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揭示积雪厚度及冬季气候条件对棉铃虫年发生程度的影响,通过对2002—2008年新湖总场棉铃虫发生情况和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积雪厚度与年发生程度呈显著正相关,2月气温和冬季气温与年发生程度呈显著负相关,年发生程度与11月和12月的降水呈正相关,与1月降水呈负相关,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分析表明,12月降水的相对影响率最大为93.7%。这些结果可作为预测棉铃虫年发生程度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2.
宋欣  邢曼曼  袁静  杨萌 《山东气象》2015,35(4):29-33
利用潍坊地区1981—2010年的气象资料,根据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统计潍坊地区冬小麦生长周期发生干旱、晚霜冻和干热风等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频次,分析了冬小麦生产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潍坊冬小麦发生干旱程度以轻旱为主,中旱次之,重旱发生较少,特旱在返青至抽穗期间发生较多;潍坊冬小麦发生晚霜冻的程度以轻霜冻为主,重霜冻次之;潍坊冬小麦灌浆成熟期间发生干热风的程度以轻干热风日数为主,重干热风日数次之,发生干热风年型的程度是轻干热风年型较多,重干热风年型较少。  相似文献   

3.
根据1958—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8个主产省(市)小麦蚜虫分省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资料、1958—2015年601个气象站点相应逐日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并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因子普查,结合小麦蚜虫适宜生理气象指标和华北、黄淮小麦生育期规律,筛选影响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分区域的小麦蚜虫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并将气象适宜度指数划分为非常适宜、适宜、较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以反映气象条件对小麦蚜虫发生发展的适宜程度。结果表明:筛选出影响华北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8个关键气象因子,影响黄淮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6个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的华北、黄淮模型回代检验等级准确率分别为91.2%,93.1%,2016—2018年3年外推预报平均准确率均在75%以上;利用黄淮模型反演苏皖两省2016—2018年小麦蚜虫发生等级、异地检验3年预报效果均较理想。模型适用于从气象角度对华北、黄淮及江淮地区小麦蚜虫发生等级进行监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4.
引言干旱是定西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几乎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干旱发生,大旱平均4年发生一次。分析表明,在ENSO主要影响年定西地区几乎都发生大旱,并且强ENSO年干旱程度越明显。1997年5月以来发生的这次ENSO,据称是本世纪最强的一次,这一年定西地区...  相似文献   

5.
近51a来陕西农业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11年陕西51a来的农业干旱资料对旱灾时空分布特征及发生频率详细分析,结合同时段气象资料分析了旱灾程度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陕西农业干旱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明显,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受旱面积和受旱百分率均呈显著增加趋势,2002年以后有所缓和,受旱面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峰值。大旱年份多出现在暖干年份,旱灾发生程度与降水呈明显负相关,温度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快或抑制干旱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用累积距平和Mann Kendall方法研究了 195 0~ 2 0 0 0年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及其突变 ,结果表明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十分明显 ,1985年以后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程度明显加重 ,飞蝗的发生面积在 196 6年发生突变。气候变化可能是近几年河南省东亚飞蝗再次持续大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秋蝗比夏蝗发生程度波动性更大的原因可能在于蝗虫自身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北京极端低温事件的长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庆祥  黄嘉佑 《高原气象》2012,31(4):1145-1150
利用1951—2008年北京逐日最低气温资料和新的气候极端事件阈值计算方法,对北京地区最低气温第10百分位阈值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最低气温极端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寒冷程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北京比较寒冷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寒冷程度存在年代际变化,其变化趋势呈减少或减弱趋势,且在21世纪初发生了转变。北京地区最低气温的年代际变化存在13.3年和2.1年的主要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8.
利用吉林省12个酸雨观测站2012年观测资料,并结合2007—2011年的观测数据,分析了近年来吉林省酸雨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2年,全省只有4个站年降水平均pH值达到了酸雨程度,各酸雨观测站年酸雨频率均低于或等于50%,全省发生酸雨次数、强酸雨次数和年降水平均pH值达到酸雨程度的站数均少于多年平均值;2007年以来,全省年降水平均pH值为酸雨程度的台站数和年发生酸雨站次呈波动下降趋势;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属于轻酸雨区,部分地区为非酸雨区。  相似文献   

9.
银川枸杞炭疽病发生的气象指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宁夏枸杞炭疽病发生机理及发生气象条件, 2004年, 在实验室接种并置于人工气候箱内研究了枸杞叶、花、青果、红果侵染的环境气象条件和指标。2004—2005年, 在枸杞大田接种并人工设置不同降水量和降水持续时间, 诱发出不同程度的炭疽病, 研究了其发生与流行的气象条件和基于常规气象资料的农业气象指标。根据宁夏主要产区1971—2000年多年气象资料, 反演了各地历年各级病害的发生程度和发生时间。结果表明:宁夏每年都有适合发生不同程度枸杞炭疽病的气象条件, 主要发生时段出现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 7月下旬至8月底70%的年份出现了适合炭疽病发生的气象条件, 夏果最后3批果的采收期往往容易产生炭疽病。6月老眼果采收期, 此时气象条件不利于病菌发展。8月中、下旬的炭疽病发病率高。秋果产量低而不稳的最主要原因可能不仅是秋季热量不足, 更重要的可能是炭疽病造成的落花、落蕾使秋果形成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0.
黔东南州90年代稻瘟病发生的气候因子分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虹  梁平 《贵州气象》1999,23(2):31-33
90年代气候特点是暖冬凉夏,加上本州地形复杂,区域性小气候较为显著,稻瘟病发生面积大,程度重,品种抗性丧失,是稻瘟病发生的主要因子,适宜的气候条件是稻瘟病流行的主要因子,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了适宜稻瘟病发生的气候指标:对镇远县1987-1997年穗稻瘟病发生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穗稻瘟病发生程度预测方程。根据90年代我州稻瘟病发生情况和气候特征,对我州稻作区进行初步区划。在这一项目的分析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69个市(县)1961~2003年5~9月逐日气温、玉米发育期与冷害资料,用积温距平作为判别玉米低温冷害发生的主导因子,获得玉米主要发育时期冷害发生指标体系及其风险程度,构建玉米低温冷害风险预报模型;分析了43年来玉米低温冷害发生风险的趋势变化,采用Mann-Kendall方法进行趋势检验。结果表明:1961~1983年为玉米冷害发生的高风险时期,其中1964、1969、1972、1983年是玉米冷害发生的最高风险年。1984年之后为冷害发生的低风险时期,尤其在所研究的后几年各地的UskU0.05,表明此时期积温距平水平上升趋势明显,发生玉米冷害的风险很低;玉米低温冷害风险预报模型能够对冷害发生风险、冷害程度、发生范围进行动态预测预报和灾害评估,预报模型的检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阜康植保站2001—2011年逐年棉铃虫各主要危害代发生程度和同期气象资料,对棉铃虫发生程度和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阜康棉铃虫一年发生3代,危害较重的是2、3代;2月地面极端最高温度是影响棉铃虫发生长期趋势的主要因子;影响阜康2、3代棉铃虫发生发展的中短期主要因子为5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中旬平均气温和7月中旬降水量等。建立了2、3代棉铃虫发生等级的长期和中短期气象预测模型,经拟合检验和应用检验,2、3代棉铃虫发生长期趋势预测拟合率为77%和62%,中短期发生趋势拟合率为85%和92%。  相似文献   

13.
利用广东省化州市1989-2016年晚稻细菌性条斑病资料和同期气象资料,采用合成分析和秩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细菌性条斑病发生的关键气象因子;基于经验法则,利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阶段的温度、降水距平,判别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并确定了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的气候年型与预测指标。经历史回代,判别细菌性条斑病发病程度符合率为82.1%,并进行了2017-2019年的外延指标判别,符合率达100%,综合判别符合率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了解黔东南蓝莓花期灰霉病的滋生和大范围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更好地为灰霉病的防治和蓝莓生产提供决策参考,根据近10 a灰霉病的发生程度,确定其分级指标,结合黔东南蓝莓主要种植区的麻江县宣威镇光明村龙崩、龙山镇乌卡坪和丹寨县兴仁镇自动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相对湿度等气象观测资料,对灰霉病发生程度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重点分析蓝莓花期灰霉病重度发生年的2014年、2016年和2019年4月气象要素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蓝莓开花期与灰霉病发生所需气温条件基本一致,最适宜气温均为15~20 ℃。降水引起的高湿条件是蓝莓灰霉病发病的决定性条件,灰霉病发生程度与空气相对湿度、降水日数和白天降水日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灰霉病发生等级随降水日数和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加重。当降水日数>22 d、且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3 d,同时白天降水日数>11 d、白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3 d 时,灰霉病感病率可达50%~70%,即中—重级感染程度;当降水日数>23 d、且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1 d,同时白天降水日数>16 d、白天最长连续降水日数>9 d时,灰霉病感病率可达70%~90%,即重级感染程度;当平均相对湿度>88%,且持续时间达11 d以上时,可能诱发大范围中—重度灰霉病发生;当平均相对湿度>90%,且持续时间达到14 d以上时,可能诱发大范围重度灰霉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利用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预测其流行趋势,可以为当地麦区适期开展综合防治、控制其流行为害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陕西省小麦条锈病历年发生程度与上年11月至4月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月资料相关分析,选择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敏感的气象因子,经过归一化处理和加权组合,组成小麦条锈病气象指数,进而建立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报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气象指数与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高度相关,相关系数通过0.001显著性检验;关中、陕南地区预报模型回代值与调查值差值在2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94.5%,差值在1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57.3%;对2014年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预报相差2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90%,相差1个等级以内的样本占40%;总体检验结果为正确或偏高。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及长期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军  黄善斌 《山东气象》1997,17(3):19-21,23
利用1973-1992年鲁西南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和各月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初步探讨了条锈病发生程度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并建立了性能稳定的预报方程,经检验历史拟合率达90%,时效提前1-2个月,预报准确。  相似文献   

17.
宁夏春季沙尘暴与气象要素及环流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彭维耿  赵光平  陈豫英 《气象》2005,31(3):17-21
利用1961-2000年宁夏中北部5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前期气温、降水对宁夏中北部沙尘暴发生频数的影响,并讨论了亚洲环流指数与沙尘暴发生频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中北部春季沙尘暴发生的频数与前一年的降水量和前冬气温的关系都呈反相关;春季3、4月沙尘暴的发生频数与同期亚洲环流指数为正相关关系。由于地貌和下垫面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所选各站的春季沙尘发生频数与其上年降水量的相关程度有明显差异;而各站所处的地理位置、上风方下垫面状况的差异可能是造成亚洲环流指数与其沙尘暴发生频数的相关程度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东亚飞蝗发生程度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该文使用1980-2008年的飞蝗资料和气象资料,选择了环渤海4种典型(沿海、水库、洼淀、内涝)蝗区,利用秩相关系数法筛选影响飞蝗发生程度的气象因子,确定了影响不同蝗区夏蝗发生程度的气象因子指标集。利用权重修正气象距离法,建立了气象距离指标预报模型;依据飞蝗自身生物学特性,建立了生物学预报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蝗虫生物学和气象条件影响的共同作用,建立了夏蝗发生程度的生物一气象集成长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环渤海飞蝗区域,不同类型蝗区影响气象因子有一定差别,集成预报模型趋势预报准确率高于其他模型。  相似文献   

19.
利用40年气温、降水资料和历史上千旱、低温严重的年份与2003年进行对比分析.评估黑龙江省2003年发生的严重灾害的分布范同,灾害程度,及其对主要粮食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2003年的灾害是30年未遇的全省性严重灾害年,各种灾害对各种作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受害最重的作物是小麦。  相似文献   

20.
选取黑龙江省8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雨量、极端气温等多个气象指标构建量化评估指数,将干旱分类为春旱、夏旱和伏旱3个类别,分别计算春旱指数、夏旱指数及伏旱指数,分析各种干旱发生程度及范围,再根据综合干旱指数对2009年的干旱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春夏,黑龙江省各地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松嫩平原最严重,三江平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