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萃昌 《气象》1984,10(7):42-44
卷云属于对流层中、高层的云,由冰晶组成。平均高度在6公里以上,盛夏较稀薄的卷云可达到10公里左右的高度。指示性卷云是500毫巴以上高空低值系统的前兆,它移来的方向就是未来影响系统侵入的方向。指示性卷云的预报时效比较长,一般在三天之内。有时伴随卷云出现晕,如果看到钩卷云出现在晕圈中,未来产生降水的可能性较大。 一、指示性卷云的云形特征 1.短尾钩卷云 这是一种云丝很细的钩卷云,尾巴短,移动快。仅有短尾钩卷云出现,未来48小时内只有小量降水。有时在它出现后会有更明显的指示性云相继出现  相似文献   

2.
地面测报工作中,我们时常可以在天空观测到钩卷云。从其成因和编报规定来看,出现钩卷云大致有CH4、CH1及CH2(有密卷云)几个电码可供选编。报的云码不同,代表的云况和指示的意义就不同。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了钩卷云,究竟选择哪种云码编报更能客观地反映实况,我想借此谈,或个人认识。众所周知,钩卷云属于高云族,完全由冰晶构成。从外形上看就好象逼、Q、符号,云丝向上倾斜,顶端带有小构或小团簇。主要是由于冷暖气流在高空汇合引起层结不稳定发生对流所形成。最常见于暖锋云系前绝以及钢困锋、高空槽的前部,它的出现,多预示…  相似文献   

3.
有几种作为降水过程前兆的卷云是许多气象员和群众所熟悉的。例如系统侵入天空的钩卷云,辐辏状的卷云或卷层云,特别是“马尾状”的(也表现为辐辏状)卷云等。据本站的经验,这里提到的三种卷云在各个季节对短期降水的指示性都比较好。这些云侵入本站天空时,大部分首先见于测站西北方地平线附近,然后逐渐扩展到全天。云条  相似文献   

4.
上海松江地区1975年6月17日入梅,7月7日出梅,梅雨期共持续21天,总雨量297.9毫米。其中出现4次大一暴雨过程,出现在6月21—22日,6月25—27日,6月30日—7月1日,7月4日。1975年梅雨的特点是:梅雨期偏短,雨量偏大,暴雨和大雨次数较多。 一、这次梅雨前期单站有那些特殊反映? 根据我们观测,高云表现非常特殊。从6月8日下午至15日上午连续出现浓厚的密卷云(Ci dens),出现时间多在早晨前后,出现方向多集中于测站的东南一西南象限内。这类密卷云形如砧状、堡状、团块状或成片涌起。看上去冰晶结构特别浓重,所以有时在黑夜很容易误认为透光层积云(Sc tra)。  相似文献   

5.
郑家骅 《气象》1978,4(8):19-20
绵竹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30°21′N、104°13′E)。暴雨是绵竹盛夏(7—8月)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群众中流传着“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等观云测天的经验。究竟卷云与降水天气的关系如何?据统计,1959—1977年7—8月,连续出现两天或以上的卷云后,未来48小时内产生日雨量≥10毫米降水过程的机率为66/111=59.5%。为什么连续出现卷云后,有的暴雨成灾,有的却雨量很小甚至滴雨不落呢?经分析发现,这与天气形势背景及其影响绵竹的主要天气系统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6.
丁桂芳 《气象》1983,9(10):10-11
为使B模式输出产品尽快投入日常预报,增加预报信息,我们用1972—1981年7、8月份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建立了降水预报方程。用数值预报产品分辨有无降水,然后用前期实况因子判别降水量级。 一、夏季(7—8月)降水概况 我们规定凡全盟有50%的站日降水量≥10.0毫米为一次中一大雨过程,有50%的站日降水量为0.1—10.0毫米为一次小雨过程。  相似文献   

7.
辐辏状云具有宽广的云区,长条平行的分布反映了高空的流场特征,特别是辐辏状卷云,现在知道它是副高边缘或是南支急流云系的指示云,因而常被用作重大天气过程的征兆。观测事实指出,出现在低空,云条延伸很长的堤状云(常称为长堤云),与大型天气过程关系密切。也是一种很好的天气指示云。本文就我们近年来(1981—1989年)南宁的云天日记和云图拍摄资料,分析探讨辐辏状和堤状云的规律及与未来降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看云报天气     
云的变化是天气转变的重要征兆。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断走访群众,亲身体验,总结了一些较好的指示性云状,对预报天气帮助很大。现整理如下: 一、看云报风 1.晴天西北方出现5—7条东北西南向的密卷云条,看不出那头粗细,则在24小时内将起西北风(见图la)。冬季效果较好。 2.在西方靠天边的上空,出现3—4条头部尖,尾部带丝的卷云条,则48小时内将有风。风速一般不大,云头向南出现南风或东南风,云头向北出现北风(见图1b)。 3.在西面天边出现卷云丝,云头向东,云丝向西,丝状明显,则未来风不大,天气好(见图lc)。 二、看云报雨、雪 1.扇面云 成条的卷云,从根部向外辐射,根部常常有老云(即不清楚的高、中云等)。出现这种云时,  相似文献   

9.
淄博市位于鲁中地区,属大陆性气候,春季“十年九旱”,5毫米以上的降水可谓关键性降水。在1971—1980年的十年中,共出现≥5毫米的降水过程58次。 本文统计分析的资料样本年代为1971—1980年,春季指3—5月。本市五站中有一站日降水量≥5mm,即作为一次淄博≥5mm的降水过程样本。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日常云状观测记录中,对低、中、高云观测时容易出现一些失真和疑误记录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准确观测记录云状时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包括Cb(积雨云)、Fc(碎积云)、Fs(碎层云)、Fn(碎雨云)、Sc lent(荚状层积云)、Accast(堡状高积云)、Acflo(絮状高积云)、Ac(高积云)、Cs(卷层云)、C iunc(钩卷云)、Cc(卷积云)和C iden(密卷云)等云状的判定及记录。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武威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数县年降雨量小于2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该时段出现的强降水过程可造成局部的洪涝灾害。我们规定:全区6站中有2站以上日降水量≥15毫米为一个全区大雨日;若有1站降水量≥30毫米则为一个全区暴雨日。以上两种天气合称为大一暴雨,其多年气候概率为3.4%(其中暴雨为1.1%)。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外地成果,总结自己经验  相似文献   

12.
徐萃昌 《气象》1984,10(8):37-39
关于卷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作用,已在《卷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性》(见本刊1984年第7期)一文中作了简要介绍。本文将讨论波状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性,并对指示性云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作些综合分析。 一、卷积云对未来降水的指示性 卷积云在夏季一般云高为7千米左右,它多由卷云过渡而成,云块个体很小,结构密实,变化快。有时卷积云由高积云抬高而成,高度稍低,并带有高积云的一些特征:云块个体呈小圆球状、洁白、晶莹闪光。由不同云演变来的卷积云,不但形态不一样,而且所表示的影响系统和未来的雨量也不相同。 1.由卷云向卷积云演变时,往往在500毫巴图上  相似文献   

13.
2017年江西汛期设区市城区暴雨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邓虹霞  智海  马中元  张瑛  何文 《气象科学》2019,39(2):274-284
使用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自动站雨量、雷电监测、强天气监测等数据,以及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对2017年3—7月江西汛期11个设区市26次城区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江西汛期共出现52日暴雨过程,其中江西11个设区市所在地城区出现26次暴雨。在这26次城区暴雨个例中,有23次伴随出现短时强降水,有3次降水比较均匀。暴雨维持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有15 h,最短只有3 h,平均是10 h。有5次出现大风天气,21次没有大风出现。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3种:块状(强单体、超级单体)、带状(飑线、回波带)、絮状(絮带、絮团)。这3种回波形态特征,出现率最高的是絮状回波,即比较宽、嵌有中等强度的对流单体絮带状回波带,强度40~55 dBz,出现16次,概率62%;其次是窄而长、紧密排列由强单体组成的飑线回波带,强度50~60 dBz,出现8次,概率30%;块状(强单体、超级单体)回波强度最强,中心强度达到60~70 dBz,出现2次,概率8%。  相似文献   

14.
使用江西WebGIS雷达拼图和自动站雨量、雷电监测、强天气监测等数据,以及MICAPS常规天气图资料,对2017年3—7月江西汛期11个设区市26次城区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江西汛期共出现52日暴雨过程,其中江西11个设区市所在地城区出现26次暴雨。在这26次城区暴雨个例中,有23次伴随出现短时强降水,有3次降水比较均匀。暴雨维持时间长短不一,最长的有15 h,最短只有3 h,平均是10 h。有5次出现大风天气,21次没有大风出现。雷达回波特征主要有3种:块状(强单体、超级单体)、带状(飑线、回波带)、絮状(絮带、絮团)。这3种回波形态特征,出现率最高的是絮状回波,即比较宽、嵌有中等强度的对流单体絮带状回波带,强度40~55 dBz,出现16次,概率62%;其次是窄而长、紧密排列由强单体组成的飑线回波带,强度50~60 dBz,出现8次,概率30%;块状(强单体、超级单体)回波强度最强,中心强度达到60~70 dBz,出现2次,概率8%。  相似文献   

15.
利用库尔勒市2010—2016年主汛期(5—8月)逐时自动降水资料,得出主汛期共出现降水371次,累计降水量393.5 mm,进而分析了库尔勒市主汛期降水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日峰值在17:00,次峰值区在08:00—12:00,最低值出现在21:00;一天中降水频次最高的时刻为10:00,最低时刻在17:00和20:00。降水强度高值区出现在16:00—17:00,最低值出现在21:00和07:00。≥0.1 mm、≥1 mm、≥3 mm降水出现频次整体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10:00、08:00和10:00、09:00达到最大,其中,≥0.1mm降水出现频次最多、≥3 mm出现频次最少。定时时次≥8成低云量出现频次和定时时次累计降水量变化均表现为02:00—08:00呈上升趋势,到08:00达到最大,随后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6.
基于昌吉市2009—2015年逐时自动降水资料,分析了主汛期(5—8月)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21:00至翌日03:00,最大值出现在00:00,最小值出现在14:00;逐时降水频次为明显的单峰型,降水易发生在21:00至翌日08:00,降水频次的高峰值出现在01:00,降水最不易产生于午后14:00—18:00;降水强度变化的波动性较大,大值区出现在21:00至翌日02:00和15:00—19:00,最高值出现在18:00,最低值出现在03:00—08:00;在≥0.1 mm、≥1 mm和≥3 mm的逐时降水频次中,夜间降水频次较白天高,≥0.1 mm的降水出现次数较多;降水主要以夜雨,且以短时间(1~4 h)的降水为主,贡献率最大的是持续7 h的降水。  相似文献   

17.
1983年5月30日出现了全区性的暴雨,在这次暴雨预报过程中,综合图起了很大作用。本站711雷达04时观测时,测站西北有一条由块状结构组成的东北—西南向回波带,7:15开机观测时本站四周已出现中等强度的混合型降水回波,由于降水质点对电磁波的严重衰减,探测距离只有50公里,50公里以外连地物回波都探测不到。从高显上看零度层亮带明显,是混合型降水。由于早上没有综合图,只能根据天气图静止锋的位置预报本站6小时内有大雨,9:30本站雷达观测与7:15相类似。收到9:30的雷达综合图后,见到在南昌西部还有中等以上的阵性降水回波,我们就大胆地作了未来6小时还有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98—2018年6—9月0.1°×0.1°分辨率的逐小时卫星融合降水资料,分析河北省暖季短时强降水(1 h降水量≥20 mm)的空间分布、日变化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平均小时降水量、降水频次、降水强度、峰值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东部沿海降水量最大,太行山和燕山的迎风坡附近存在降...  相似文献   

19.
云的形成和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 ,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在地面气象观测中 ,云为目测项目 ,因此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本文提出目前云的观测中存在的几个共性问题 ,供同行参考并希望引以重视。1 指示性云状几乎消失一般将对天气变化有指示作用的云称做指示性云。如 :堡状、荚状、絮状、钩状、波状、辐车奏状、开裂状、绢状等 8种指示性云。这些云的出现对测站未来天气的变化有着密切内在关系。如辐车奏状卷云或高积云大量侵入测站天空后 ,一般在 2 4~ 36h将产生连续阴雨天气。这类辐车奏…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火区上空云和降水微物理结构特征个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王广河 《气象》1992,18(2):17-21
1987年5月24日云物理专业考查飞机对大兴安岭火区上空的云进行了水平观测。对此次观测结果的分析与研究表明:(1)来自空间状及空间技状区域的冰粒子(25—800μm)及降水粒子(200—6400μm)平均浓度较高;而来自枝状及枝星状区域的冰和降水粒子其平均浓度较低。(2)依据不同降水粒子形态所计算出的降雪强度以空间枝状为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