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步圣  林应  施俊荣 《气象科学》2010,30(4):538-541
本文通过2000—2004年7—9月江苏省通州市(以下简称本市)15个雨量点的降水资料统计分析,总结了夏季雷阵雨天气特点和形势特征。建立了监测夏季雷阵雨天气的预警系统,有效提高了夏季雷阵雨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从1999年夏季(6-8月)500hPa候平均环流形势场的极涡中心位置、中高纬度地区槽脊分布、副高异常分布以及浙江省夏季降水、台风等方面,对1999年浙江省出现凉夏的天气气候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高温天气的环流特征及预报着眼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1997、1999、2000年夏季青海高原发生的持续高温天气的高空环流形势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温天气预报中的实际经验,总结出在本省预报持续高温天气的短期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作物天气灾害主要有风害、霜害、雹害以及夏季低温和干旱等。风、霜、雹害是由极端异常的气象现象,在短时间内就使作物受害;而夏季低温和干旱的危害,则需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这两类灾害需有不同的防御措施。防御措施按其实施的时间和作用的持续性,可分为永久措施和临时措施,或分成为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采取防御措施的途径主要有: 1.调节和缓和直接造成作物受害的气象条件;2.增强作物的抗灾能力;3.改变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地理位置,避开不利的天气条件。选定防御措施应考虑的原则:1.灾害性天气出  相似文献   

5.
针对1999年夏季辽宁出现少雨干旱气候异常现象,通过对其进行气候背景及物理因子分析,总结出导致夏旱的物理成因,进而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 1999年夏季辽宁出现少雨干旱气候异常现象 ,通过对其进行气候背景及物理因子分析 ,总结出导致夏旱的物理成因 ,进而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南疆西部大降水天气过程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疆西部1970-1999年大降水天气过程的分析表明,大降水集中出现在夏季,中亚低涡是造成南疆西部大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6-1999年宜昌市地面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并对1996-1999年逐日08时东亚天气图进行普查,根据发生灰霾天气时宜昌所处地面形势进行分类,普查结果表明:宜昌灰霾天气可分为高压控制、高压前部(或底部)、高压后部、变性高压、低压、鞍型场共6类。宜昌处于变性高压控制时出现灰霾天气的概率最大,处于高压或低压控制时,出现灰霾的可能性较小。此外,还根据宜昌市灰霾天气气象因子诊断分析结果,建立了宜昌市灰霾天气预报决策树,并用2009年的数据进行检验验证,结果表明冬季及秋季预报效果优于春季和夏季。  相似文献   

9.
引言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世界异常气候事件频繁发生。我国继1998年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夏季气候出现异常之后,由于拉尼娜事件的影响,1998年秋~2000年5月,气候再度出现异常。在我省主要表现为持续干旱,尤其是1999年10月到2000年5月这段时间,冷空气活动频繁,寒潮、大风等天气多次光顾我省,春季大风、沙尘天气频繁出现。本文拟从中期预报角度出发,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对1999年10月~2000年5月发生在我省的几次重要天气过程进行剖析,以总结一些有价值的规律,能够对日常中期预报业务工作有一些帮助和提高。1数值预报产品在我省1999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1999年12月下旬广西大范围严重霜冻、冰冻天气对广西农业生产造成的灾害影响,得出受害作物的受害特征与受害程度,为有关部门评价这次灾害和制定防灾抗灾对策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雾霾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曹剑秋  郭品文 《气象科学》2016,36(4):483-493
根据2007年1月—2013年12月江苏省国家基准气候站的逐日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苏省雾、霾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以及霾天气发生时的主要气象要素场特征。结果表明:(1)雾日数分布从江苏省东部向西部逐渐减少,霾分布由南向北逐渐递减。(2)年际变化上,雾日数呈现一定的波动,霾日数逐年增长。秋、冬两季雾日数较多;霾日数在夏季最少。雾、霾天气分别在08时和14时发生次数最多。(3)淮安中度霾居多,微风、高湿情况下霾发生概率最高,不同季节风向分布不同。(4)风速与能见度成正相关关系,春、夏季的相关性较差,秋、冬季相关性相对较好。能见度与相对湿度春、冬两季两者之间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而夏、秋季拟合曲线呈非线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对平乐站1957~2003年夏季实况资料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地夏季高温干旱天气分布概况,分析了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的天气背景。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夏季高温闷热天气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照日最高温度(Tmax)超过35 ℃为高温天气、最低温度(Tmin)超过25℃为闷热天气的定义,首先,讨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华北地区夏季高温和闷热天气的变化特点及其大气环流的统计特征,并将高温、闷热天气分为高温、高温并闷热以及闷热这3类过程.之后,挑选1999和2002年夏季发生的3类过程进行个例分析.60年代,夏季亚洲中高纬500 hPa高度场在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及鄂霍茨克海地区分别出现长波槽、脊及槽的环流占优势,华北地区易受大陆高压脊的控制,出现了高温但不闷热天气的一个高峰.90年代,夏季亚洲中高纬地区,再次出现类似60年代的环流,而且,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可以向北扩展到华北东部地区.华北地区受大陆高压脊、西太平洋副高或两者共同影响,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并重的峰值时段.华北地区夏季出现的3类高温天气过程,亚洲中高纬度的大气环流在空间分布、垂直结构以及湿度和大气稳定度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最后,利用反映温度、湿度及风速大小等气象要素对人体影响的体感温度,分析了这些要素对高温闷热天气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平乐县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的天气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平乐站1957~2003年夏季实况资料进行分析,阐述了当地夏季高温干旱天气分布概况,分析了夏季高温干旱天气的天气背景。  相似文献   

15.
忻州是山西乃至全国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全市年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农业,而玉米在忻州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玉米是一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很强的农作物,既好种植又好管理,山区、平川、丘陵地区皆可种植,因此成为忻州最主要的农作物。忻州玉米产量之高,在山西历史上曾名列榜首。但由于1999年遭受了自1972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夏季作物几近绝收,秋季作物减产严重。1999年玉米的平均产量只有4950kg/hm2,与1998年相比减产40%,仅次于1972年的减产,属严重欠收年份。  1999年玉米全生育期积温为3305℃,与历年相比高39.4℃,…  相似文献   

16.
1太行山地形对"99.8"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河北气象》2000年第1期徐国强  河北省气象台050021  摘要本文利用变网络MM4数值预报模式,研究了太行山地形对1999年8月一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太行山地形对本次暴雨过程的降水中心强度和位置有显著影响,太行山对水汽输送和垂直运动也都具有增幅作用。2大气低频振荡与陕西夏季10~20天天气趋势变化规律分析  《陕西气象》2000年第5期谢双亭  陕西省气象局710014  摘要对陕西夏季的多雨时段和少雨时段做了初步划分,分析了大气低频振荡与陕西夏季10~20d天气趋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夏季用电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预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张小玲  王迎春 《气象》2002,28(2):17-21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北京市夏季逐日用电量和气象要素资料进行逐步回归建立统计关系,分别给出了北京市夏季逐日用电量(最高、最低和平均耗电量)与气象条件的统计回归方程和预报方程。统计结果和回归曲线表明:每天的实际用电量与天气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对温度的变化最为敏感,与相对湿度、风和日照射数、降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气水资源本底分布特征,分析飑线强降水天气云中微物理结构特征,采用GBPP-100型地面雨滴谱仪,取得哈尔滨地区1999年夏季一次飑线降水资料,分析了飑线降水云雨滴微结构参量及其演变,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1前言2001年夏季我省的天气气候较为异常 ,夏季平均气温特高 ,降水虽稍少 ,但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本文简要分析了夏季的天气特点及其对国民经济、人民生产、生活方面的影响 ,并分析了夏季天气的环流成因。2夏季天气特点2.1建国以来第4位暖夏年2001年夏季我省的平均气温为22.6℃,较常年高1.3℃ ,为建国以来同期第4位高温年。各地、市的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 ,白城高2.0℃ ,通化、延边都高0.9℃ ,其它地、市高1.1~1.7℃。除延边为偏高外 ,其它地、市都为特高 ,其中白城为建国以来同期第1位高温年 ,松原…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夏季高温成因分析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邹燕  周信禹  林毅  朱艳萍  高珊 《气象》2001,27(9):26-30
通过对1961-1999年7-9月各高温过程环境背景的统计分析,探讨造成福建省高温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及形势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高温过程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空性和时间性;(2)西太平副热带高压是影响福建省高温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3)热带系统外围西北风场控制下的显著增温现象是影响高温过程的重要天气系统;(4)地形作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气温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