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0年12月13-16日,中苏应用气候和农业气象研讨会在北京气象中心召开.这次研讨会是中苏气象技术合作计划的一部分.参加会议的代表共20人,其中苏方代表4人,中方代表16人.苏方代表均来自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中方代表来自  相似文献   

2.
一、一般向题(含:气象学史、国内外业务概况、气象人物)题作者…译者…年…期…页1977至1987年苏联地球物理观象总台的主要研究方 和成果向全球天气试验十年之后的回顾近十年来我国的南极气象考察与研究谈国际气象资料收集工作冰和雪的遥感:回顾与现状苏联长期预报和气候监测业务工作情况介绍从cAs一x看国际大气科学动态第五次国际TOVS研讨会概况它.fl.BoPHeeHKoB韩建钢199092一封三性dA‘J兮章基嘉陆龙弊等又卜振飞等Frark Carsey陈兴芳章基嘉张凤英章育仲1990199019901990199019901990 1一12 12一21 57一59 92一94肠一封三 1一595一…  相似文献   

3.
苏联近代概率统计天气预报方法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六十年代前期对概率统计预报方法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还只限于当时的中央预报研究所预报技术方法改进处。到了六十年代中期这方面的某些成果投入业务使用。同时,在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动力气象处和南北极研究所动力气象处先后开展了物理统计学中长期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并分别结合苏联欧洲南部和中亚干旱地区以及北极地区的天气预报业务进行试用。到了六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初期一些加盟共和国的水文气象研究所也相继开展了统计预报方法的研究。在六十年代初期水文气象院校在加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教学的基础上,增  相似文献   

4.
1964年以来,苏联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动力气象室深入研究了长期预报的物理统计方法,并从1970年起作出业务预报。它的工作代表了苏联物理统计预报方法的现状和动向,现综述如下。一、基本原理和信息来源物理统计方法是统计预报方法的发展。近十几年尤金等人在统计预报的基础上致力于加强其物理内容,并引进现代数理统计理论,形成了物理统计综合方法。它的基本原理是:从表征大气物理现象相互联系的信息系统中,挑选出符合一定要求的良好的预报关系,对因子和预报量的自然正交分解系数按统计方法建立预报方程并求解,再对预报结果检验评定以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太阳光度计的鉴定问题B.A.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在自1985年以来的数年间,进行了确定大气气溶胶光谱光学厚度的滤光仪器的检定工作.被检仪器的类型及其特性列于表1中.鉴定和定期校核太阳光度计的工作包括:1.检查滤光片的透射情况.2.确定与大气界外太阳光...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的目的旨在探讨苏联所进行的有关气象台站网设计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准备介绍与本报告的准备工作有关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苏联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在开展这方面工作时获得的。 1.台站网设计的理想方案应当考虑到经济。如果一特定地区的台站分布已知,那末根据各种气象要素场的统计结构特征值,来估计这一地区这些气象要素场的平均误差是可能的。这种误差越大,对气象状况认识不够所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很明显,随着台站密度以及维持这些台站费用的增加,这种误差将相应地减少。因此,寻求最佳站网密度使损耗最小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日射站网观测资料,利用辐射光当量在不进行专门的照度观测情况下,可以获得照度数值。苏联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在地方水文观象台、北极和南极科研所参加下进行了辐射光当量研究。全苏挑选了最有代表性而且有10年观测资料的145个日射站的资料利用辐射光当量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自然光照度状况资料,并计算其气候平均值。一、地面自然光照度和辐射光当量 1.地面自然光照度某一地方的光状况决定于三种光源:(1)太阳;(2)天空,即散射阳光的大气;(3)反射到地面的阳光和天空的光。光状况的基本特征是地面的照度E。根据照度可了解到地面单位面积dS的光通量dF,即E=dF/dS。照度单位采用勒克斯。在没有云或有少量云时,任何表面上自然光总照度E_o由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统计预报的许多模型中,水文气象场按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的参数作为预报量,就有可能搞清楚该模型能在多长时效内报出不同时空尺度过程的大体特征。本文的目的在于讨论用物理统计中期预报方法作春季北半球大西洋地区500毫巴高度(H_(500))的第3、6、9天预报的结果。预报量信息来自大西洋上20个不规则分布的站点(图1),资料是从1960到1971年每隔3天在格林威治时间00时收集一次。各月样本容量是120—130个H_(500)的20维向量。在预报方法的研究中我们有两个出发点;一是苏联地球物理观象总台提出的物理统计长期预报方法的物理概念;二是业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在选择可能因子时特别考虑到下列物理原则:1)大气是  相似文献   

9.
1983年美国宇航局(NASA)咨询委员会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SSC)。这个委员会强调了把地球作为一个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整体)和制定研究全球变化整体规划的重要性。这两个目的都是与地球未来的可居住性密切相关。 1984年该委员会收到了若干工作组报告,评述了地球科学各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于1985年6月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就今后10—15年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策略取得了一致性意见:1.确定了统一的全球研究策略。2.制定了从空间研究地球的整体规划。3.确认了新空间技术的重要性。4.强调了美国宇航局、海洋大气局(NOAA)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作用。5.认识到管理和领导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1973年斯塔尔(V.P.Starr)在《Tellus》第25卷第1期上发表了《对大气环流研究进展的若干评述》一文。对地球大气环流研究的发展作了概述,叙述了有关这方面的想法和研究,并强调了观测研究的必要性。最后对未来气象理论和观测研究提出了若干问题,现摘译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在调研国际国内气候系统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地球系统模式的定义和它的3个发展阶段:物理气候系统模式、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阐述了未来的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际国内围绕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所提出的科学研究计划,并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参评模式,回顾了国内外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现状与动态,展望了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希望能对国内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笔者于1996年间月初参加了在台北举办的海峡两岸航空气象与飞航服务研讨会。本文主要对在台北期间从台湾航空气象同行提供的资料及实地考察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作一综述。1航空气象业务管理及服务体系最高管理层是台湾民航局,其次是飞航服务总台;业务实际操作部门是隶属于飞航服务总台的台北气象中心(以下简称为民航台北气象中心)及其属下的机场气象台站,机构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豆.1管理层台湾民航局本部的航管组设置有专门从事航空气象业务发展、规划、标准制订部门,起到参谋作用的气象人员,为决策层出谋划策。飞航服务总台是一…  相似文献   

13.
吴启蒙  吴立广  曹剑 《大气科学》2022,46(2):251-262
地球系统模式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热带气旋(TC)活动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之一,之前的研究发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球系统模式(NESM)高分辨率版本可以较好地模拟全球海温分布及TC活动的气候特征.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NESM地球系统模式模拟西北太平洋TC活动的年际变化,并与1967~2016年观测的TC活动进行对比.NESM模式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1991年学术年会,于1992年1月10日至13日在北京中关村大气物理研究所举行.会议报告了30多篇论文,其中50%以上是关于大气和海洋数值模拟方面的. 一地球流体动力学会议报告中有两篇论文是关于非线性稳定性及其判据的.文中首先回顾了流体力学中稳定性理论的发展过程,特别强调了非线性不稳定性理论的发展及现状,给出了正压  相似文献   

15.
地球工程作为人类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工程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目前学界在地球工程对极端降水的影响研究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基于BNU-ESM模式中地球工程(G4实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5)情景下的日值降水数据,以95%和99%分位数作为强降水和极端强降水的阈值,分别对比分析两种情景下中国及七大地理分区的强降水和极端强降水在2010—2099年(整个研究时段)、2020—2069年(地球工程实施期间)和2070—2099年(地球工程实施结束)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 2010—2099年地球工程有利于中国多数地区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的增加;(2)在实施地球工程的2020—2069年,整体上抑制了中国多数地区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3)在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的2070—2099年,地球工程后续影响整体上有利于中国多数地区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的增加;(4)不同研究时段中国七大地理分区的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变化趋势均有一定区域差异,且这种差异特征在不同研究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16.
采用较为真实的椭圆轨道代替了原区域气候模式中的圆近似轨道,并进行了10年模拟试验,用以了解该模式对东亚季风区气候年际变化的模拟能力,同时比较地球轨道参数计算变化对现代东亚季风气候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把模式中的地球轨道计算从圆形改为椭圆时,中国东部的降水模拟有所改进,东亚地区的温度、降水、比湿等气候要素均出现夏季降低(减少)而冬季升高(增加)的季节变化趋势,而且亚洲冬、夏季风也均有减弱.但从总体上说,现代气候状况的模拟对地球公转轨道的计算方案不敏感.通过该工作的模拟研究说明,对较短时期的现代气候模拟,地球公转轨道采用圆近似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地气系统与宇宙空间之间辐射能的交换是气候形成与变化的基本因子,所以地球辐射平衡的研究一直是气候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气象卫星发射以前,地球辐射平衡各分量是根据地面观测资料估算的(如Dines、Simpson和London等人的工作)。由于那时在地球的大部份地区缺乏必要的观测资料,这些估算不可避免地含有很大的误差。其研究结果主要可归结为下列几点: 1.行星反照率的全球年平均值为0.33—0.37。 2.地球的有效黑体温度约250°K。  相似文献   

18.
埃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与年际气候变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符淙斌 《大气科学》1987,11(2):209-220
以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为中心的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重要科学问题,是当前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论述了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及其与年际气候变化的关系;总结了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四个阶段和近十年来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尚待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从“全球变化”的观点出发,综述了近20年来以地球系统整体为研究目标的地球科学体系的发展,新技术的融入使得学科间相互渗透与大跨度交叉研究成为新的研究特色,地理科学的研究体系正在不断地扩充与完善。并以自然资源为例介绍了地理科学发展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蒋丙然老前辈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先行者,也是主要奠基人之一。他在75岁高龄时(1957年)撰写的《四十五年来我参加之中国观象事业》一文(以下简称“蒋文”),可以认为是一篇高度概括了他一生科学事业(主要是气象事业)的自传。它是欲知中国早期近代气象事业发展过程的人,不可不熟习的重要文献。但似有某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