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掌握有关云的理论知识《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按云的形态学将云分为三族、四属、二十九类;《地面气象观测》按照云的发生学分类即按云形成的物理过程及相应的形态特征将云分为积状云、层状云、波状云。观测员要同时掌握这两种云的的分类和定义。按照《地面气象观测》内容了解云的演变规律,区分7种相似云,即:Cc与Ac,Ac与Sc,Cs与As tra,Asop与Ns,Ns与St,Ns与满天的Cb,Fc、Fs与Fn。云的电码是指地面天气报(GD01—)中对云的编码。《地面气象观测》给出了云码所代表的天气意义,只有结合天气学知识才能准确识别和判断云。观测员可结合天气学…  相似文献   

2.
一些山区站,四面青山环抱,早晚常出现绕山零星碎云。它多属Fs,但有的观测员往往误记为Fc,或二者混淆。如何区别呢? 一、以生成条件为据 以生成条件为据,早晚绕山零星碎云多属Fs。夜间,山上辐射冷却较强,特别是空气湿度大时,Fs是很容易直接生成的。这时的Fs,或零散附着山腰,或成片(带)状绕缠或覆盖山腰山顶。日出后山上辐射冷却迅速减弱,风速逐渐增大,此时所形成的Fs往往松散破碎,形状多变,移速稍快,其外形和色泽与Fc十分相似。如果我们仅  相似文献   

3.
李德明  张隐君 《气象》1984,10(9):30-31
云向一般代表云所在高度的风向,或代表云层上下两层气流的合成风向。这里的云速是指云的相对速度,是假设云高为3000米时,所测得的云速。相对云速虽不是云的真实速度,但它对天气系统的移速却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茅圣仁 《气象》2004,30(5):57-57
在地面气象测报中碎雨云Fn是常见的云,定义为:“低而破碎的云,灰色或暗灰色。不断滋生,形状多变、移动快。常出现在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之下。”该定义可理解为:“降水时或降水前后的降水云层下破碎的云记为Fn”。在工作实践中对“降水时或  相似文献   

5.
万钧 《气象》1981,7(4):50-50
去年8月,我们去镇海县气象站了解测报工作,值班员要我一齐出去看一下云。我询问了一下云的演变情况。他告诉我原来上面是Scop,下面是Fn,天气现象有雨。从当时的情况看,上层云已被布满全天的Fn遮蔽了,所以值班员认为应该记Fn  相似文献   

6.
基于1986—1995年民航广汉机场气象台逐日逐时人工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带通滤波方法、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汉机场云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广汉机场主要受层积云Sc、积云Cu两种低云影响,且二者具有相反的日变化特征,碎层云Fs、雨层云Ns和碎雨云Fn等出现频率很低。广汉机场云量的变化明显具有60—120 d的准季节周期、30—60 d季节周期和10—20 d准双周振荡。  相似文献   

7.
在地面观测中,观测员常常对破碎云状拿不定主意,尤其是初学者更是犹豫不决,一时难以判定。其实无论是山腰上的碎云、丘陵梯田上空的破碎游云、湖面飘荡着的碎云,都不外乎是碎积云、碎雨云和碎层云三类,在此就云状有关的技术规定测报实践经验,谈谈这三类云的判定和取...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日常云状观测记录中,对低、中、高云观测时容易出现一些失真和疑误记录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准确观测记录云状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Cb(积雨云)、Fc(碎积云)、Fs(碎层云)、Fn(碎雨云)、Sc lent(荚状层积云)、Accast(堡状高积云)、Acflo(絮状高积云)、Ac(高积云)、Cs(卷层云)、C iunc(钩卷云)、Cc(卷积云)和C iden(密卷云)等云状的判定及记录。  相似文献   

9.
在大空有雾或其它视程障碍现象时8N~hC组的编报问题上,虽然(GD—01Ⅱ)电码上有规定,过去一些同志也谈过该方面的体会。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不好处理,因我站位于海拔千米有余的山上,常由于 Fs 云的抬升和 Fh 云  相似文献   

10.
1999年7月1日,我站遇到上层云被布满全天的Fn遮蔽,且14时观测时只看到Fn,从云缝或云层较薄处也看不到上层云。当时考虑Fn的特征是低而破碎,呈灰色或暗灰色的云。从Fn的特征看,它是降水云层下的小水滴经扰动凝结形成的碎云,初生时少而各自孤立,以后不断滋生,移动较快,形状多变,渐渐会合并成一整层。一般情况下,透过Fn的云缝可以看到上层的一层云。由于规范规定Fn的云量不能记10,为了总低云量与云状的配合,才违心地记录了云量为10-的Fn,照原来的记录记了上层云。后来专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  相似文献   

11.
我地广泛流传着“云交云,天气不看晴”的农谚。所谓。云交云”,就是指几层云的运动方向不一致。我们在访问中了解到,农谚中所说的“云交云”,主要指低云和中云的移动方向不一致,成交错而行。 低云和中云的运动方向不一致,表明低空(一般表示1,500米上空)和中空(一般表示3,000米上空)气流的运动方向不同。而低空和中空气流方向的不同型式,反  相似文献   

12.
按云的形状外貌特征和形成系统可分为积状云、波状云和层状云三类,而层积云则归于波状云之类。波状云顾名思义由空气波动形成的云系,其原因主要是大气的湍流作用所造成。从观测记录来看,层积云出现的机率相当可观。它的常见高度在400—2500M之间,这在山东潍坊机场是极为平常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1986-1995年民航广汉机场气象台逐日逐时人工观测资料,利用统计分析,带通滤波方法、功率谱分析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汉机场云的周期性变化。结果表明:广汉机场主要受层积云Sc、积云Cu两种低云影响,且二者具有相反的日变化特征,碎层云Fs、雨层云Ns、碎雨云Fn等出现频率很低。广汉机场云量的变化明显具有60-120d的准季节周期、30-60d季节内周期和10-20d准双周振荡。  相似文献   

14.
碎雨云、碎层云和碎积云都是破碎的低云,外形很相似。在实际工作中,碎积云相对比较容易识别,而碎雨云和碎层云却很容易混淆,可这两种云在我省山区又很常见。但在观测记录中,除晴天有雾或有层云的清晨偶尔记录有碎层云外,一般很难见到该云的记录。当雨后阴天,且以后没有降水记录时,碎层云常被记为碎雨云。记录的正确与否,应该根据当时的天气条件及破碎云的成因等来区别。碎雨云是降水云层下由雨滴蒸发,使云下湿度增大,经扰动凝结而形成的碎云。初生时少而离散,不断滋生,很快合并成层。由于云体散乱破碎,移动较快,形状多变,呈…  相似文献   

15.
吴明心  郭松平 《气象》1982,8(11):14-15
卷云与降水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统计了1958—1981年夏半年共1336次≥0.1毫米降水过程出现前的云况,发现在降水之前12—48小时内都有卷云出现;冬半年的326次≥0.1毫米的降水过程前也如此。但卷云出现后并不都有降水过程。因此,我们对卷云的各种不同形态与未来降水,进行了观测分析,现介绍如下。 一、卷云形态的特征 我们所观测的卷云形态包括钩状、抬头状、辐辏状、旛状、絮状以及卷积云。这里介绍的只是一些不大被人们注意的卷云特征。 1.钩状:钩卷云的钩头,据观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簇状钩。可细分为开花状、簇状、絮块状三类(图1a)。其中絮块状是一种不很圆浑的、边缘破碎的团簇结构;簇状是云丝向内倾垂;开花状是云丝向  相似文献   

16.
咸阳市冰雹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7—2016年旬邑711雷达资料和咸阳市冰雹资料对冰雹云的发生、发展、移动和合并等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咸阳市五条冰雹移动路径。其主要特征有:雹云移动路径、影响区域等具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多条路径雹云相互作用、合并加强是造成咸阳冰雹灾害的一大特征;根据冰雹移动路径科学规划防雹作业点布设,可有效实施防雹作业,提升防雹作业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束家鑫 《气象》1980,6(6):24-24
众所周知,不同的云代表不同的天气。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有人称它是天气转变的脉搏,或者称做描述大自然变幻的巧匠。 我国是世界上观云测天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典籍文献中载有丰富的观云测天记录。比如明代手抄本《白猿献三光图书》汇集手描云图132幅,每幅都说明当日、月或北斗附近有云时,天气将有什么变化。19世纪初叶前后,为了识别云的外貌和弄清云和现时天气演变实况的关系,霍华德(Howard)把云分为卷云、积云、层云和雨云四类。1887年艾伯克龙比(Abercromby)和希尔德布兰德森(Hilde-Brandsson)按云的外貌提出了一个由十种主要云种组成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于1891年为慕尼黑气象会  相似文献   

18.
当天空出现全天的雨层云(Ns)和5成的碎雨云(Fn)时,8Nh C_L C_M C_H 组如何编报?据了解目前台站有两种处理办法,各有各的道理争论不休。一种是把 Ns 云的云量算低云,云状算作中云,所以记录为10/10Ns Fn,编报为8872X;另一种是把 Ns  相似文献   

19.
河套低压降水性层状云的云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3—1978年,使用飞机,对河套低压的降水性层状云作了21架次的云雾物理探测,结合天气分析与统计计算发现: 1.系统各部位层状云云状不一,对应云层的宏观特征及降水强度也有差别。 2.系统的平均冰质点浓度在 10~(-2)个/升—10~2个/升之间,其各部位浓度、浓度的垂直分布及晶形出现频数都不一样。液态含水量在 0—0.77克/米~3之间,平均为 0.122克/米~3,各部位液态含水量虽有差别,但都是正温层较大,负温层较小,到-10℃层以上已很少见液态水存在。 3.系统层状云的降水强度和系统部位、云厚、正温层厚度、云底温度以及平均液态水含量相关较好,而和云顶温度、冰云厚度及冰质点平均浓度相关不好,可用—多元迴归方程来拟合  相似文献   

20.
1963—1978年,使用飞机,对河套低压的降水性层状云作了21架次的云雾物理探测,结合天气分析与统计计算发现: 1.系统各部位层状云云状不一,对应云层的宏观特征及降水强度也有差别。 2.系统的平均冰质点浓度在 10~(-2)个/升—10~2个/升之间,其各部位浓度、浓度的垂直分布及晶形出现频数都不一样。液态含水量在 0—0.77克/米~3之间,平均为 0.122克/米~3,各部位液态含水量虽有差别,但都是正温层较大,负温层较小,到-10℃层以上已很少见液态水存在。 3.系统层状云的降水强度和系统部位、云厚、正温层厚度、云底温度以及平均液态水含量相关较好,而和云顶温度、冰云厚度及冰质点平均浓度相关不好,可用—多元迴归方程来拟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