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7 毫秒
1.
刘璐  栗珂  柴芊 《气象科学》2010,30(3):382-386
选取陕西苹果(梨)生产基地县中生态环境、气候特点与苹果(梨)产业发展水平具有代表性的10个台站,近40 a(1969—2008年)伏期降水量和无降水日数资料,设计并计算其伏旱指数。将伏旱指数分成强、偏强、中等、偏弱和弱五个等级,并用典型k阶自回归AR(k)预测模式进行独立样本预测试验。结果表明:伏旱指数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基地县的伏旱强度,且伏旱指数的时空分布特征差异较大。这与这些基地县所处纬度、海拔高度、生态环境和气候背景的差异有关。典型k阶自回归预测模式预测准确及基本准确率在70%左右,预报效果尚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应用相空间EOF方法和带通滤波技术,分析了盆东盛夏伏旱变化的主要时间尺度和层次结构特征及其相互联系,结果表明:盆东盛夏雨量和伏旱强度存在33年的变化周期,代表了伏旱气候的主要时间尺度和层次结构,并 阳黑子和W环流型的变化周期密相关,在此基础上,在21世纪初期盆东地区伏旱气候趋势进行了预测,加深了对盆东伏旱气候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应用北太平洋海温资料,分析了川渝地区盛夏雨量与海温的联系,在关键海区海温与川渝伏旱气候非同步联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时次每温EOF迭代方法,进行了川渝地区盛夏伏旱的短期气候预测。实际应用表明:以前期多时次海温为预报因子,通过历史独立预报试验建立的多时次EOF迭代伏旱预测模型,预见期长,准确率高,并可实现动预测,具有明显的预报技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EOF-CCA模型在山东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胡桂芳  张苏平  谢考宪 《气象》2000,26(7):12-16
首先介绍了EOF-CCA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建模步骤,阐明了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和典型相关分析(CCA)两种统计方法在短期气候预测应用中结合的必然性及优越性,并指出该模型可由一个气候场或多个气候场去预报另一个气候场。然后以山东13站的报隆水量场为预报场,分别以前期整个北半球和东亚区域的500hPa月平均们势高场为因子场,建立了位势高度场的前13个主分量场与季降水场之间的EOF-CCA模型,最后对  相似文献   

5.
福建伏旱期旱涝环流特征及其预测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取1960~2000年全省25个代表站7月降水资料和北半球500hPa高度场资料、以及500hPa面上的极涡、中纬度环流、青藏高原高度场(即高原地区等压面高度场)、副热带高压等74个环流指数为素材;首先标定伏旱期降水的异常指数和严重旱涝年例,其次分析严重旱涝年例的500hPa环流背景,最后揭示预测概念模型,得出秋冬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欧亚经向环流和青藏高原高度场的变化是预测福建伏旱期降水的强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6.
用500hPa高度场资料及中国160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EO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500hPa高度场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关系密切,EAP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500hAa高度场的配置及长江中下游降水。文中重点讨论了EAP指数的振荡周期及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特征。EAP指数3 ̄6年,准两年  相似文献   

7.
用 500 h Pa 高度场资料及中国 160 个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采用 E O F、合成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江中下游旱涝年夏季降水与同期东亚大气环流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旱涝与 500 h Pa 高度场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 E A P)关系密切, E A P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夏季 500 h Pa 高度场的配置及长江中下游降水。文中重点讨论了 E A P指数的振荡周期及高低指数年西太平洋副高的变化特征。 E A P指数 3~6 年、准两年及年代际变化反映了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年际变化及年代际变化趋势。 E A P高指数年(对应涝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为纬向型,随季节南北移动较缓慢,副高位置偏南偏西,并且强度偏强;而 E A P低指数年(对应旱年),西太平洋副高呈经向型,随季节由西南向东北移动较迅速,副高偏东偏北,并且强度偏弱。  相似文献   

8.
近百年中国四季降水量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880年以来的降水量观测记录及史料,建立了我国110°E以东35个站1880~1996年完整的四季降水量序列.文中给出了建立序列的方法和四季降水量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由REOF分析表明,四季的特征向量十分相似.把1880~1996年四季的降水量级别合在一起作REOF分析,得到6个降水变化集中区,为全年降水异常分析及预测提供了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河东地区伏旱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阐述了小波变换的基本思路和优点,并对甘肃省河东地区1951~1995年伏期干旱强度指数分别用墨西哥帽型小波和Haar型小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河东地区的伏旱由不同尺度的振荡构成,中部地区的伏旱准19年的振荡周期较明显,有2个上升和2个下降阶段;陇东和陇南地区准22年和准10年的振荡周期较明显,有1个上升和2个下降阶段。对原时间序列进行了不同尺度的重构,说明小波分析可以用于滤波。  相似文献   

10.
陇东伏旱的气候变化及预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陇东伏期降水量和蒸发量两要素,定义了伏旱指数来定量表达伏旱,通过对陇东15县(区)伏期降水和伏旱指数的分析,探讨了陇东伏旱的气候特征。对陇东伏期的500hPa平均形势,早年及多雨年环流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早年、多雨年的主要差异。通过500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与伏旱的相关性,探讨影响陇东伏旱的成因。最后建立了伏旱的预测模型,并进行了预报,经评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瑜  解明恩 《气象》1998,24(8):50-56
对1997年初夏云南发生的严重干旱灾害从大气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诊断研究,提出了一个考虑物理诊断与统计预测相结合的云南初夏降水综合预测方案,对作好该地区的气候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陇东黄土高原春末夏初旱的气候特征及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位泰 《气象》2003,29(9):34-36
应用自然正交函数分解(EOF)方法,分析了甘肃省庆阳地区春末夏初干旱的综合评价指数DH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随时间演变规律;分析了春末夏初干旱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应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春末夏初干旱的预测模型,业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干旱监测预警指数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宫德吉 《气象》1998,24(8):14-17
提出以降水的应时性、有效性、土层水的后效作用,以及大气温湿状况为依据,建立干旱指标的问题,给出了评价短期气候干旱状况的干旱实时监测和预警指数。同时对如何科学地度量干旱灾害程度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孙伟 《山西气象》2003,(2):12-15
通过对长治、沁县等11个测站点的1960年至1995年36a的3月至8月逐月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根据旱月出现的个数,发生的月份,干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和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将长治地区的春旱和夏旱各分了5个等级,从中寻找春夏2季干旱发生的规律。并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春夏2季降水预报方程,对长治地区春夏2季降水定量预报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西北东部夏季干湿演变及环流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金虎  杨启国  姚玉璧  单红洮 《气象》2006,32(10):94-101
选取中国西北东部1960--2004年33个台站夏季(6—8月)逐日降水资料和北半球NECP/NCAR500hPa高度场再分析资料,首先统计了中国西北东部逐年夏季总降水量和无雨日数,并根据它们呈显著负相关的特点,定义了无雨日数一降水均一化干湿指数,然后对干湿指数场进行了EOF分解,探讨了西北东部夏季干湿异常的演变特征,同时对干湿异常年份进行了500hPa高度距平场合成分析。结果发现:一致性异常特征是西北东部夏季干湿指数的最主要的空间异常模态;西北东部近45年来的变干趋势是明显的;新疆脊偏弱、东亚大槽偏浅是西北东部夏季湿年同期500hPa高度场特征,而新疆脊偏强、东亚大槽偏深是干年同期500hPa高度场特征;乌拉尔山脊线偏西、东亚大槽偏浅是湿年前期12月高度场特征;乌拉尔山脊线偏东、东亚大槽偏深是干年前期12月高度场特征。冬季12月500hPa高度场环流特征是预测下年夏季干湿特征不容忽视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山东棉花产量旱灾损失评估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晓萍  赵红  陈延玲  李鸿怡 《气象》1999,25(1):25-29
采用统计方法,对棉花气象产量与气候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各生育时段影响产量的主要降水因子和需水指标,从而根据当年的降水量对棉花产量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建立区域、省级棉花旱灾损失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7.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81-2010年6-8月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首先通过Thom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发量确定K干旱指数,应用变异系数、风险概率、风险指数对阿勒泰地区夏季干旱的风险性进行了讨论和评估。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遭受干旱的风险性较高,出现偏旱的风险概率在80%左右,发生重旱的风险概率在22%~36%;综合风险区划结果显示:夏旱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阿勒泰北部和中东部,风险概率分布上偏北丘陵地区大于南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宁夏20个气象观测站近50a逐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累积频率法对CI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进行了本地化修正。通过对比分析,修正后的指数对干旱的演变反映更为合理,对干旱事件的监测效果更好,适宜在宁夏应用。其应用分析表明:麻黄山、海原、固原、西吉4地春季、夏季和秋季各季节的干旱日数均增加,强度均增强;秋季所有地区干旱日数增多,强度增强,且大部分地区秋季干旱日数增加幅度最大;固原及以北地区的干旱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南部阴湿地区,且干旱中心向西转移,21世纪以来同心和兴仁变为干旱中心。干旱事件中大部分干旱等级的日数与干旱日数和强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春季大部分地区重旱和特旱日数的增加对其干旱日数的增加贡献率最大;夏季,盐池、麻黄山、固原和泾源特旱日数的变化对干旱日数变化贡献率最大;秋季,大部分地区中旱日数的变化对干旱日数变化的贡献率最大。21世纪以来,春夏季大部分地区干旱事件频率达到年代最高或次高值,且中部干旱带频率高于南部山区,大部分地区特旱日数达到年代最大值;秋季干旱事件频率减小,所有地区各干旱等级日数明显少于1980年代和1990年代。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南夏季干旱指数的ECC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东南夏季气温和降水显著负相关的特点,构造合适的干旱指数。选取美国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海表温度场、北半球500hPa高度场、亚欧大陆表面温度场作为预测因子,取由国家气象中心整理的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和温度资料计算出的东南部干旱指数作为预测对象,采用集合典型相关分析方法(ensemble canonical correlation,ECC)预测东南夏季干旱指数。预测与实况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均表明,该方法优于单因子场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CCA)预测方法,其中采用超级集合平均法又比等权集合平均法具有更高的预测技巧。  相似文献   

20.
呼伦贝尔市新旧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学斌  姚振东 《气象科技》2016,44(2):325-330
利用呼伦贝尔市4个气象台站1972—2013年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计算逐日新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MCI与旧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并对比两种干旱指数统计出的干旱日数、干旱强度,以及根据相应标准统计出的干旱过程和与实际干旱发生情况的吻合程度,分析新旧指数的优劣。结果表明,由于CI没有区分逐日降水量在指数中的权重,从而造成其跳变要多于MCI,而且MCI引入了近150天降水量的SPI并区分了冬、夏半年的权重值,避免了干旱指数对呼伦贝尔市冬季、初春干旱评价过重的问题。结合呼伦贝尔市实际的气候特点和干旱灾害发生实况,MCI更符合实际,适合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