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我国东部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所取得的大量数据,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 采用检出法和超标法进行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显示, 我国东部主要平原可以直接饮用(Ⅰ~Ⅲ类水)或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的地下水资源占47.9%, 不能直接饮用的地下水资源(Ⅴ类水)占52.1%;深层地下水质量一般好于浅层地下水.影响地下水质量的天然化学组分主要以锰、铁、氟、碘、总硬度等为主, 人类活动影响则主要体现在"三氮"(NO3-、NH4+、NO2-)、镉、铅和微量有机等组分上.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 地下水中"三氮"普遍呈面状污染特征, 重(类)金属呈点污染特征, 尤以铅、砷污染较严重, 有毒有害有机污染呈现"检出率高、超标率低"的特征.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应该尽快推进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 组织实施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遏制地下水污染恶化态势, 有效保护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   相似文献   

2.
掌握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状况,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西部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陕西铜川市地下水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分析常规指标、无机毒理指标、微量有机指标,利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水质评价表明,2011年铜川市浅层水水质相对较差,可作为饮用水源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饮用水源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0%,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的样品占40%。浅层水质量受天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硬度、NO_3~-、TDS、Mg~(2+)、SO_4~(2-);深层水水质相对较好,所有采样点均可作为饮用水源。深层水主要受天然背景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Fe。污染评价表明,浅层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3级、4级的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4%、16%、32%、8%,污染主要分布在金锁关以南至川口以北的漆水河河谷地带;而深层水污染等级全部为1级,尚未受到人类污染影响。相比其他评价方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在区分天然背景和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区域背景分析和现场调查认识,能够成为科学掌握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滹沱河冲积平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水是河北省滹沱河冲积平原主要工农业及生活用水水源,地下水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区内居民的日常生活。为阐明人类活动影响下该区地下水质量状况,本次研究共采集了482组地下水样品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指标包含了无机常规指标以及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指标,共64项。利用改进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显示:超III类水样点占到总取样点的21.5%,主要分布在工业聚集区和排污河流两侧,且冲洪积扇轴部水质明显劣于中部和扇缘地带。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为常规无机组分,如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铁、锰、硝酸盐氮等,有机组分超标点较少,检出率较高的组分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氯乙烯和邻二氯苯等,利用EPI Suite软件计算可知高检出组分GUS值均较高,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地下水化学指标检出和超标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原生水文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是造成毒性金属、三氮、有机检出和超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东部地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中浅层地下水数据为基础,对分析测试的29项指标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区浅层地下水中,Mo、Pb、Mn、Fe、Cl-、NO2-、总硬度等含量变化较大,导致局部水质变差;其他指标含量变化较小,在浅层地下水中分布均匀。参照我国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质量标准,对本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单因子与综合环境质量评价,该区不可直接饮用的浅层地下水占44.88%,综合环境质量较差;地下水污染多发生在主要城市、工矿企业及其周边地区;单指标水污染呈点(源)状、线状分布,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钾指数、NO2-、Cl-、F-、Mn、Fe。重点探讨了高密北部高氟浅层地下水形成的原因,为区内高氟水治理及地氟病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质量评价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前提。为准确反映德令哈盆地地下水质量状况,以青海省德令哈盆地第四系地下水的66组水质测试数据为基础,选取12项一般化学指标和4项毒理学指标共16项评价指标,采用基于最差指标判别法和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相结合的分类组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德令哈盆地第四系地下水质量整体较好。其中,Ⅰ—Ⅲ类地下水采样点数占总采样点数的74.24%,Ⅳ类地下水采样点数占10.61%,Ⅴ类地下水采样点数占15.15%。(2)德令哈盆地内承压(自流)水质量优于潜水,冲湖积平原区地下水质量优于其他地区。(3)参评的16项指标中超标率(超Ⅲ类水)大于10%的指标有5种,由高到低依次为硫酸盐、总硬度、钠、溶解性总固体和氯化物。造成本区地下水质量超标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中的一般化学指标,三氮和毒理学指标超标较少。(4)本区地下水质量受原始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控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特定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控制着含水岩组的形成和地下水的循环演化,从而控制着地下水的整体质量;而干旱少雨的气候影响着浅层地下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浅层地下水的质量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西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区为例,采用单指标评价方法与综合评价方法对地下水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利用GIS技术进行质量分布分析,运用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进行评价,对11口新建井的91个地下水污染指标进行分析。单指标评价法与综合指标评价法的研究结果显示,YQ03和YQ11监测井为Ⅲ类水;样品YQ01和YQ09监测井为Ⅳ类水;样品YQ02、YQ04、YQ05、YQ06和YQ10监测井为Ⅴ类水。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的评价结果表明,YQ02、YQ04、YQ05、YQ06、YQ09和YQ10点位发生的污染主要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铝、耗氧量、钠、氟化物、钡等11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对汶泗河冲洪积平原水文地质条件和污染源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不同含水岩组无机组分指标进行了分析,表明浅层孔隙水和部分地区岩溶裂隙水无机组分含量大幅增高,深层孔隙水无机物含量则变化不大。在有机污染方面,浅层孔隙水有机物检出率26.8%,但含量很低,远未达到饮用水标准限值;岩溶裂隙水有机物检出率46.7%,检出率相对较高,局部地段有机物超标;深层孔隙水有机物基本未检出。该区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孔隙水和岩溶裂隙水无机污染呈面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较重,而有机污染则呈现点状污染特征,且污染程度总体较轻。对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现状,提出了地下水安全供水对策。  相似文献   

8.
山东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山东平原地区浅层地下水普遍受到有机物污染并形成多个有机污染区,检出的有机污染物达29种之多,个别地区有机物含量超过地下水饮用限量标准,致使地下水质量恶化。该文以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及地下水污染物组分测试为手段,对山东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种类及污染程度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评价地下水安全性,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9.
掌握区域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状况,对于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西部内陆干旱区地下水资源尤为重要。本研究针对陕西铜川市地下水进行了系统采样,通过分析常规指标、无机毒理指标、微量有机指标,利用“层级阶梯评价方法”进行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水质评价表明,2011年铜川市浅层水水质相对较差,可作为饮用水源或经适当处理后可做饮用水源的样品占样品总数的60%,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源的样品占40%。浅层水质量受天然背景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总硬度、 NO 3 -、TDS、Mg2+ SO 4 2 -;深层水水质相对较好,所有采样点均可作为饮用水源。深层水主要受天然背景影响,主要影响指标为Fe。污染评价表明,浅层水污染等级为1级、2级、3级、4级的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4%、16%、32%、8%,污染主要分布在金锁关以南至川口以北的漆水河河谷地带;而深层水污染等级全部为1级,尚未受到人类污染影响。相比其他评价方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在区分天然背景和污染对地下水水质影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区域背景分析和现场调查认识,能够成为科学掌握地下水水质及污染状况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5)
利用2012-2017年蚌埠市城市地质调查地下水水样测试结果,采用单项组分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采用单要素污染指数和迭加型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蚌埠市河漫滩区浅层孔隙水Ⅳ、Ⅴ类水所占比重较大。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显示,未受污染的占11.54%,轻度污染的占23.08%,中度污染的占15.38%,重度污染的占50.00%。蚌埠市河漫滩区浅层地下水污染形势总体较为严峻,应加强区域地下水保护,编制专项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并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能力,遏制地下水污染恶化,改善水环境质量,有效保护蚌埠市河漫滩区地下水资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