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庇山-温泉街一带的推覆构造、滑覆构造、断块构造的特征及成因机制,指出温泉街推覆体下、河西陈及湾子街-庙下滑覆体下是找煤的有利块段。  相似文献   

2.
滑脱构造     
刘焕品 《湖南地质》1989,8(2):77-77
1880年前,阿尔卑斯山的岩石被认为是原地沉积的。其后,Bertrand(1884)、Lugeon(1901)发现它们是从原始沉积区迁移来的,Heim(1919)提出这种位移是与大规模的冲断层和平卧褶皱作用有关,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推覆体(nappe)和推覆构造(nappe structure)的概念。Bertrand与Heim把推覆体理解为“一个平卧褶皱的下翼断开而形成的”,并描述了褶皱推覆体(fold nappe)和简单的逆冲推覆体(thrustnappe)。 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世界上掀起了研究推覆构造的热潮,相继在落基山、侏罗山、札格罗斯山、阿巴拉契亚山、加里东山及喜马拉雅山等地发现了推覆构  相似文献   

3.
兴隆矿区外围推覆构造及煤田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兴隆矿区外围推覆构造上覆席体、下伏岩系、推覆剪切滑移带变形特征、构造岩特征和推覆构造形成过程。应用Ramsay等人有限应变测量新方法,估算了推覆位移距离。在推覆体下预测出52km2的隐伏煤系分布区。   相似文献   

4.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龙门山三大推覆体和推覆面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耿达一汶川推覆体为褶皱冲断推覆体,映秀一白水河推覆体为冲断推覆体,彭灌推覆体为冲断褶皱推覆体,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次级推覆体,而相应的推覆面分别为韧性变形为主叠加后期脆性变形;脆一韧性变形以脆性为主及脆性变形的特征,其形成次序由北西向南东,即前展式扩张方式,主要活动时期为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5.
推覆体前锋带是推覆体的重要组成,其变形特点既反映了推覆体发展过程中的推覆动力的作用和应力消失,又反映了受外缘抗阻的相互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构造学家的关注。推覆体前锋带的变形构造在组成上既有推覆系的组成,又有逆推覆方向上前锋-外缘带的被动变形构造组成,形成了推覆体受阻状态下的复合变形构造。发育在宁镇山脉的汤—仑推覆体前锋带上的变形构造存在五种型式:岩层的大幅度旋转与密集的叠瓦系;反冲构造;具捩断层性质的横向及斜向断层;平卧褶曲的翘起和具优选剪切方位的膝折构造。  相似文献   

6.
根据地质构造、沉积特征、煤层分布、卫星照片分析以及物探资料,提出了大瑶山地质体是外来席体的新论点,并对推覆席体、主滑面、原地系统进行了分析描述,探讨了推覆体形成的机制和时间,预测大瑶山下赋存有含煤地层和煤矿产,且埋深不大   相似文献   

7.
峡江地区推、滑覆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赣中峡江地区1:5万新干图幅区调资料的综合研究,在该区道 次提出了泥盆纪地层为外来推,滑覆体的观点,认为印支期泥盆系是由SW向NE推覆,燕山期再向SE伸展滑脱,以详实的野外第一性资料,着重阐述了推,滑覆构造特征,初步分析了其成因机制。  相似文献   

8.
浅谈冀北推覆构造与找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列举了河北省北部地区兴隆、下花园鸡鸣山、平泉县小裂山、康保土城子、尚义等推覆构造的特征,这些推覆体受东西向区域构造的控制而多呈东西向展布。在推覆体下隐伏着具工业价值的可采煤层,今后应加强研究及勘查,以扩大已有煤矿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西南城地区侏罗系林山群与下伏前泥盆纪变质地层、白垩纪地层与前白垩纪地层接触关系调查和谢家构造窗、竺由新村构造窗、上乌石构造窗、望天石飞来峰的发现及钻孔验证,初步厘定了区内燕山期滑覆构造和喜马拉雅期推覆构造。燕山期滑覆构造发生在中侏罗世末,主滑面沿华力西—印支构造层(D—T2)、燕山构造层(T3—K1)与下伏地层间角度不整合面扩展而成,泥盆纪—早白垩世地层为滑覆体,滑覆在前泥盆纪变质地层之上,动力学来源为太平洋板块由南东向北西对欧亚板块俯冲。喜马拉雅期推覆构造规模大、动力学机制复杂(顺层和切层推覆),彻底打破了华南地区原有的地层沉积层序,形成了现存的横向分带、纵向分层的多层叠瓦、堆垛推覆构造格局。前白垩纪地质体为外来推覆体,由南东向北西推覆堆垛在白垩纪地层之上,白垩纪地层呈"构造窗"分布于前白垩纪地质体之下,动力学来源可能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  相似文献   

10.
滇西弥沙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沙河断裂带为金沙江断裂带的南段,其构造变形复杂。该断裂带由构造混杂带和推覆构造带两个构造单元组成。构造混杂带宽约2km,由劈理化基质和构造岩片组成。推覆构造带由五套推覆体构成。这些推覆体在空间上层层叠置,并形成构造倒序结构。弥沙河断裂带的早期活动是在晚海西期,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作用是在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1.
云南澜沧地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很发育.可划分为老厂、孟连一澜沧、孟梭及竹塘一澜沧等四个带。推覆构造由推覆体、飞来峰、构造窗、逆冲断层及原地系统等组成,推覆体变形弱、褶皱不发育,符合冲断式推覆模式,具有双重逆冲构造结构.宏观与微观构造都表明形成于较浅的构造层次。推覆构造的形成演化与澜沧裂谷的发展有关,可划分为三期。逆冲推覆的区域应力来自地体向东的碰撞拼接,是印度板块与扬子板块汇聚的重要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区域调查基础上,于甘蒙北山中南带首次发现了六条由南向北推覆的构造带,在每个推覆陶造带边缘发育大小不一的飞来峰。推覆体走向近东西,推覆在震旦系至中、下侏罗统之上,最大直观推覆距达55km,累积推覆距大于150km,并被上侏罗统不整合覆盖,形成时代为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13.
秦岭造山带地壳构造与楔入成山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学诚 《地质学报》1997,71(3):227-235
横穿秦岭的河南叶县至湖北南漳的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秦岭造山带地壳由一系列由南向北楔入到中地壳的鳄鱼式构造所组成。南北溱岭上地壳分别形成南秦岭和北秦岭推覆系。北秦岭推覆系是组成基底的地壳沿脆转换面拆离冲叠形成的一个推覆系,可以分出栾川推覆体,瓦穴子推覆体,二郎坪推覆体及朱夏推覆体。  相似文献   

14.
兴梅煤田滑脱构造包括滑覆构造、推覆构造两大类。属脆—韧性变形。前者为多层次顺层滑覆,其中以龙潭组与文笔山组间滑脱面(F_3)为主滑面,后者由震旦系浅变质岩系为主体组成四个大型推覆体,推覆在上古生界和中生界之上。区内各种滑脱构造可分为南北向构造、弧形构造及拉铺构造三种组合型式,皆属薄皮构造,该区今后找煤的重点应在推覆体下。  相似文献   

15.
张长厚  陈爱根 《现代地质》1997,11(3):305-312
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确定了兴隆煤田南部逆冲推覆构造主逆冲带的平面展布特征,认为主逆冲断层在剖面上具有浅部缓深部陡的几何特征。运用平衡剖面基本原理估算出了由逆冲推覆所造成的水平缩短量约为1375km。根据本区逆冲推覆构造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认为在推覆体下寻找到隐伏煤田的范围是极其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质体的反射波谱测试,TM图象解译及野外调查,建立了推覆构造的影象解译标志,认为该区为一双冲推覆构造体系,推覆面积不小于8000km~2,推覆距离至少50km。这一新认识对于该区煤田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野外考察、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清平飞来峰的构造特征、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清平飞来峰具有明显的叠覆式特征,共分5层。各层峰体特征、成因各具特色,下部两层为推覆体,上部三层为滑覆体。推覆体与滑覆体共同构成同一飞来峰,为龙门山飞来峰中所少见。从而证实了龙门山飞来峰先发育推覆体,后发育滑覆体的地质景观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18.
刘家田井田总体构造特征为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为F2断层下盘基底构造单元和上盘推覆体构造单元。推覆体构造单元断层主要发育在推覆体前缘和西部软弱岩组一带,并伴有褶皱现象。基底单元东部断层较发育,构造相对简单;西部由于受推覆构造运动的影响,断层较发育,与F4断层呈"y"形组合特征,破坏了煤层的连续性,对煤层赋存产生较大影响。加强刘家田井田构造特征及控煤作用分析,对该井田深部及盘县逆冲断裂带附近找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乌兰努如东山尾推覆构造位于北山地区众多推覆构造带的最北缘弧形推覆构造带转折部位。由于推覆带前缘受推覆体原地系统的不均匀阻力作用,致使蓟县系白云质大理岩在向北推覆过程中,东西两段向北倾的岩层发生扭折,使东段(东山)岩层发生向南翻转,以倒转产状推覆到下石炭统火山一沉积岩系之上,形成极为特殊的扭折翻转式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20.
浦市—辰溪浅层叠瓦状推覆构造特征及地质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绍祥  余沛然 《湖南地质》1995,14(1):31-33,30
浦市-辰溪浅层叠瓦状推覆构造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的北西侧,主要由浦市、水井湾、辰溪三条推覆构造带组成,推覆体地层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及侏罗纪。推覆滑动面呈缓波状弯曲,总体倾向南东,倾角5-40度不等,推覆滑动面呈叠瓦式排列。原地岩层在推覆构造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的褶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