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海洋调查是按照确定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获取海洋环境资料并进行分析处理的全部过程。它是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为了进行运载火箭试验,开展的“太平洋中部特定洋区综合调查”,为研究特定海区的地球动力学和地壳结构特征,进行的“西太平洋地球物理考察”;为研究大洋锰结核的生成机理,富集规律,开展的“北太平洋锰结核调查”;为开发利用海岸带的丰富资源,我国沿海九省二市开展的“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  相似文献   

2.
井立才 《海洋科学》1985,9(1):11-15
海洋与大气界面上的热量交换是海气相互作用的重要內容。海洋给大气热量的多少,不仅对海洋表层热状况,而且对天气及气候的形成、变迁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的资料表明,北太平洋西部海洋热状况异常对我国大陆降水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拟用北太平洋西部大面积长时间的海气热量交换值,来寻求它与  相似文献   

3.
张荣华 《海洋学报》1996,18(1):21-30
本工作较详细地分析、比较了1986 ̄1989年间热带太平洋环流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应的观测资料。作为第一部分,本文给出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由表面海洋环流模式模拟得到的热带太平洋海面起伏与热带太平洋18个海岛站水位计和美国地球卫星(Geosat)观测资料间的比较。结果表明,模式成功地模拟出与1986-1987El Nino和1988La Nina事件相联系的热带太平洋水位场时空演变。如1986年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1963年5月-1973年4月的月平均大气和海温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全球大气环流的一些重要参数与赤道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年际变化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联系.本文根据若干统计事实,研究了赤道东太平洋热带加热与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的关系,指出以130°W为中心的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区是影响全球气候异常的关键区.关键区为暖水时,蒸发潜热增多,全球大气中半永久性活动系统加强.  相似文献   

5.
热带外太平洋通过海洋过程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OM2海洋环流模式分别研究了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外太平洋通过海洋过程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利用1945~1993年COADS资料的表面通量强迫海洋模式,积分46 a作为模式控制试验.取热带外太平洋海表面强迫为气候值做敏感性试验.将控制试验结果减去敏感性结果就可以得到热带外太平洋通过海洋过程对热带太平洋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际尺度上,主要是海洋波动过程起作用,但总的海洋过程的影响较小.年代际尺度上,主要是副热带环流输送起作用,其中包括平均环流输送的温度异常以及异常环流输送的平均温度,并且后者贡献相对较大.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太平洋的温度异常主要发生在密度跃层附近.研究发现热带外南太平洋对热带和热带外太平洋之间的水量交换有影响,而热带外北太平洋的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美国扩大太平洋海洋保护区提案,进行了相关文献检索、资料收集与翻译整编,并对保护区建立背景和最新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海洋法理论,从保护区选址位置、设立依据、战略意义等方面,对该提案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归纳总结出美国扩大太平洋海洋保护区提案的主要目的。依据以上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实际,对我国海洋保护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方面探讨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之间的对应关系。 1.海洋对于大气的热效应:通过北太平洋西部黑潮区水温分布及海洋与大气的热交换量,说明海洋可以影响到的大气高度;通过水温梯度分布找出其与1000—500mb厚度梯度分布的对应关系。 2.大气环流对于海洋环流的影响:根据黑潮轴线的季节变化,找出其与500mb西风急流和付热带高压轴线的活动是一致的协调的。黑潮强度与大气环流的对应关系并不明显。 3.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天气系统:黑潮和亲潮邻接海区水温梯度最大,因而其上正是大气锋区所在,气旋最大频率区和海霧最大频率区均与海洋环流的活动息息相关。 从海洋环流与大气环流的对应关系中,指出海洋影响大气在温湿效应上,大气影响海洋在运动方面。但大气温湿属性改变了,必然引起空气运动。而海水运动产生了,也要引起温盐度的再分布。因而总的说来,海洋影响大气的直接作用为温湿效应,间接作用为空气运动。大气影响海洋的直接作用为海水运动,间接作用为温盐效应。  相似文献   

8.
太平洋热状况与我国旱涝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气候变化是目前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本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气象学家就着手研究海洋对气候的影响[1]。自70年代起,我国学者相继研究了中纬度海洋的海表水温(SST)对大气环流和我国降水的影响。并开始较系统地分析热带海洋对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和我国降水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增多,我国的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较迅速,特别是海洋对我国气候变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文仅就太平洋热状况与我国旱涝关系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 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全球的环境变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的剖析, 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 展示了地球生态系统强有力地控制着陆地的沙尘暴、大气的北太平洋季风和海洋的硅来源及输送方式。为了保持向海洋输入大量的Si, 地球生态系统控制着陆地生态系统、大气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显示, 地球生态系统使北太平洋的季风与北太平洋边缘的雨季在时间上密切相嵌, 顺利完成近岸洪水和河流的输送与大气的输送之间的相互转换; 同时也使沙尘暴与北太平洋Si 的缺乏在时间上紧密配合, 其强度大小与Si 缺乏的严重程度相一致。因此, 在全球的环境变化下, 海洋Si 的缺乏是在严重加剧。那么, 地球生态系统展示了强有力的控制能力, 维持向海洋水域提供大量的硅, 充分保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板块构造学说问世以来,引起了许多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学家的重视,并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板块运动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将注意力转移到板块聚合边界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上,在1979年2月东京召开的西太平洋研讨会[1]及1980年3月召开的西北太平洋地质、地球物理研讨会[2]上,都将对西太平洋沟、弧、盆系列的调查研究列为最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交叉谱分析揭示了地球自转存在152个月,12个月和6个月的显著周期。赤道东太平洋SSTA存在38个月,214个月,51个月和3个月的显著周期,并且二者在38个月和152个月的周期上关系密切。落后时间长度谱显示,对于38个月和152个月的周期,海温的变化能影响地球自转的速率;而对于214个月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变化能影响海温场的变化,但此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On the basis of the arctic monthly mean sea ice extent data set during 1953-1984, the arctic region is divided into eight subregions,and the analyses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s, power spectrum and maximum entropy spectrum are made to indentify the major spatial and temporal features of the sea ice fluctuations within 32-year period. And then, a brief appropriate physical explanation is tentatively sugg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seasonal and non-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sea ice extent are remarkable, and iis mean annual peripheral positions as well as their interannu-al shifting amplitudes are quite different among all subregions. These features are primarily affected by solar radiation, o-cean circulatio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maritime-continental contrast, while the non-seasonal variations are most possibly affected by the cosmic-geophysical factors such as earth pole shife, earth rotation oscillation and solar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秦曾灏 《海洋学报》1980,2(4):23-36
本文是文献[3]研究工作的继续。利用文献[3]中所用的海-气边界层模式,重点考虑海深和底坡的影响,将该文的研究成果直接推广到有限深海的情形,和无限深海情形下所获得的相应结果进行比较,简洁地阐明两者的异同,并就海底摩擦以及浅海风暴潮的估值和导致风暴潮的发生和发展的大气强迫力作一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文中论述了在地球赤道上空,地月距离存在4.425a 的变化周期,是由于月近地点在8.85a的周期性运移中,每到黄径0°和180°(赤道线上)在地球自转的背景下使地月距效果相同所致。而每年的地近日点(1月3日或4日)正置圣诞节过后几天,因此,日、月、地相对运动每隔4.425a 在圣诞节前后三者距离总会达到最近。本文计算了1910~1991年圣诞节前后赤道上空地月距离的变化,发现日、月、地最近时与厄尔尼诺、地球自转、海平面变化,地裂缝等自然现象的发生存在着统计上可以认可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Canada's commercial seal hunt warrants close examination in that it is the largest kill of marine mammals on earth, it exists for commercial reasons, it targets deep diving seals with unique physical adaptations, and it is conducted in a particularly remote and uncontrolled environment amidst unstable sea ice and extreme weather conditions. For these reasons, commercial sealing in Canada has been the subject of regular veterinary scrutiny for more than five decades. In that time, despite repeated recommendations and some changes to the regulations, considerable evidence continues to be presented during each new season of poor welfare outcomes for seals.To add to the discussion we (Butterworth and Richardson) (2013) [1] reviewed multiple studies on commercial sealing, government reports, trade journal articles and recommendation reports, in an attemp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of why, despite the efforts of veterinary advisors and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seals continue to die in inhumane ways. In examining the available evidence, the environment in which commercial sealing occurs, and the physical adaptations of seals, the authors concluded that generally accepted principles of humane slaughter cannot be implemented effectively and consistently in the context of commercial sealing.  相似文献   

16.
海平面变化是由于太阳、月球等几大行星的天体作用、地球本身作用、生物作用、大气作用和海洋作用及人为因素等叠加作用的结果。所以,海平面变化是许多变数中一个敏感的积分变量,或是各大领域系统耦合效应的一个组合函数。为此,可将上述各个方面的叠加作用和耦合影响称为“天地生耦合效应系统”。并据此建立了相应的日动型、气动型、水动型和地动型等概念模型,旨在研究几大作用之间的多重耦合效应和反馈机制。通过集合变量,采用了时段划分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联系性、有效性和相关性,初步获得地球自转速度是控制海平面变化的动力机制;世界海平面速率为+1.32±0.22mm/a,中国海平面速率为+1.39±0.26mm/a。以C02含量为气候指标,划分出了公元200年以来的八个冷段(冷期)。第Ⅷ冷段极大值大约出现在公元1850年前后,若按冷暖极值距200年计算,则由目前正在发展的暖期,将在公元2050年前后结束,而后开始降温;若按冷暖极值距250年间隔计算,将在公元2100年前后开始降温,彼时,世界海平面将上升+7~11±3.5cm左右(在气候暖期的过程中),且其后海平面将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气候将进入下一个新的冷期(亦即第Ⅸ冷段)。  相似文献   

17.
星载微波辐射计外定标的关键问题是通过辐射传输方程计算天线入瞳处亮温。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海面成份对亮温的影响包括海面的微波辐射和对下行大气辐射的反射,其中的关键参数分别为海面发射率ep和海表面反射率R。文中对平静海面Fresnel反射率模式和粗糙海面反射率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海面温度TS、海面盐度SS、海面风速W、以及观测角度θ等物理参数对海面发射率ep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这些物理参数的测量误差对亮温的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袁卓建 《海洋科学》1988,12(1):55-57
在南美洲海岸以外有一股寒流,叫做秘鲁寒流,从南往北流动,到赤道附近又向西流去,成为南赤道海流。但是,每年的圣诞节前后,却常常有一股暖流从北往南进入该地区,使海水温度升高。人们称此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地球曲率等的影响,采用解析法计算大区域、小比例尺海域面积,会引起海域测量面积变形,影响用海面积的计算精度.通过分析解析法引起面积变形的特点,定量分析了纬度差、投影方式与中央经线选择、坐标转换等海域面积计算精度影响因子,提出可采取选择合理的界址点间距、恰当的中央经线、基于椭球面计算等方法来提高海域面积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20.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that the geostrophic flows computed by the dynamic method of Bjerknes and collaborators represent the actual currents pretty faithfully. However, what would be the reason that a geostrophic current derived by only retaining the terms of Coriolis and the pressure gradient forces in the hydrodynamical equations agrees so closely with the actual ocean current of the same area? In this attempt was assumed an imaginative ocean of homogeneous water and uniform depth on a rotating earth but with neither continent nor islands. The average wind distribution observed along several meridians over the Pacific Ocean was assumed to prevail in this sea throughout with no variation in east-west direction. Taking the curvature of the earth surface, rotation of the earth, Coriolis forces, pressure gradients and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eddy viscosity into account,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were solved and velocity components were derived for all latitudes. A comparison of the east-west components thus obtain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omponents of the geostrophic flows, reveals that they agree well in higher latitudes but there appears a remarkable disagreement in lower latitudes. This means that a special care must be taken in replacing the existing currents with the geostrophic flows at lower latitu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