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陈妍  梅林 《地理科学》2017,37(7):1080-1086
借助H-P滤波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2000~2014年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东北资源型城市经济总量保持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与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政策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历程相吻合;第三产业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而技术进步、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作用强度仍然较弱;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可划分为试验阶段、全面启动阶段和深化阶段,经济转型深化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探索,激励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衡量测度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特征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宇  董雯  刘毅  李小云 《地理科学》2016,36(9):1359-1370
通过资源型产业竞争力和空间集聚扩散等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基础地位明显,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应,但相比全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行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资源型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不同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程度各异。不同资源型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态势及演化路径不同。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东北地区应针对不同资源型产业实施差异化的产业调整方案、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资源型产业附加值、以产业区为空间支点推动资源型产业政策精准化、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抓手推动资源型产业空间优化配置和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保障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工业基地的甄别与演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凤君  陈琳琳  杨宇  洪辉 《地理学报》2018,73(6):1049-1064
中国工业化的快速进程在空间上表现为一系列工业基地的形成和演化。本文采用1985年、2001年和2010年数据,对中国工业基地进行识别、筛选和类型划分,并分析其空间格局演进过程与特征,探讨不同规模与不同类型工业基地成长的路径,总结其形成与演化的一般模式。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基地在空间上整体经历了1978年改革开放前分散化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逐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21世纪均衡多元化发展3个阶段。至2010年,中国共有251个工业基地,奠定了其工业化的空间总图。随着工业基地产业规模扩大,其产业结构先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再由多元化向优势产业组合调整;多数工业基地的主导产业沿着轻工业、基础原材料工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轨迹不断演进,其发展与演化的关键因素由自然资源、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向资本、信息等新因素过渡,但大、中、小型工业基地成长的路径和影响因素具有显著差异。小型工业基地主要依靠自然资源保持单行业主导的发展路径;中型工业基地产业组合逐步综合化;大型工业基地向基础原材料工业和设备制造业组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4.
朱华友  李涵  代泽娟  蒋自然 《地理科学》2019,39(8):1246-1255
基于动态外部性视角,提出再地方化效应的测度及对地区转型发展的作用机理,以皖江产业承接示范区为研究对象,从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3方面分析企业再地方化效应的时空演化特征,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验证其对皖江示范区转型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 时间演化特征与各城市的产业承接政策和转入的产业类型不同有关;空间上MAR外部性呈现出“总体均衡-向西增强-向南增强”的演化特征,Jacobs外部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强,Porter外部性整体呈增强态势; MAR外部性对区域经济绩效和创新水平的效应均表现为“倒U”型;Jacobs外部性能够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但对区域创新的效应为“U”型;Porter外部性能够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但不利于区域创新。  相似文献   

5.
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于谨凯  马健秋 《地理科学》2018,38(11):1875-1882
基于产业互补性、综合经济质量、经济距离等多角度修正传统引力模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2006~2015年山东半岛城市群17市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缓慢增长,经济联系方向逐渐多样化,整体网络逐渐密集;城市群网络中心性水平始终偏低,点入点出度差距增大;部分子群构成与行政区划分布不耦合,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两大经济圈间缺乏资源互通和产业交流。交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变动、要素资源流动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李建新  杨永春  蒋小荣  王宝君  张薇 《地理科学》2018,38(12):2014-2023
基于制造业企业级数据,采用产业结构高级度(UPG)指数、GIS、协调度评价模型等方法考察1998~2013年中国地级单元制造业规模与结构高级度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制造业规模格局始终呈东部沿海导向下的核心-边缘模式,沿海三大城市群规模优势明显,西南、西北以及青藏地区规模最小。制造业结构高级度格局总体呈“马赛克”式的混合分布模式,东北、黄河中游等传统工业基地的UPG指数下降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等沿海地区则不断提升。制造业规模与结构高级度间的协调度水平稳定上升,总体由中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但协调度水平及其成长格局具有“东--西”阶梯式降低特征。  相似文献   

7.
河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时空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2000~2009年中国大中型企业数据库数据,利用产业转移承接指数、地区专业化和多样化指数、改进的偏离份额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以及行业-区位等维度对河南承接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趋势上,河南承接国内外制造业转移规模持续增大,承接行业类型显著增多;轻工业比重高于重工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明显增加。空间格局上,基本呈现出以中原城市群为中心的核心-外围模式,豫北地区承接制造业转移规模逐渐降低,而黄淮地区显著增强。各地市在制造业总体、轻工业、重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承接上,呈现出增强型、减弱型、补缺型、抵消型等不同的特征;专业化和多样化承接的组合类型城市之间也明显不同,地市间承接制造业转移的行业存在雷同,但多数转移行业受地理临近性的影响不显著。行业-区位组合上,劳动密集的轻工业和资本密集的重工业的集聚效应非常明显,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区位优势的指向性很强。  相似文献   

8.
蔡善柱  陆林 《地理科学》2019,39(3):415-423
选取1989~2015年地级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及主导产业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其产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整体经历探索阶段、推广阶段、完善阶段和升级阶段等4个阶段;空间格局演化体现出“点轴结构、T型结构、π型结构和网状结构”4种空间形态;空间扩散方式有“点-线-面”扩散、梯度扩散、等级扩散、邻近扩散、集聚扩散和升级扩散6种扩散模式;空间相关性整体呈波动起伏且逐渐上升态势,高-高集聚区从青岛-烟台逐渐演变为长三角、京津冀和福建沿海。 五大主导产业集中稳定,装备制造始终处于集聚态势,其余4个主导产业呈“分散-集聚”态势;三大类型产业空间布局演化与上述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基本一致,空间集聚性整体呈“N型”变化态势,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特征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贺灿飞  朱向东  孔莹晖  李伟 《地理科学》2018,38(10):1579-1588
利用中国海关贸易库数据,对计算机上游和下游出口源地的空间格局演变进行对比分析,以面板数据方法揭示产业集聚和政策激励的作用。研究发现:计算机上游出口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下游出口集中于长三角和成渝,上游出口格局更分散;从动态看,上游出口从珠三角逐步向内陆扩散呈现集聚-分散-集聚的过程,内陆地区承载大部分出口增长;下游出口增长态势更为明显,最初集中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2010年以后内陆地区增长迅速,成渝成为继长三角后最为重要的集聚区;研究时段集聚经济对计算机上下游制造业的推动作用降低,政策激励的影响显著增加;沿海和内陆计算机制造业发展模式不同,前者的兴起主要是市场化条件下的集聚经济,后者则受到集聚经济和政策激励的共同影响;由于产业特征的差异,集聚经济对计算机上游的影响高于下游。在计算机制造业的发展中,要素成本增加造成的集聚不经济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激励使得集聚效应逐步让位于政策支持。不同区域不同阶段产业对政策的敏感程度并不相同,政策制定应顺应产业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0.
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的演变特征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周春山  杨高  王少剑 《地理科学》2016,36(11):1643-1653
以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8年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民工问卷调查为基础数据,以街道为单元,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和GIS空间技术揭示深圳农民工集聚空间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 深圳农民工以青年为主体,具有受教育水平高、职业转型模式多样、留城意愿较低和社会空间分异度较高等特征。 农民工规模呈现西北部最高、中部其次、沿海最低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农民工高密度地区主要分布在工业集中区和城市中心区;热点区(高聚集区)集中在西部和北部的宝安区和龙华新区,冷点区(低聚集区)则分布在南部的中心城区,与传统制造业布局相一致。 农民工空间演化格局相对稳定,全市农民工分布重心逐步向西北偏移;全市农民工集中度略有上升,热点区基本稳定,冷点区有所扩大;农民工人口密度高值由“1个高中心+1个外围中心”逐步演变为“1个高中心+2个外围中心”;农民工空间变化差异较大,增长演变类型呈多样化。 深圳农民工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常住人口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农民工集聚空间的分布演变受住房因素、就业机会、交通条件、社会网络、城市规划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rapid progress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manifested in space a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series of industrial bases. Employing data from the years 1985, 2001 and 2010, this paper carries out differentiation, screening, and categorization of industrial bases in China. It then analyses the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industrial bases and explores different paths of growth according to their scale or types, 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pattern for their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China’s industrial bases as a whole have gone through three spatial stag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in 1949: decentralized development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gradual concentration in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balanced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By 2010, China had a total of 251 industrial bases and had thereby established the overall spatial map of its industrialization. As industrial bases expand in scale, their industrial structures develop from homogenization to diversification, and then again from diversification to competitive optimization. Leading industries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industrial bases constantly evolve along the track of light industries, basic materials industries,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Meanwhile, the key factors in their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like resources and labor to new ones like capital and information,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growth paths between large, medium, and small bases. Small industrial bases primarily rely on natural resources to maintain development through a single leading industry, medium industrial bases gradually become more comprehensive in their industrial compositions, and large industrial bases evolve in the direc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basic materials industries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2.
The rapid progress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has been manifested in space as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series of industrial bases. Employing data from the years 1985, 2001 and 2010, this paper carries out differentiation, screening, and categorization of industrial bases in China. It then analyses the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industrial bases and explores different paths of growth according to their scale or types, and summarizes the general pattern for their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China's industrial bases as a whole have gone through three spatial stag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in 1949: decentralized development befor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gradual concentration in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during the early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balanced and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 st century. By 2010, China had a total of 251 industrial bases and had thereby established the overall spatial map of its industrialization. As industrial bases expand in scale, their industrial structures develop from homogenization to diversification, and then again from diversification to competitive optimization. Leading industries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industrial bases constantly evolve along the track of light industries, basic materials industries,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Meanwhile, the key factors in their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factors of production like resources and labor to new ones like capital and information, bu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growth paths between large, medium, and small bases. Small industrial bases primarily rely on natural resources to maintain development through a single leading industry, medium industrial bases gradually become more comprehensive in their industrial compositions, and large industrial bases evolve in the direction of a combination of basic materials industries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3.
王婷婷  宋飏  钱思彤  张瑜 《地理研究》2022,41(1):193-209
基于企业数据与空间计量方法,总结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东北地区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并在分析地区空气污染同期变化的基础上,探讨制造业空间格局演化对空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 东北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逐渐增高,并形成多个新兴“热点区”,31个细分行业大类均呈集聚分布,资本规模由高度集中向“T字形”铁路周边沿线城市扩散。②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清洁度与产业技术高级度均呈下降趋势,在县区尺度上体现出空间差异且有不同程度的增幅和降幅。③ 制造业空间格局对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和技术效应,二者分别表现为拥挤效应和回弹效应,但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区域产业演化是新产业进入、旧产业退出的过程,新产业为区域创造新发展路径。受本地技术关联驱动,区域产业演化表现出路径依赖,而外生的制度因素可以改变新路径的方向。基于中国城市土地出让收入数据及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历年土地财政和产业演化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Logit条件回归模型在城市-产业尺度实证检验技术关联与土地财政对区域产业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技术关联促进了中国区域产业新路径产生。②土地财政总体上阻碍了中国区域产业新路径的产生。③城市的土地财政依赖总体上加剧了产业演化的路径依赖,阻碍了我国产业突破既有发展路径和实现转型升级。④土地财政对产业演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地区,土地供给增长显著促进区域产业发展;土地财政促进了区域内生产业发展,强化了技术关联对产业发展新路径的积极效应。在中部,土地财政的扩张效应促进了区域发展及其路径突破,区域产业演化受产业转移影响,不受本地技术关联驱动。在西部,土地财政抑制了区域发展,本地技术关联的影响不显著。在东北,土地财政带来的土地供给增长有助于区域产业发展,产业演化存在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5.
余振  顾浩 《地理科学》2016,36(9):1371-1377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在测算出国家层面的各产业GVC分工地位指数的基础上,引入东北三省内的地区和产业差异因素,估算出东北三省工业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研究发现,整体上东北三省采矿业等基础工业贸易增值量较大,但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低端锁定威胁;而其制造工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较低,对外贸易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比较劣势,并且这一劣势还存在恶化倾向。就各省来看,基础工业方面,辽宁省在采矿业上的比较劣势相对较小,黑龙江省在采矿业上存在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和低端锁定风险,而在制造业上吉林省的比较劣势较大。因此,东北三省要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就需要转变传统的产业发展和外贸理念,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将高新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生产相结合,发展新型工业化模式,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走创新驱动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东北地区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振兴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夕阳产业地域(Old Industrial Area)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一种地域现象。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的基础上,介绍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背景及其相关机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特征,建立划分夕阳产业地域的指标体系并确定划分方法,将东北地区34个城市经济区进行分类,得出抚顺、本溪、阜新、鸡西、鹤岗、双鸭山、大庆、伊春、七台河、辽源等10个夕阳产业地域;并根据夕阳产业地域形成的根本原因,从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结构调整两个方面提出夕阳产业地域振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群组结构和功能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士君  王丹  宋飏 《地理科学》2008,28(1):15-21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应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型工业基地建设的任务,在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目标下,调整结构、优化功能.辽中南城市群应在继续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方向的同时强化效益和效率机制;吉中城市组群应在坚持汽车工业和新兴工业部门方向的同时强化城际之间的行业联系;哈大齐以及黑龙江东北城市组群则应做好资源接续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在结构调整和功能优化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城市群组内部城市职能分工,加速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梯度转移,逐步弱化不同等级城市间纵向联系的行政隶属关系,进一步强化同一等级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在城市群组之间亦形成良性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为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和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18.
李仙德 《地理研究》2016,35(11):2185-2200
利用上海市2007年144个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基于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的点入度和点出度,将产业划分为Ⅰ型(高点入度、高点出度),Ⅱ型(低点入度、高点出度),Ⅲ型(低点入度、低点出度),Ⅳ型(高点入度、低点出度)。研究发现:① 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制造业点入度均值分别比各类型服务业高0.52、0.45、0.04、0.27,表明制造业相对服务业具有更强的后向拉动效应。② Ⅱ型和Ⅳ型服务业点出度均值分别高于Ⅱ型和Ⅳ型制造业0.29、0.16,而Ⅰ型和Ⅲ型服务业点出度均值分别小于Ⅰ型和Ⅲ型制造业0.32、0.17,表明服务业的前向拉动效应存在着分异。③ Ⅰ型、Ⅳ型制造业及服务业的点出度对GDP均具有正向的相关性,提高对这些产业的使用有利于提升GDP。Ⅱ型服务业的点入度对GDP具有负向的相关性,点入度较低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银行业、证券业GDP分别为该类服务业前3名。Ⅱ型服务业点出度、Ⅲ型制造业和服务业点入度和点出度对GDP的回归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尽管制造业GDP占比下降,制造业仍在上海产业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应超越后工业化的迷思,降低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加强金融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提升产业网络关联多样性和非关联多样性,促进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本研究借助区位基尼系数和局部Moran 分析对全国地市层面2001-2009 年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视化的定量测度,以产业中心的变化来追踪和分析该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大于0.95 的主要是原料依赖性强的细分行业,对原料依赖性相对较低的细分行业在空间分布上则较分散;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非常高,但近些年来有微弱的下降趋势;产业分布的空间正相关性也在逐渐下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域转移,主要发生在山东和江浙一带的省内地市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转移的态势;互动性强的细分行业具有空间布局临近性,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