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菱切面角温度计作为形变温度计在五台山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钠双晶主要在形变过程中产生,它的结合面是菱形切面。菱形切面的位置既取决于斜长石的化学成分,也取决于它的结构状态。后者本身就是温度的函数。因此,菱切面的位置取决于形变时的温度。在五台山区峨口花岗岩内获得了49个菱切面角温度值。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出存在有520℃和480℃的两个峰。这温度与围岩的石榴石—黑云母对494—508℃的温度对应。它意味着形变温度与绿片岩相变质温度一致。在五台山区绿片岩相变质时观察到两期形变作用,这与两个温度峰相符。因此,利用菱切面角温度计可以研究形变与变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苏树春 《地质科学》1980,15(2):172-176
卡斯巴-钠长律(简称卡-钠律)是一种复合双晶律,又名罗克·图尔奈律(Roc Tournélaw),双晶结合面CP=(010),双晶轴TA=⊥[001]/(010),常见于中基性斜长石中,特别是在中性和中基性的火山岩中的斜长石斑晶里更为常见。笔者在旋转台鉴定工作中发现,当被测的An30-70斜长石具有卡-钠律双晶时,联合运用欧拉角Ⅱ(Euler angleⅡ)中的Ⅰ角,即Nm∧[001],与卡-钠双晶寇勒角(Khler angle)中的Nm1∧Nm2来鉴定其成分和结构状态,效果甚好,优于传统的双晶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的消光曲线法可以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双晶结合面为(010)的斜长石双晶律,并提出测定a轴和c轴的方法。斜长石光学常数的精确测定,历来都是费氏台的专利,其中许多鉴定方法对矿物切面都有特殊要求,需设计相应的鉴定图表。作者设计的晶体光性测试仪可以完成与费氏台相同的,甚至更多的工作,而且只需一个碎屑颗粒即能使用几乎所有的光学龄定方法及鉴定图表。  相似文献   

4.
基于EBSD技术利用方解石双晶恢复古应力方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解石机械e-双晶是低温、低围压和低有限应变下主要的晶体塑性变形机制。假设方解石双晶面为剪切面,双晶形成方向平行于最大有效剪应力方向,最大主应力(σ1)和最小主应力(σ3)与主晶c-轴和e-双晶法线四者共平面,与c-轴夹角分别为71°和19°,与e-双晶面夹角为45°,确定方解石主晶和双晶的晶体学方位即可确定主应力方向。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简称EBSD)技术可以精确测定方解石主晶和双晶的晶体学参数。从样品野外采集、室内薄片切制、EBSD数据获取、数据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利用方解石双晶恢复古应力方向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α-石英双晶上具有不同结晶学意义的晶面和切面进行了腐蚀像的微分干涉显微镜(DIC)观察与研究。经研究发现,在鉴定道芬双晶与巴西双晶上,除了双晶缝合线有差异(道芬双晶双晶缝合线为曲线而巴西双晶的双晶缝合线为直线)外,不同的结晶学晶面或切面上这两种双晶的腐蚀像也各不相同。在六方柱{1010}面存在道芬双晶处,直角梯形蚀坑的方位关系为二次轴关系;六方柱{1010}面上存在巴西双晶处,直角梯形蚀坑的方位关系为对称面关系。菱面体{1011}面上存在道芬双晶处,道芬双晶双晶缝合线两端分别是菱面体正形、菱面体负形出露处,导致蚀坑形状不同;菱面体{1011}面上存在巴西双晶处,不规则三角形蚀坑形态的方位关系为对称面关系;三方柱切面{1120}面上存在道芬双晶处,道芬双晶双晶缝合线两端分别是三方柱正形、三方柱负形出露处,导致蚀坑形状不同;三方柱切面{11120}面上存在巴西双晶处,椭圆形或四边形蚀坑方位应为对称面关系,但实验中未见到。这一研究对认清α-石英道芬双晶和巴西双晶腐蚀像的对称关系,鉴定α-石英的双晶类型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转靶四圆单晶衍射仪首次发现黄河矿(BaCe(CO_3)_2F,R3m)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双晶,其双晶轴平行c轴,双晶面∥(0001)。发现在晶体中存在着的所有衍射点均符合-h+k+l=3n或h-k+l=3n的衍射条件。这种特殊类型的双晶因其光率体对称轴完全重合,无法凭借光学手段发现。  相似文献   

7.
徐海军  张超  武云  陶明 《地球科学》2016,41(9):1511-1525
文象花岗岩具有特殊文象结构,研究其三维拓扑结构和形成过程有助于了解花岗质岩石的结晶作用.以北京周口店房山岩体和湖北罗田蕙兰山的文象花岗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技术方法,对岩石矿物组成、结晶学取向和拓扑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 文象花岗岩的矿物组成与其形成地质环境有关,石英和长石的含量变化范围很大,其中石英含量通常在20%~45%,但是相同地区同期形成的文象花岗岩具有相对稳定的矿物组成;(2) 长石作为寄主矿物通常呈半自形-自形粗大晶体,可以是碱性长石或斜长石,其端元组分以钾长石和钠长石为主,低温下常分解为条纹长石;(3) 石英在长石寄主矿物中规则穿插生长,在三维空间通常呈近似平行板状、长条状/柱状或非连通枝杈状,并只在特定岩石断面形似象形文字;(4) 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石英可以具有多种消光位,但是通常在一定范围内同时消光;(5) 石英普遍发育道芬双晶,偶见日本双晶;(6) 条纹长石中钾长石与钠长石对应(100)、(010)、(001) 面和[001]轴近似平行;(7) 多数石英颗粒与寄主长石之间具有密切结晶学取向关系,即石英[1123]轴近似平行长石c[001]轴.该研究证实文象花岗岩是石英和长石同时生长的结果,而长石作为寄主矿物影响并控制着石英的成核与生长方向.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鞍山-本溪地区前寒武纪铁建造中的阳起石经受了褶皱或剪切变形作用,在相当于绿片岩相的温压条件下可形成波状消光,(001)裂理,扭折、机械双晶,重结晶等显微构造.由裂理及扭折带推导的一组滑移系为(001)[100],扭折造成的机械双晶具有S=0.57的剪切值,其双晶系统为(100)[001].  相似文献   

9.
徐洪武 《矿物岩石》1990,10(2):19-22
本文提出了斜交c轴但平行b轴或垂直(100)面的第三种类型的特殊切面,并通过数学运算建立其上的解理夹角与结晶学方位之间的关系,致使据已知的辉闪石的光性方位,可计算得知该类切面的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采自河南卢氏八宝山花岗闪长斑岩中的一个透长石自形巨斑晶进行了研究,确定它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以((?)05)为双晶面的贯穿型简单双晶。看来,它与F.贡纳特(Gonnard)提出的正长石(15.0.4)双晶应是等价的。但是笔者认为此种双晶以双晶面((?)05)来表征更为合理。本双晶是继F.贡纳特之后近70年来第二次发现的此种双晶。 长石是双晶最丰富和复杂的一族矿物,已知的双晶律多达20多种。其中(h0l)型的双晶  相似文献   

11.
利用20% 浓度的氢氟酸(HF)对橄榄石晶体不同方向之切面进行了腐蚀实验,以期建立三维立体构型。在晶体上选 取垂直任一结晶轴的单形,如(100),(010),(001)等平行双面,(110),(011),(101)等菱方柱和(111)菱方双锥进 行了腐蚀实验,由原子力显微镜记录各个切面腐蚀像。结果显示,相同切面上的腐蚀像具有固定的几何形状及角度,且在 晶面上的结晶学方向固定。各腐蚀像形状具有共性,即长轴为[010] 方向,短轴为[100] 方向。由不同切面腐蚀像的变化规律, 建立了橄榄石腐蚀像三维立体模型。相同腐蚀剂对不同晶面腐蚀的容易程度差异巨大,以蚀坑在DIC200× 下能清晰观察到 腐蚀像形态为标准,橄榄石各切面的腐蚀速率为v(010)>v(110)>v(100)>v(111)>v(101)>v(001)>v(011)。由橄榄石晶体腐蚀像的唯一 性及其结晶学定向,在橄榄岩切片中将橄榄石颗粒切面指数化,并获得其结晶学定向及结晶优选方向。由此,在大别山碧 溪岭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中推断橄榄石[100] 主极密垂直面理面,[010] 主极密平行于线理面。腐蚀像所确定的晶体结晶优选 性为当地构造动力提供了一定有价值资料,开拓了腐蚀像的地质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岩石中石英晶体之间的结晶学取向关系,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大别山朱家冲二云母石英片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英普遍发育双晶,其中道芬双晶律产出的概率最高(57.8%),日本律(3.2%)、Esterel(3.2%)、Breithaupt(4.8%)、Cornish(2.4%)等双晶律均有少量产出。除双晶外,相邻石英之间多为交生关系。各单形交生的相对概率为:{11■1}{11■2}{11■0}{20■1}{10■0}{10■1}{10■2}{00■1}。无结晶学取向关系的概率相对较低(7%)。石英具较强的择优取向,其C轴组构表现为靠近Z轴的简单点极密。石英变形机制以底面a滑移为主,变形温度约350℃~550℃。  相似文献   

13.
晶体的腐蚀像是指晶面(或切面)在酸、碱溶液中被腐蚀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蚀坑。腐蚀像不仅可以揭示晶面及晶体的对称性,还可以揭示晶面的结晶学意义。本文对同属三方晶系,但对称型不同的α-石英晶体(点群32)和刚玉晶体(点群3m)的(0001)切面和晶面进行了腐蚀像的微分干涉显微镜(DIC)观察与研究。经研究发现,α-石英晶体(0001)切面的腐蚀像为等边三角形,与该面上出露三次对称轴的对称关系一致,等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平行于[0110]、[1010]、[1100]方向,即垂直于X、垂直于Y、垂直于U轴方向。该等边三角形腐蚀像与该切面边棱的方位关系表明在包含三次轴的方向上无对称面存在,与α-石英晶体的对称型是相符的。刚玉晶体(0001)晶面的腐蚀像亦为等边三角形,与该面上出露3次对称轴的对称关系一致,等边三角形的三边分别平行于[2110]、[1210]、[1120]方向,即X、Y、U轴方向。刚玉晶体(0001)面的腐蚀像与该晶面边棱的方位关系表明在包含3次轴的方向上有3个对称面存在,这3个对称面分别垂直于[2110]、[1210]、[1120]方向,即X、Y、U轴方向,与刚玉晶体的对称型相符。因此,同属于三方晶系同一单形平行双面{0001}的α-石英晶体与刚玉晶体(0001)晶面的蚀坑形态是一致的,均为等边三角形,但等边三角形腐蚀坑的方位不同,等边三角形腐蚀坑与边棱的方位关系反映该晶体的对称型特点。这一研究对认清三方晶系不同对称型矿物晶体(0001)面腐蚀像的对称关系,丰富同一晶系不同对称型矿物各面腐蚀像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晶中的日本式双晶(斜交双晶,C轴间倾角84°33′,接合面(1122),在形态上与单晶有明显差别,从来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晶体.它与共存的六角状单晶相比,日本式双晶的水晶体形较大,形状作平板状,最大的甚至有呈扇形的.日本式双晶所以具有这种特征,过去认为是双晶上面凹入角优先成长之故.最近据北村与砂川等人对长崎县奈留岛产日本式双晶的水晶进行X射线形貌(topograph)法的研究,认为其原因并不是晶体凹入角本身的问题,而是在凹入角处集聚的位错成为晶体生长的活动中心的缘故.通过他们的研究结果开始弄清有下列几点:1)日本式双晶的双晶面是高指数的,因此有人认为它不是接触双晶,而是X字型的贳入双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仍应属于接触双晶.因之日本式双晶的V字型不是X字型的一半,而相当于Y字型的上半部.  相似文献   

15.
正确测定斜长石牌号是岩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镜下测定斜长石牌号比较精确的方法是用旋转台来测定双晶轴、双晶结合面或结合解理面等与光率体主轴的关系或者测定斜长石的折射率。近年来,利用旋转台测定斜长石牌号的图表有了新进展,但因斜长石本身结构有  相似文献   

16.
郑绵平  刘文高 《地质论评》1987,33(4):365-368
在西藏扎布耶盐湖中首次发现天然碳酸锂,呈细小棱柱状,单斜晶系,D=2.09±0.01(实测)。无色透明,β平行b轴,光轴面垂直(010),γ∧C=10°,沿(100)具双晶。γ=1.5743±0.001,β=1.5672±0.001,α=1.4285±0.001,2V(-)?25°。经化学全分析配算其化学式为Li_2CO_3。X射线特征线条:4.16(8)、2.92(8)、2.81(10)。α_0=0.835±0.0003nm,b_0=0.4964±0.001nm,c_0=0.6185±0.0009nm,  相似文献   

17.
苏北古沂沭河流域,通过近二十多年的工作,已发现100多颗金刚石。这些金刚石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关注。一、苏北金刚石特征到目前为止,苏北古沂沭河流域已发现了100多颗金刚石。最大者52.714克拉,最小者仅几毫克。笔者通过对其中的83颗金刚石镜下详细观察与统计,发现有如下特征:1.金刚石的结晶习性苏北发现的金刚石中见有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与菱形十二面体聚形晶体及上述晶体的双晶,连生体。八面体金刚石:本区规则八面体金刚石少见,一般都以不同程度的歪晶出现,或呈沿三次对称轴压平之八面体尖晶石律双晶(图4),或构成平行连生体和不规则连生体。  相似文献   

18.
赵珊茸  宋岳庭  徐畅 《地球科学》2020,45(5):1481-1489
矿物晶体连生是岩浆岩中晶体生长及岩石结构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可以提供岩浆演化过程信息.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分析了天堂寨花岗岩和梅川花岗闪长岩中石英晶体的结晶学取向关系.这2种岩石中石英的道芬双晶和交生(两晶体以某个相同的面重合连生)出现概率非常高.除了道芬双晶和交生外,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石英晶体对称性连生现象.在这种特殊的对称性连生体中,考虑石英的劳埃群3 2/m(而不是石英的点群32),两晶体形成的道芬双晶的双晶面(0001)或(1010)与第3个晶体的对称面(1120)重合.这样的重合使得这3个晶体的连生体保留了道芬双晶的某些对称性.这种双晶面与第3个晶体的对称面重合的现象在我们以前报道的NH4Cl晶体聚集体和透辉石枝晶聚集体中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说明晶体的连生受控于对称性,即:晶体连生会选择对称性高的形式.由于劳埃群是与晶体空间格子的对称性相关而并不是与晶体结构的对称性相关的,所以,空间格子的对称性可能是控制晶体对称性连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单林 《岩矿测试》1983,(3):179-181
前人用旋转台对单斜辉石,单斜角闪石的C∧Ng测定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解理法,另一类是双晶法。解理法又分一组解理和两组解理四轴投影法及两组解理五轴法。在双晶法中分C·柯尔仁斯基直接求C∧Ng法和间接(投影)求C∧Ng法(T·Nemoto1938年和F·J·特涅尔1942年提出)。前人识为双晶直接测定法中,当Nm近于垂直于薄片平面时,不能按正常方法进行测定,C·柯尔仁斯基提出了用统计方法求出C∧Ng。但这种统计法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当Nm近于平行薄片平面时(<20°)这种颗粒用柯尔仁斯基方法即不能  相似文献   

20.
硅酸盐辉石的晶体化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论辉石的一般结构早在1928年就已经知道了,那时Warren和Bragg指出C2/c空间群的透辉石结构是以在平行(100)的层中存在的四面体单链为特征的。几年以后,Warren和Modell(1930)分析出了斜方晶系Pbca空间群的紫苏辉石结构,这是由于注意到它的晶胞参数与透辉石的晶胞参数除了a轴加倍外非常一致之故。单斜P2_1/c型结构曾在1950年由Ito预测过,他假定Pbca斜方辉石是一种单斜辉石的“空间群双晶”,认为斜方辉石结构是由单斜辉石的单位晶胞通过平行于(100)的b滑移面的作用有规律地、双晶式地重复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