、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导向、极差地租与容积率的相关性、小区建设成本对容积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伟 《地理教学》2009,(7):16-19
一、农业区位论概述 农业区位理论认为区位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空间选择的重要因子,其创始人杜能认为成本和价格是农业生产布局的决定因素,其中运费起关键作用。随着与市场距离的增加,农业区位布局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6个农业地带,其中第一圈为自由农业带,生产易腐败的蔬菜、水果、鲜奶等新鲜产品。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居住小区为统计单元,研究了吉林市城市居住小区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通过对吉林市居住小区资料的分析,归纳为5种类型:传统边缘小区、单位住宅小区、混合住宅小区、中低档商品房小区和高档商品房小区.运用密度分析法、圈层距离分析法和景观格局测度法,分析了各类居住小区的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出目前吉林市城市居住空间的3个空间结构层次:中心城区、外围城区和城市边缘区.传统边缘小区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区,在西部和南部边缘有较高的密度;单位住宅小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地块破碎度较小;混合住宅小区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城区也有较多分布;中低档住宅小区数量很多,分布较均匀;高档商品房小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和外围城区交汇处的松花江沿岸,在城市边缘区没有分布.运用叠置分析法分析了吉林市城市居住空间的资源可获性,并将资源可获性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混合住宅小区的资源可获性指数最高,传统边缘小区指数最低.通过对小区居民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各个类别城市居住小区内居民的社会结构特征.发现小区的社会分异现象初显,居住小区内居民同质属性越来越弱,居民生活社区化明显,邻里关系淡化,老龄化特征凸显.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景观可达性与住宅价格空间关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居民对住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景观对城市住宅价格分异影响日趋显著。分析景观对住宅价格分异格局的影响,可为城市住宅空间结构的规划提供依据,为规划与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以北京城区二手房小区为样本,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和特征价格模型,探讨景观因素对北京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格局的影响。以主流房地产交易网站二手商品房报价资料为基础数据,共采集到2012 年1 月北京市城六区有效住宅小区样本3174 个,对住宅样点进行空间化处理,并建立住宅空间信息数据库。运用密度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分析北京市住宅空间分布特征与价格空间分异格局。核密度分布图显示:北京市住宅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向心化与离心化并存现象,总体上以天安门为中心向周边呈衰减趋势,在地铁转换站点形成了多个集聚次中心。在此基础上,从住宅属性、交通因素、区位特征等方面选择主要解释变量,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住宅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探讨景观可达性(如绿地、水景、山景等)与住宅价格的关联。结果表明:次中心与住宅价格关联最为显著,绿地、水景、山景与住宅价格存在一定程度关联。其中,山景和高绿化率对住宅价格增效明显;由于水质较差,北京城六区内河流与住宅价格存在负相关;污水处理以及丧葬场所等污染源与住宅价格也存在显著负相关。远离污染源、靠近宜人景观、低容积率、高绿化率是居民选择住宅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丁雪莹  洪灿  熊孜  聂笃聪 《热带地理》2012,32(4):423-428,436
结合GIS技术,以长沙市2011年6月在售的265个商品住宅样点为对象,运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对样本点进行正态性分布和空间自相关检验;继而运用Kriging得出长沙市住宅价格空间格局图,利用IDW空间插值法得出等值线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住宅价格呈现出一个中心和两个次中心的布局特征,多中心发展趋势明显;价格等值线变化幅度空间差异较大,由中心向外围递减速度不一致,说明区域住宅价格差异较大。分析发现,地价成本、交通条件、城市发展战略和居住环境是影响住宅价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大连市文化企业的空间分布变化与区位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丽  韩增林 《地理科学》2020,40(4):665-673
基于大连市2000年、2008年和2016年文化企业数据,以街道为空间尺度,运用全局自相关、热点区分析、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探究大连市文化企业空间分布变化与区位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 大连市文化企业空间布局整体呈现明显的“市中心”偏好,2000-2016年文化企业空间扩散现象明显,但核心城区的集聚程度却不断提高,最终呈现出“两心一带”的分布格局。② 大连市的南部地区一直是全市文化企业的热点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圈层特性。在研究时段内热点区域面积减少,但是热点集聚中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③ 生产型文化企业仍高度集聚于传统中心城区,消费型文化企业则向城区边缘和新区扩散,形成多中心集聚的分布格局。④ 在街道空间尺度下,区位要素和集聚要素对文化企业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政策要素的影响不显著。与消费型文化企业相比,生产型文化企业对集聚效益、文化资源和商务环境等因素更敏感。  相似文献   

8.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典型的省际边缘区,通过对淮海经济区118个县(市)、市区的就业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省际边缘区7种就业空间模式: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非连续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跳跃式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混合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母子型同心圆圈层就业模式、核心转移型就业空间模式、带状空间就业模式,并从边界、中心城市、交通、城市间关系4个方面总结出各种模式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绘制福州市普通商品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图,并结合福州城区实际情况,探究福州住房价格空间分布规律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州市房价样本数据经过对数变化后整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存在全局趋势性,样点间存在较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整体上,福州市区房价空间分布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并且递减速度不一致,价格差异较大。区位因素、交通因素、城市发展与规划以及居住环境是影响福州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江浙典型茶园土壤铜含量的空间分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斌  叶子君 《地理研究》2016,35(3):525-533
土壤铜含量是影响茶叶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揭示,可为茶叶生产与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指导与调控建议.以江浙典型茶园为例,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比分析江浙典型地区茶园表层土壤铜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江浙茶园土壤铜的平均水平均符合茶园土壤环境质量的相关标准,且都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江苏茶园土壤铜含量呈现西密东疏的团块状分布,空间分异不明显,少数区域出现高值,受区域因素的影响较大;而浙江茶园铜含量呈现高密度多同心圆状分布,空间分异显著,总体集中偏低,除与地势有较大关联性外,还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活动的干扰以及小地形气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连居住空间的扩散及郊区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通过对比1983,1993,2002年大连城市居住空间的分布,分析了城市居住空间扩散的演化;从定量和定性2个方面探讨了城市居住郊区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揭示了大连居住郊区化对城市建设的效应及居住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大连市商品住宅售价的分布情况,发现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已初见端倪,城市社会极化、空间隔离明显,居住空间混合居住依然存在,但尚未出现明显集聚的“富人区”和“穷人区”,居住空间分异较合理.就此对其特征及产生原因进行了综合研究,探讨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成机制,认为多层次居住区分化、住宅商品化和自主性择居是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形成原因,针对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状特征的形成机制,采取以下调控策略:加强城郊结合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居住区的文化建设,创造多样化交往空间;采用混合居住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郑芷青 《热带地理》2001,21(1):22-26
通过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有关广州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的信息资料,探讨了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认为,广州市商品住宅价格分布不平衡,价格分布东山东东湖区为最高价中心,并向四周逐渐降低。而且住宅价格呈直线上升,其影响因素主要与地价、城市形态与功能结构、交通与绿化环境、生活服务设施以及物业管理水平有关。并就此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5~2009年抚州市域范围内普通商品住房价的数据资料,通过计算Moran’s,和LocalMoran's,系数值对抚州市域范围内普通住宅房价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抚州市域范围下商品住宅房价在整体上未表现出空间自相关性;但在局部范围不同年度间少数城镇存在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房价空间自相关特性与研究区域的空间范围,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交通网络发达程度、区域内购房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城市居民交通出行是目前城市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日益关注的研究领域,其中,居民出行调查与分析是改善城市交通布局的主要依据。在介绍城市居民出行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利用收集信息与在北京、成都和大连三市16居住区1400余份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了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基本特征和动态变化以及区域差异,其中重点剖析了交通出行总量、出行目的、出行方式。重点从影响因素的角度,考察了城市居民出行的发生机理,包括城市规模和城市条件、居住区位、居民经济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WPI体系的大连市水贫困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贫困的概念和大连市水资源在资源、途径、能力、利用和环境5个方面的具体状况,选取22个分指标构建了大连市水贫困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水贫困指数法对大连市2001~2009年的水贫困指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2009年,大连市水贫困指数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态良好,但各年的值均不高,水资源依然处于较贫困状态;从各子系统得分变化分析,途径、能力和利用得分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环境得分呈下降趋势以及资源得分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初大连市水资源供需保障与解决途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简要论述大连市资源基本特点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供水系统,城市供水系统和农村用水系统的供需平衡状况,研究表明前二者供不应求,后者供大于求,并提出了解决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包括:超前研究地表水源地,扩大海水利用范围,提高中水利用量等开源措施,结构调整,技术挖潜等节流措施以及差异提价和尝试工业用水配额交易等市场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南京市主城区住宅地价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城市地价在空间、时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特殊性,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土地市场的不断发育,城市地价的时空变化日趋复杂。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城市住宅地价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从宏观上讲,地价时间上演变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大的经济形势、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对地价变化影响显著。从中观上讲,地价空间上演变主要体现在城市内部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城市规划、公用设施状况和环境条件等的影响。上述两者共同作用于地价的变化,并且两者相互关联、密不可分。通过城市地价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期快速、直观、准确地反映城市地价变化,为城市地价的宏观调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GIS的大连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IS手段对四普、五普数据进行处理,深入剖析了20世纪90年代大连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形式。1990年代,大连人口分布变动模式为集聚中有扩散,以集聚为主,仍处于城市化阶段。1990-2000年,中心城区、近郊区人口绝对数量增多、密度增大,远郊区人口绝对数量减少,密度下降:人口正在向中心城区的“中间地带”集聚;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位移较大;从人口集中指数来看.大连市分布很均匀:通过对1990年和2000年大连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进行模拟,二次函数Quadrafte:T=b0+b1r+b2r2为最优模型,该模型较好地反应了大连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