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对陕西夏季的多雨时段和少雨时段做了初步划分 ,分析了大气低频振荡与陕西夏季 1 0~2 0 d天气趋势变化规律 ,指出 :大气低频振荡在河套地区形成低频气旋流场 ,或河套附近有低频振荡所形成的低频气旋环流移经河套地区并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则陕西未来 1 0~ 2 0 d为多雨时段 ,如果大气低频振荡在河套附近生成低频反气旋流场或河套附近有低频振荡形成的低频反气旋环流移经河套地区 ,并且能够持续较长时间 ,则陕西未来 1 0~ 2 0 d为少雨天气。  相似文献   

2.
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天气气候条件   总被引:36,自引:22,他引:36  
张庆云  陶诗言  张顺利 《大气科学》2003,27(6):1018-1030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探讨夏季中国东部长江流域严重洪涝灾害发生时的天气气候异常特征.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环流偏弱是夏季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的气候特征.天气特征是东亚地区东、西、南、北天气尺度系统的最佳配合以及东亚大气环流出现较显著的20~30天的低频振荡.东亚中高纬大气环流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有利于青藏高原上空的低压系统沿着中纬度东传到115~125°E附近,造成长江流域梅雨锋低压扰动加强;东亚低纬大气环流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有利于印度洋、南海和热带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到长江流域,为长江流域暴雨提供持续充足的水汽来源.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出现20~30天的低频振荡,有利于低压系统在长江流域(115~125°E)再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3.
赵彩  于俊伟 《贵州气象》1997,21(5):45-46
1大气低频振荡的一般概念一些气象因子具有10~90天的准周期变化规律,这种振荡常在30~60天具有较大的振幅,通常将大气中一些气象因子具有的10~20天和30~60天准周期性变化称为大气低频振荡。现在发现具有低频振荡特性的气象因子主要有:纬向风速。气压。云量、降水、南亚季风槽位置、地气系统的射出(外逸)长波辐射等。2大气低频振荡的研究动态七十年代初Madden-J;11tan发现热带岛屿上的风场和地面气压场存在40~50天的准周期性变化,最早提出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现象。此后由于EINino现象和海一气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大气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4.
1客观分析、四维同化与伴随方法《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王兴宝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大气科学系21110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变分同化和伴随方法在数值预报初始场分析中的应用。数值预报本质上是一个初值问题,任何预报准确率均直接与初始状态的准确程度相关,尽管近十几年来观测系统发展很快,但还不能满足模式需要。使用综合数值模式作为工具的观测资料四维同化成为准确确定初始状态的必要条件。2用溃变理论做暴雨预报  《陕西气象》2000年第4期张洪卫  山东省东营市气象局257091  摘要运用溃变理论的第一道防线——溃…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对华北地区1996年夏季降水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照中国台站的实测资料,对模拟的夏季降水量日变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太行山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了太行山脉地形高度变化对1996年夏季发生在华北地区的3次典型暴雨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RegCM3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1996年夏季华北地区雨带位置及主要降水过程,对3次典型暴雨过程中暴雨中心的落区及位置移动均有较好的表现,不足的是模拟的降水量偏大.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太行山地形对华北暴雨天气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对于不同型态的暴雨过程,地形的影响有不同表现.对于太行山区型暴雨,太行山地形的阻挡和抬升作用导致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增加,而去掉地形后太行山两侧降水明显减少;对于回流型暴雨,降水系统从东北地区南部向西南方向移动,低层气流主要为偏东型气流,地形的存在对于降水系统的西移速度及降水落区均有重要影响,去掉地形后太行山东侧降水明显减少;对于东移型暴雨,降水从太行山南麓向东北方向移动,太行山脉对于环流形势的影响并不明显,因而仅影响降水强度,对降水位置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应用低频滤波方法分析大气的低频振荡 ,并绘制成低频天气图 ,分析了大气低频天气系统特征及其与陕西初夏多少雨时段的关系。指出 :当河套附近有低频气旋生成或有低频气旋移经该地区时 ,预计未来陕西省将转为多雨时段 ;当河套附近有低频反气旋生成或有低频反气旋移经该地区时 ,则未来陕西将转为少雨的干旱时段。  相似文献   

7.
王黎娟  葛静 《大气科学》2016,40(4):853-863
利用1983~2012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对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和南亚高压东西振荡的低频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南亚高压纬向运动的主要低频周期都是10~20 d。在高原东部大气热源10~20 d振荡峰值位相,青藏高原上空被低频气旋控制,高原西部被低频反气旋控制,导致南亚高压主要高压中心向西移动呈伊朗高压模态;在大气热源10~20 d振荡谷值位相,低频环流形势完全相反,青藏高原上空被低频反气旋控制,高原西部被低频气旋控制,致使南亚高压主要高压中心向东移动呈青藏高压模态。高原热力场异常导致其上空暖中心变化从而引起的高层风场变化可以解释南亚高压的东西振荡。  相似文献   

8.
利用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11年753站逐日降水资料、NECP/NCAR逐日再分析风场和比湿资料,研究了华南夏季多年平均降水低频特征及其与低频水汽输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华南夏季降水量呈增多趋势,1992年之后(1993—2011年,时段Ⅱ)比之前(1961—1992年,时段Ⅰ)明显偏多,尤以广西大部、广东北部、闽赣交界处增幅最大。无论时段Ⅰ或时段Ⅱ,华南多年平均夏季降水均呈显著的10~20 d低频振荡,但时段Ⅱ比时段Ⅰ的低频周期更显著。影响10~20 d低频降水的10~20 d低频水汽输送环流系统,在时段Ⅰ主要为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和中南半岛东部、南海南部的一对气旋、反气旋式水汽环流,水汽来自孟加拉湾、南海和西太平洋,冷空气来自里海附近和贝加尔湖以东;在时段Ⅱ主要为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气旋式水汽环流对、印尼以东洋面的气旋式、反气旋式水汽环流对,水汽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冷空气来自贝加尔湖以东。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华北地区1951—2010年夏季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根据太行山脉地形特征及暴雨落区、强度及移动等特征,结合暴雨天气预报经验,对太行山影响下华北地区夏季暴雨进行了分型,将华北暴雨分为太行山以东暴雨型、太行山以西暴雨型、太行山区暴雨型、太行山两侧暴雨型和过山时减弱暴雨型五种型态,挑选和确定了各种分型暴雨的典型个例库。分析表明太行山以东暴雨型出现概率最高,不同型态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11年夏季广东季风槽暴雨与大气低频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年夏季降水主要存在准20 d的周期振荡,季风槽暴雨过程对应强的准双周振荡。选取与夏季降水显著相关的区域(102.5~117.5 °E,20~27.5 °N)平均的500 hPa高度场作为影响广东夏季降水的“500 hPa关键区”指数,同样选取区域(110~120 °E,15~22.5 °N)平均的850 hPa风场作为“850 hPa关键区”指数;2011年夏季500 hPa关键区与850 hPa关键区分别存在显著的准23 d、准22 d周期振荡,季风槽暴雨发生在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波谷、85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的波峰附近。从南海南部开始的3次低频纬向风、OLR、湿度的北传与从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向西传播的低频中心相遇,导致3次季风槽暴雨过程。利用典型个例的合成分析,对2011年6—8月广东3次季风槽暴雨的准双周振荡不同位相的大气环流场的共同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它们反映了季风槽暴雨从间歇-开始-旺盛-减弱-结束期的大气环流场演变特征,为广东季风槽暴雨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NCEP/CFS模式对东亚夏季延伸预报的检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C1imate Forecast System,CFS)所提供的1981-2004年历史回报试验结果,检验和评估了该系统对夏季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和系统误差;在此基础卜通过提取模式预报和观测的10~20 d及30~60 d低频振荡分量,重点对我国南方3次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预报技巧进行检验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CFS系统对东亚整体大气环流逐日预报的可靠时效为5 d左右,60°N以北的对流层中高层高度场预报系统性偏低,而在40°~60°N则为系统性偏高.系统性误差随预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10 d以上预报的系统性误差大小和空间分布逐渐趋于稳定;CFS系统对低频分量的延伸期预报技巧好于对其整体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并且在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中,CFS系统对影响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低频振荡特征有一定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12.
1981—2000年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低频振荡特征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的大气热源及其影响以及环流的低频振荡已有很多探讨,但有关高原大气热源低频振荡及其对环流影响的研究目前尚未充分开展。利用倒算法计算得到的大气热源总量(Q1),诊断和分析1981—2000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逐日大气热源(Q1ETP,Q1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的主要振荡周期及其对应的传播特征,并取其中1985、1992年进行更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1)夏季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两种低频振荡,主要为10~20 d振荡(BWO,Quasi-Biweekly Oscillation),其次为30~60 d振荡(LFO,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2)在1985、1992年中,高原热源低频振荡与当地降水低频振荡有很好的同位相谱相关,表明热源低频振荡很可能由凝结潜热的振荡激发的,这证明了本文热源数据的可靠性。(3)高原在夏季主要是振荡源地,但也接受外来影响。高原热源BWO生成后主要在原地维持振荡,并受来自孟加拉湾的热源BWO影响,有时部分振荡向外(主要向东)传播;热源LFO情况与BWO类似,以本地振荡为主但也受来自东部大陆LFO的影响,外传时则主要向西。所以研究高原热源低频振荡需要特别注意热源BWO。  相似文献   

13.
高娟 《陕西气象》2013,(4):47-48
1用GPS水汽监测资料分析一次强对流性降水过程《气象科学》2013年第5期张振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10044摘要:用江苏省地基GPS水汽监测系统得到的大气可降水量(PWV)资料,对江苏地区2009年夏季一次强对流性天气产生的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了各时段GPS-PWV的变化特征和水汽输送特点,并利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GPS-PWV对于空中水汽变化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能及时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空变化。通过对数值模式结果进行分析后,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1981年、1982年两年5-9月青藏高原地区上空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夏季青藏高原地区上空是30-50天厚度低频振荡的活跃区和显著区,但低频振荡的位置、范围和强度存在明显年际变化.并且,高原地区上空30-50天厚度低频振荡与南亚高压活动密切相关,表明夏季高原热状况的低频分量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有重要影响,具有明确的天气气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1981年、1982年两年5-9月青藏高原地区上空大气低频振荡特性。夏季青藏高原地区上空是30-50天厚度低频振荡的活跃区和显著区,但低频振荡的位置,范围和强度存在明显年际变化。并且,高原地区上空30-50天厚度低频振荡与南亚高压活动密切相关,表明夏季高原热状况的低频分量对北半大气环流变化有重要影响,具有明确的天气气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国家气象局高原气象科学基金资助的《青藏高原大气低频变化的研究》,经过5年研究,取得显著效益,获得1992年国家气象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该成果在青藏高原30—50天周期大气低频振荡观测事实研究方面.发现青藏高原是大气低频振荡的活跃区和重要源地之一;在动力诊断研究方面,指出大气低频振荡的扰动动能,来自平均西风气流的正压能量转换;在数值试验研究方面,指出在夏季流型下,青藏高原大地形的动力作用可以激发出低频振荡,其传播具有准定常 Rossby 波的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0月海南发生了自1951年以来最严重的持续性暴雨灾害。对该持续性暴雨事件的天气特征以及大气准双周振荡对其的影响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10月海南发生的两次暴雨过程都与热带辐合带的低压系统有关。10月上旬海南暴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北部和菲律宾东面的热带西太平洋,而10月中的暴雨过程的水汽除了来源于台湾-菲律宾东面的热带西太平洋外,还有源于印度洋经中南半岛南部再转向北上的水汽输送。海南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与热带大气的准双周振荡有关。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南部附近地区的大气准双周低频振荡的产生及其西北向传播对海南岛的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有重要的影响。2010年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发生的La Ni?a现象使得9、10月热带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对流活动异常活跃,有利于大气准双周低频振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P—σ混合坐标系的五层原始方程模式,研究了夏季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及其低频振荡(10—20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没有青藏高原存在时,高原及孟加拉湾地区的降水明显减少;我国长江流域也干旱少雨;对流层中低层高原的强大热源作用也有所减弱;南亚高压位置偏南。数值试验证明,青藏高原是低频波传播的一个源地,同时还表明,高原对对流层中低层上的低频振荡有激发作用,当没有高原地形时,500hPa上低频环流将减弱。高原对低频波的径向传播有明显影响,而对低频波的纬向传播的影响却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NCEP/CFS模式对东亚夏季延伸预报的检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Climate Forecast System, CFS)所提供的1981—2004年历史回报试验结果,检验和评估了该系统对夏季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和系统误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取模式预报和观测的10~20 d及30~60 d低频振荡分量,重点对我国南方3次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预报技巧进行检验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CFS系统对东亚整体大气环流逐日预报的可靠时效为5 d左右,60°N以北的对流层中高层高度场预报系统性偏低,而在40°~60°N则为系统性偏高。系统性误差随预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10 d以上预报的系统性误差大小和空间分布逐渐趋于稳定;CFS系统对低频分量的延伸期预报技巧好于对其整体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并且在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中,CFS系统对影响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低频振荡特征有一定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基于低频振荡特征的夏季江淮持续性降水延伸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官军  魏凤英 《大气科学》2012,36(3):633-644
本文利用1981~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200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和NCEP气候预报系统 (CFS) 的模式回算数据, 针对降水低频信号, 分析了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延伸期可预报性, 并选取对江淮持续性强降水有显著影响的东亚环流指数作为预报因子, 以降水20~50天低频分量作为预报量, 进行了针对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 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20~50天周期的低频振荡特征。降水的20~50天低频振荡, 尤其是峰谷值位相的变化与实际降水集中期和中断期的交替有较好的关系, 研究20~50天降水低频分量的延伸预报, 对于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延伸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大气环流低频信号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的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 以期为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