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论述了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其中着重讨论了天气气候与工农业生产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认为天气气候是人类活动必不可少的环境与资源的一部分,但是人类活动也会受到天气气候的影响和制约。同时,人类活动也会对天气气候产生影响,引起天气气候的变化,这种变化反过来又会作用于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2.
由于气候的自然变化对粮食生产、能源、水资源及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可能变化之间的关系,已日益引起全世界的广泛注意。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决定,继全球大气研究计划(GARP)之后,制定一个世界气候计划(简称WCP),并宣布80年代为“国际气候十年”。这标志着世界气象组织工作重点的一次新转变。在WMO1988-1997年的第二个长期规划中,WCP仍是一项主要的活动计划。一、WCP的目的制定世界气候计划旨在:应用气候知识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改进对气候过程的了解;决定气候的可预报性;研究和发展气候预测方法;确定人类对气候影响的程度;监测气候变化或变迁(包括人为和自然因子),发展气候警报系统,以告诫政府气候如何影响社会、经济活动。  相似文献   

3.
气候是人类生活的环境,它对人类的活动是有影响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宽,人类活动和气候关系更加密切。不利的气候条件能给人类带来损失和灾害。据统计,每年自然灾害给世界造成经济损失400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是由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造成的。当然,有利的气候条件也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良好的效益。因此,如何利用气候条件和规律,就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尤其近三四十年,气候已作为人类的资源予以开发和利用。为此,  相似文献   

4.
前言气候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现代化社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依赖性日益增强,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益显露。增强人们的气候意识,保护并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已引起全球重视。在1990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召开的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SWCC)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们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评价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应和战略。一致认为:保护气候、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整理影响雷电活动的诸多气候因子中,发现温湿环境对其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局地气候温湿环境。了解和掌握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雷电活动特性,能够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科学地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消除雷电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气候调和指数的求算气候调和与否是建立在一定的农业气候特点基础上的。它与各种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配合形式有关。各种气候条件的时空分布,不同气候要素之间的相互配合与作物生育和农事活动相适应,就说明气候调和,否则反之。本文提出的气候调和指数即为评价气候调和程度的温度、降水配合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气候计划中,将气候的时间尺度定为几个星期到数十年,因此长期预报应该是气候研究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几个星期的预报与数十年的预报所考虑的支配因子是不同的。气候研究的目标之一是要确定预测可能性的界限以及搞清楚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目前的研究重点是要搞清楚在气候形成中十分重要的云辐射的特征和海洋在气候中的作用,从物理上去理解气候的形成过程。例如在东亚处于梅雨期时,东南亚开始出现季风并降大雨,而在其西面的阿拉伯和非洲一带却是大范围的沙漠气候。这种气候分布是怎样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安市近50年冬季气候资料的聚类分析,研究冷冬气候的演变规律;结合太阳黑子活动资料、夏季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分析,发现广安市异常冷冬年的发生发展和一月太阳黑子活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与本市盛夏期间极端气候事件有明显的周期性对应关系;从而探索得出对异常冷冬年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为准确预测冷冬,特别是预测异常冷冬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气候过渡带温度变化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淮河流域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气候过渡带位置的南北变动对淮河流域的降水有显著的影响。利用1952~2001年的温度和降水资料,计算了气候过渡带位置的变化和淮河流域降水与旱涝的关系,发现气候分界线位置的南北移动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即气候分界线北移夏季降水减少、气候偏旱;气候分界线南移则夏季降水增加、气候偏涝。气候分界线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这一对应关系反映了春季冷空气活动的强度和时间对淮河流域夏季和梅雨降水有重要影响,即春季(特别是3月下旬)冷空气南下活动较强年份的夏季降水可能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安市近50年冬季气候资料的聚类分析,研究冷冬气候的演变规律;结合太阳黑子活动资料、夏季极端异常气候事件分析,发现广安市异常冷冬年的发生发展和一月太阳黑子活动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与本市盛夏期间极端气候事件有明显的周期性对应关系;从而探索得出对异常冷冬年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为准确预测冷冬,特别是预测异常冷冬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外经济学家,把气候作为一个经济变量来考虑。气候变量,不论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发生变化,都会对经济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为了了解气候,我们须对每天的天气进行观测,气象观测得到的天气、气候资料,就是分析影响经济的这个气候变量的基础。由此可见,气象观测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相似文献   

12.
重点考虑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环境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人类活动,从气候资源现状、人类活动强度和生态环境状态3个基本要素层出发,构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情况,分析了气候承载力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布及相对水平,解析了不同区县气候承载力的相对状况及主要制约因子。结果表明,北京地区气候承载力指数(ICCC)在0.24~2.24之间变化,其中延庆县、密云县、昌平区的气候承载力较高,东城区、西城区、顺义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朝阳区的气候承载力相对较差,海淀区、大兴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平谷区、通州区居中。在各行政区县内部,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顺义区、朝阳区的气候承载力空间差异性较小;而延庆县、怀柔区、门头沟区等郊区气候承载力空间差异性较大,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差异性影响。从气候承载力的构成要素看,怀柔区、延庆县及门头沟区的气候承载力主要受气候资源的限制;城六区和房山区等地的气候承载力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及生态环境要素的限制。就气候承载力具体指标而言,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主要受人口密度、人均绿地面积以及生产生活排污量的影响;石景山区主要受空气质量较差的影响,房山区则受空气质量差和人均能耗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这一问题已愈来愈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注。要搞好气候研究与应用、气候影响、气候预测及气象业务等工作,气候资料是重要的基础。如何保证资料的质量并方便灵活、快速地提供使用,是气候资料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气候规律预报台风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克勤 《气象》1979,5(1):17-18
在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和掌握大气运动的物理规律以前,历史上天气演变的统计性特征——气候规律应是天气预报的一个重要依据。“摸清气候规律”是过去预报改革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有效经验。沿海地区的气象站通过多年的预报实践,研究总结出很多应用台风活动的气候规律预报台风移动的方法。 在台风预报方法中,很多县站都采用划分“台风警戒线”或者“台风防线”的办法。、这些“警戒线”或“防线”,通常是参考历史上台风影响本地区以前某一时段台风的气候位置确定出来的。如上海奉贤县气象站的台风警戒线是根据台风影响前48小时气候位置确定的。在海南岛和湛江地区则根据台风活动的气  相似文献   

15.
韩起 《气象科技》1990,(5):39-44
一、综述世界气候是一个动力体系,它受所有时间尺度的自然变化的制约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们知道,在过去百万年间,在冰河期和间冰期之间,仅仅由于地球吸收的太阳辐射的微小变化,便使气候发生了变化.因此,人类活动引起的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报问题涉及到对自然变化的理解和预报.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就是针对这两个问题而制定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品种气候落区的决策,也同其他农业气象决策一样,总是经常和风险联系在一起的,风险是决策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的问题。既然如此,就必须对品种——气候风险问题作出说明,并提出对待风险的基本认识。为此,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引进品种的气候风险度的概念,是很有必要的。所谓品种的气候风险度R,  相似文献   

17.
3.社会对气候变化和变迁的影响 3.1 引言自从人类进入文明世界以来,已经历了气候的变化,而且非大范围的由人类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由资料所证实。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大量增加和人类活动的范围日益增大,现在人类有可能非故意地改变地球气候,而且,在以后几个世纪,其改变程度可同重大的自然气候变化相比。现在,人类有可能抓住机会运用知识和合理的活动以防止这种变化的不利影响。我们能够有系统地了解气候的现状,但不可能过于自信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的预报,也不能估价这种即将发生的气候变化的速度,然而,对气候现状的系统了解是足以反映出一些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说明,并根据内蒙古农区近三十年的气候资料和部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分析了在不同的节气,内蒙古地区出现的主要气候特征以及适合的农事活动。要求农业生产者应用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时,必须结合各地气候特点,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9.
林祥 《气象》1978,4(9):19-20
近年来,世界各地大范围气候异常频繁出现,被认为是气候可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这就更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切和注意。在探讨气候变化规律过程中,除了许多气候形成的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是决  相似文献   

20.
陆巍  彭公炳 《气象》1981,7(1):5-7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对气候形成的三大因子有比较系统的研究。这三大因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而其中太阳辐射又被看作最基本的因素。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研究,人们又把人类活动列为气候形成的第四类因子。 但是,地球是宇宙的一员。外来的宇宙力和内应的地球力对气候的形成都会发生影响。这样的事实正在不断被发现。基于“三大因子”的思路所建立起来的某些大气环流理论,不能解释有些天气气候现象。例如,两个半球的副热带高压的年变程具有同步性的问题。也迫使气候学家们去探索新的气候形成因子。于是,宇宙地球物理因子被作为气候形成的第四类自然因子提出来了。而且,正在构成气候学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