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气中的水汽滞留函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学文 《高原气象》2006,25(6):1052-1054
水分从蒸发进入大气到变成雨雪再降落大约在空中滞留(存活)9天,而9天只是水汽在大气中的平均寿命。我们应当知道在大气里现存的总水汽量中已经在大气里滞留(存活)1天、2天或者n天的水汽分别占有的百分比是多少。描述这个问题需要引入大气中的水汽滞留函数概念。本文阐明了水汽滞留函数的物理含义并且指出它应当是一个负指数方程。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特征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青藏高原对亚洲季风环流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世界屋脊"拥有丰富的冰川、积雪、河流、湖泊和地下蓄水层。青藏高原特殊大地形动力和热力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亚洲与全球大气水分循环,也对全球气候与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基于青藏高原在亚洲夏季风系统大气水分循环过程的重要地位,从青藏高原对全球大气水分循环重要作用的视角,综述了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过程中青藏高原局地热力对流、高原的"阶梯式"水汽流爬升"第二类条件不稳定(CISK)"物理模型、青藏高原视热源结构影响及多尺度水汽汇流通道、海洋-青藏高原"水汽源-汇"结构、青藏高原跨半球垂直环流圈水分循环结构、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综合模型等的相关研究进展,剖析了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综合模型的研究背景,探讨了青藏高原特殊大地形热力驱动机制及其云水效应,描述出与青藏高原热力驱动的亚洲区域和跨半球垂直环流圈水分循环结构,揭示了青藏高原热力强迫与海洋-大气-陆地水文过程特殊的相互反馈作用。青藏高原发源的亚洲河流水系是为人口众多的亚洲区域供给生活、农业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资源之一。因此,认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的水分循环及其对水资源变化影响至关重要,仍需深入地探讨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机制及其全球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
朱永  黄土松 《气象科学》1995,15(4):166-182
鉴于水分循环和海冰过程是气候变化研究中两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在以往的一些气候模式中往往简化甚至忽略了其中之一,给气候变化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设计了一个包含详细水分循环海冰物理过程的二维气候模式,在模拟出极地海冰面积和季节循环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存在大气,海洋,海冰以及水份循环中的各种气候因素对海冰季节循环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论:(1)当大气中感热潜热输送加强时,海冰面积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气水分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对我国逐日两次探空资料,经过综合静力学质量控制系统(CHQC)和序列均一性检验后,计算分析了中国大气水分的气候分布特点及近20年来气候变化趋势,讨论了大气水分变化与地面气温、夏季大气水分与我国东部降水异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GMS-5卫星红外分裂宙通道和水汽通道资料反演晴空大气的可降水分布,同时利用探空站资料和地面站资料估算云天大气的可降水分布。将这两种方法进行融合,得到淮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试验期间全天候的大气可降水分布。结果表明,这种新的融合技术可应用于确定大尺度或全球尺度的大气可降水分布图像。揭示了江淮流域1998年梅雨盛行期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南方向。充足的大气可降水是产生地面降水的必要条件,在某些动力条件的影响下,空中的大气可降水将部分地被转化为地面降水。给出了几种主要的降水类型,分析了相应的大气可降水条件及其特征,并剖析了产生降水的大气动力条件。结果显示,地面降水中心通常并非出现在大气可降水的高值中心区域而是产生在其下风方向的某一区域。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十七世纪中叶到1970年间关于大气环流流行观点的演变过程,如以物理量羔代表我们对于那结已经意识到但学没有解释清楚的大气环流若干特征的程度的话,则分析U经历了四次明显的循环。1970年以后,再没有出现额外的循环,这一时期,大气环流研究的显著特征是它的多样性,为此,我们认为大气充研究本身是一种混沌过程,即在任何时候,即使能消除许多可能性,对大气环流研究未来的发展我法驾确切地预测的。  相似文献   

7.
能量与水分循环——气候研究的热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雁 《气象》2001,27(9):9-12
主要介绍了能量与水分循环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并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开展的一系列大型科学试验计划。这些计划都是以开展大尺度水循环过程、陆面水循环过程、云与降水过程的观测试验为生长点,以分析、了解、模拟大气-陆地-海表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及循环为研究基础,旨在进一步弄清气候变暖的物理成因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弄清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旱涝形成机理;建立相应的气候模式,提出新的预报方法,从而实现较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和大尺度灾害性天气,合理调配水资源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朱永春  黄士松 《大气科学》1996,20(6):691-702
鉴于水分循环和海冰物理过程是气候变化研究中两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在以往的一些气候模式中往往简化甚至忽略了其中之一,给气候变化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设计了包含详细水分循环和海冰物理过程的一维气候模式,着重研究了存在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无论在地表还是在大气中,水汽反馈和冰雪反照率反馈均为很强的正反馈,前者比后者要强一些,冰雪反照率反馈在极区比其它地区强一些。(2)降水过程无论在地表还是在大气中均表现为负反馈。(3)在大气中,蒸发过程表现为很强的正反馈;在地表,蒸发过程在中低纬度表现为很强的负反馈,而在高纬度却表现为正反馈。(4)大气中的潜热输送无论在大气中还是在地表均表现为正反馈,其正反馈效应通过放大水汽的温室效应体现出来。(5)大气中的感热输送无论在大气中还是在地表均表现为较弱的负反馈,其负反馈作用通过抑制冰雪反照率反馈而表现出来。(6)不同反馈之间的合成不是两者简单地线性相加,而是以一种非线性方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紧于水分循环和海冰物理过程是气候变化研究中两个比较薄弱的环节,而在以往的一些气候模式中往往简化甚至忽略了其中之一,给气候变化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设计了包含详细水分循环和海冰物理过程的一维气候模式,着重研究了存在,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无论在地表还是在大气中,水汽反馈和冰雪反照率反馈均为很强的正反馈,前者比后者要强一些,冰雪反照率反馈在极区比其它地区强一些。(2)降水过程无论在地表还是在大气中均表现为负反馈。(3)在大气中,蒸发过程表现为很强的正反馈;在地表,蒸发过程在中低纬度表现为很强的负反馈,而在高纬度却表现为正反馈。(4)大气中的潜热输送无论在大气中还是在地表均表现为正反馈,共正反馈效应通过放大水汽的温室效应体现出来。(5)大气中的感热输送无论在大气中还是在地表均表现为较弱的负反馈,其负反馈作用通过抑制冰雪反照率反馈而表现出来。(6)不同反馈之间的合成不是两者简单地线性相加,而是以一种北线性方式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简单海气耦合模式大气运动方程非线性对ENSO循环的影响,即讨论大气运动方程的纬向非线性、经向非线性、纬向和经向非线性对ENSO循环的影响。同时,讨论了ENSO循环对大气运动方程非线性的敏感性问题。数值实验证明,大气运动方程的非线性对ENSO循环的影响明显,并且ENSO循环对大气运动方程的非线性非常敏感。因此,研究简单海气耦合模式中大气运动方程的非线性对ENSO循环的影响,对进一步理解ENSO循环的物理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大连地区主汛期降水异常是该地区大气环流异常直接影响的结果,本文用1961~2000年各层大气环流场资料来分析对比多、少雨年同期大气环流的情况。揭示出大连地区主汛期多雨年和少雨年同期的海平面气压场、850 hPa大气环流场、500 hPa西风带槽脊和高度场都存在显著差异。多雨年较少雨年该地区低层的辐合上升运动加强,850 hPa盛行西南气流,水汽输送旺盛。同时,500 hPa西风带的槽脊波动加深,高空西风急流增强。  相似文献   

13.
NumericalModellingoftheEffectsofOzoneontheSummerAtmosphericCirculationWangQianqian(王谦谦);WangYinhui(汪迎辉);SongYu(宋煜)(Naminginst...  相似文献   

14.
运用IAPAGCM模式证实了大气对南极冰异常的强迫遥响应是激发产生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的重要机制,进而着重考察了候平均偏差结果的时间序列,并且通过带通滤波处理,特别分析了响应场中30~60d低频振荡的特征及其活动。通过分析发现:大气对南极冰减退的响应是一种具有30~60d周期的低频遥响应,并呈现出清楚的二维Rossby波列特征;强迫场中的30~60d季节内振荡具有着同实际大气中的低频振荡相类似的垂直结构和传播特征。大气响应场中30~60d振荡能量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纬向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即季节内振荡的最大动能区(由于CISK机制)分布在大洋内;EUP,PNA,ASA和RSA波列可能是全球大气低频扰动传播的主要路径,30~60d低频扰动在波列路径上的传播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和系统性,从而使中高纬和热带地区、以及南北半球的30~60d大气振荡相互联系起来,而且可以认为,赤道中太平洋和赤道中大西洋地区是南北半球30~60d低频振荡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5.
北半球春季中高纬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正(负)异常时,与其相应对的流层平均温度、位势高度场均为负(正)异常,平流层异常情况相反,北大西洋地区大气臭氧年际异常与其他地区正好相反,这是区别大气臭氧与其他温室气体影响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刘晓东  韦志刚 《高原气象》1993,12(4):418-424
本文能过对美国宇航局Nimbus-7卫星观测的1979-1986年中国西部积雪资料的分析发现,2-3周的低频振荡现象普遍存在并与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大气环流对半年积雪2-3周的低频振荡有着明显的线性响应;冬半年积雪的这种低频振荡能激发出北半球500hPa高度场准定常Rossby波,并通过二维的Rossby波能量频散而影响到北美。  相似文献   

17.
华北夏季不同月份降水的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37,自引:10,他引:27  
陆日宇 《高原气象》1999,18(4):509-519
利用951年到1996年华北地区17个站的月降水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各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6月降水量较少,且在年代际变化下没有表现出减少趋势;7月降水量较多,年代际变化较大,80年代是少;8月的降水量在年代际变化上表现出线性减少的趋势并呈准10年周期的振荡,7月和8月的降水量均在60年代中期和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有两次明显的减少。根据7、8月降水不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我们利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格点降水场的中国东部冬季降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1958-2007年国家级2419地面台站0.5°×0.5°格点降水场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对中国东部冬季降水量变化及对应的大气环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近50 a降水量时间序列表现出明显的长期气候变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水较多,大气水汽充足, 60、70年代相反,这种特征反映出水汽在东亚地区输送的强弱及从海洋输入中国大陆水汽的多寡。降水量强弱年差值合成的异常降水量可达40 mm以上。降水量与水汽收支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605。水汽收支与降水场的回归系数揭示了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为异常大值区。降水量强年,冬季风偏弱,对流层低层和高层为异常气旋式环流,低层盛行异常偏南风,孟加拉湾、南海异常暖湿水汽输送到中国东部地区,中国东部近海海温偏高,配合加强的异常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水汽的增加,造成降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李国庆  陈辉  谷修涵 《气象学报》2002,60(3):301-308
在旋转流体盘中做物理实验 ,模拟研究北半球东半部对流层夏季平均大气环流的形成物理机制。用镍铬电阻丝通电加热实验盘底作为热源 ,用冷水循环的铜管对实验盘底制冷作为冷源。将热源及冷源分布在绘有北半球极赤射面投影地图的底面上。人工地制造出中高纬西风带及越赤道气流模型。用流体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北半球东半部对流层夏季平均大气环流物理机制。逐个地试验了海陆温差、青藏高原地形及其高空热源、中高纬西风带 ,及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利用内蒙古自治区100个站1961-2012年6-8月各月降水量资料,以降水距平百分率划分了单站和全区各月的多、少雨年份,分析了6-8月全区多雨和少雨站点百分率变化特征。针对异常多雨和少雨年份,探讨了同期北半球欧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8月降水存在减少趋势,6月和7月则主要表现为阶段性多(少)雨,且少雨年多于多雨年。在多雨月份,1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呈径向环流分布,极涡较弱。其中,6月为两槽一脊型,内蒙古位于高压脊区前部,7、8月为两脊一槽型,内蒙古位于高压脊区后部;500 hPa高度场上,6月,亚洲区主要表现为变形场,内蒙古处于锋生区,或是亚洲中高纬度环流为两脊一槽型,内蒙古处于两高之间的宽广低槽中, 7月、8月欧亚中高纬度环流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低压槽区中;850hPa流场图上内蒙古为气旋性切变区域或为风场辐合区域控制。在少雨月份,100hPa和500hPa高度场上,欧亚中高纬度呈纬向环流分布,极涡较强,内蒙古位于南亚高压北边的正距平区域;850hPa流场图上表现为弱的风场特征,无明显的水汽输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