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顾问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叶笃正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0080 任阵海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00012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0029 刘昌明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 孙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0029 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710075 李小文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理学院100875  相似文献   

2.
新书架     
《气象》2006,32(12):136-136
地球科学“十一五”发展战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该书从地球科学的发展态势与特点出发,结合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地球科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战略,遴选出12个优先发展领域和重要方向,包括: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地球环境演  相似文献   

3.
1983年美国宇航局(NASA)咨询委员会成立了地球系统科学委员会(ESSC)。这个委员会强调了把地球作为一个系统(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整体)和制定研究全球变化整体规划的重要性。这两个目的都是与地球未来的可居住性密切相关。 1984年该委员会收到了若干工作组报告,评述了地球科学各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于1985年6月召开了专题讨论会,就今后10—15年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策略取得了一致性意见:1.确定了统一的全球研究策略。2.制定了从空间研究地球的整体规划。3.确认了新空间技术的重要性。4.强调了美国宇航局、海洋大气局(NOAA)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作用。5.认识到管理和领导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5):F0002-F0002
口问委员(以姓氏笔两为序)叶笃正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10(用80任阵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10(洲)12刘东生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刃29刘昌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00101孙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以犯29孙鸿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戈l贝安芷生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7州打5李小文北京师范大学遥感与地现学院丸侧翔朽施橄斑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73仪以〕租日栋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73以x刃膝膝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00732主编秦大河中国气象局10以)8…  相似文献   

5.
1地球系统科学需要人工智能众所周知,地球系统包含了大气圈、水圈、陆地岩石圈、冰雪圈和生物圈等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涵盖自然的和人类的全方位相互作用,直接涉及复杂的数学、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学科,间接则涉及社会和经济等众多领域。时间尺度可以从百万分之一秒到亿年,可以研究古代、历史时期、现代,以及未来的预测与预估;空间尺度宽泛,从原子到行星尺度,可以研究一个点,也可以研究整个宇宙,因此对认识地球系统带来许多困难。然而地球系统的变化涉及人类的生存,因此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球工程作为人类影响全球气候的重要工程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目前学界在地球工程对极端降水的影响研究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基于BNU-ESM模式中地球工程(G4实验)和非地球工程(RCP4.5)情景下的日值降水数据,以95%和99%分位数作为强降水和极端强降水的阈值,分别对比分析两种情景下中国及七大地理分区的强降水和极端强降水在2010—2099年(整个研究时段)、2020—2069年(地球工程实施期间)和2070—2099年(地球工程实施结束)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1) 2010—2099年地球工程有利于中国多数地区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的增加;(2)在实施地球工程的2020—2069年,整体上抑制了中国多数地区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3)在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的2070—2099年,地球工程后续影响整体上有利于中国多数地区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的增加;(4)不同研究时段中国七大地理分区的强降水量和极端强降水量变化趋势均有一定区域差异,且这种差异特征在不同研究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区。   相似文献   

7.
埃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与年际气候变化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符淙斌 《大气科学》1987,11(2):209-220
以埃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为中心的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具有明确应用前景的重要科学问题,是当前地球科学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本文论述了热带海气相互作用的特点及其与年际气候变化的关系;总结了这一领域研究发展的四个阶段和近十年来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尚待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当今全球性环境危机问题,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只有积极地进行全球变化研究,才能很好地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绍武 《气象》1980,6(9):9-10
1979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了题为“气候与人类”的世界气候大会,八十年代被宣布为气候的十年。世界气候规划即将接替全球大气试验计划。甚至有人认为,如果说板块概念带来了六十年代固体地球科学的革命,则气候变化可视为七十年代地球科学的革命。这充分反映了当前国际上对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地球系统模式发展展望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在调研国际国内气候系统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地球系统模式的定义和它的3个发展阶段:物理气候系统模式、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和地球系统模式,阐述了未来的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的战略意义,介绍了国际国内围绕地球系统模式的发展所提出的科学研究计划,并基于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参评模式,回顾了国内外地球系统模式发展现状与动态,展望了未来的可能发展方向,希望能对国内的地球气候系统模式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及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地球上大气、海洋、地理环境和生态各圈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并统一协调全球气候、生态与环境变化的有关研究(如WCRP、IGBP、IHDP、DIVERSITAS及IPCC、Global Change等),现称为地球系统动力学。它是新兴的学科,其核心之一就是要建立地球系统动力学理论模式并作模拟研究。本文主要概述了我国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制和发展的有关现状及近年来特别是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资源和海洋科技创新基地重要方向项目群“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研究”启动前后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及主要进展,指出了我国地球系统动力学模式发展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科学问题及其主要特色,其中有不少结果是新颖的和具有我国特点的。  相似文献   

12.
《浙江气象》2013,(3):12-12
1.16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的“寒流”也引发过生态危机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危机,但这种危机也可能发生在较冷时期。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6日报道,一个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德国科隆大学、德国国家海洋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基尔海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对取自北大西洋海底的钻核沉积物进行了地球化学和微古生物学分析后指出,1.16亿年前地球上曾出现的一股“寒流”也引发过类似危机。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地理科学》上。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今全球性环境危机问题,阐述了地球系统科学、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提出只有积极地进行全球变化研究,才能很好地协调自然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气候与环境研究》创刊于1996年,是气候与环境科学领域的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气候与环境研究》覆盖的学科范围为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等,主要刊登:反  相似文献   

15.
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学会(AOGS)成立于2003年,其宗旨是为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个人提供合作和交流的平台,其内容和形式类似于美国的美国地球物理学会(AGU)。AOGS与欧洲地球物理学会(EGS)、AGU及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联盟(IUGG)合作,致力于加强地区和区域间学会的合作与交流,并积极努力与世界其它地球科学学会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科学基金委(NSF)资助的DLESE项目发展而来的美国最大规模的地球科学数字图书馆目前正式搬迁到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以确保继续支持美国的地球科学研究,同时和分布在各地的少年儿童教育共享地球科学信息。DLESE是NSF最早建立科学图书馆的项目,这次搬迁的主要出发点,就是通过正规运作来加强地球科学教育,也让项目收集到的大量数字化资源更好地为全球的教育和学生所用。据悉,DLESE在2002~2007年的5年执行时间里,一直在UCAR(美国大气科学大学联合体)运作,归并后由NCAR图书馆继续操作DLESE项目。  相似文献   

17.
从地球系统的观点看气候突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地球的气候史中,经历了许多次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对地球表层系统的演变与进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持续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气候环境正在经历重大变化。如何科学地理解和认识这些变化,尤其是气候突变。是人类寻求对策,应对气候变化,保护自己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文中从地球系统的角度对气候突变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对气候突变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大气圈,而应该对地球系统的整体变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如同前些年一样,地球物理现象总台的工作主要致力于发展基础科学和实用科学研究.这些研究对大气科学的发展以及保障国民经济对地球物理和气候情报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介绍近十年来观象总台的科研成果.1977年至1987年观象总台进行了以下五个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报告》提出了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至2020年,中国地球科学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地球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跻身国际前列,引领国际某些重要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回顾科学成果传播方式与模式的基础上,以科学成果集成、网络传播和公众科学素养提升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科学传播面临的挑战与时代需求。基于对未来地球计划科学组织模式的解读,分析了未来地球计划成果传播模式的特点,并从科学研究、社会认知和科学决策层面探讨了科学成果推广和普及机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充分引入利益相关者参与、推进创新科学成果推广机制与平台建设等科学传播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