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地理教学》2011,(9):64-64
国家统计局2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比重,从2005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9.5%。这份名为《国际地位稳步提高国际影响持续扩大》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十一五”期间,中国GDP总量的国际排序实现“三连跳”:从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2006的第4位、2007年的第3位、2010年的第2位。  相似文献   

2.
《地理教学》2005,(2):7-7
美国能源部13日说,2003年美国增加了化石燃料的消费,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2年增长了0.7%,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02年的68.9亿吨上升到2003年的69.4亿吨。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生态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7,自引:12,他引:37  
以生态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的干旱区民勤绿洲为例,应用GIS、RS技术,从绿洲耕地风蚀潜在危险性、水资源利用与空间分布、作物安全生长格局与绿洲防护体系变化四个方面,对该绿洲近14a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绿洲土壤风蚀潜在危险性逐年增大。地下水埋深持续下降,5~20m的地下水埋深区域面积比例由1987年的39.6%上升到2001年的62.1%。地下水矿化度在绿洲的北部表现为上升的发展趋势。作物安全生长格局变化显示春小麦与棉花的安全生长面积由1987年占绿洲总面积的63.8%和91.5%下降到2001年的56.2%和71.3%。由林地与荒草地组成的绿洲防护体系逐年被破坏。地表水资源的逐年减少是绿洲生态安全状况不断下降的主导因素,而人类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以及毁林、毁草开荒等行为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使绿洲生态安全水平逐年减低。  相似文献   

4.
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以前煤炭占90%以上,70年代以来,石油、天然气、水电合占25%,煤炭比重下降到75%。2000年,煤67%、石油23.6%、天然气2.5%,水电6.9%。纵观新中国以来的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总趋势是煤炭逐渐下降,煤的单一局面被多样化的能源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地理教学》2011,(14):39-39
在今年11月发布的《长江流域气候变化脆弱性与适应性》报告指出,近30年来,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了115毫米,高于全国沿海平均的90毫米。综合国内外各方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相对海平面将比2010年上升12厘米,到2050年上升25厘米。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华林博士认为这绝非是危言耸听,“从理论上说,如果不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到2050年,上海存在被海水侵入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地理教学》2010,(20):61-61
世界经济论坛在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将于天津召开之际,9日在京发布了《2010--2011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竞争力排名继续上升,由去年的29位上升至27位。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10,(5):61-62
记者从近13召开的福建省林业工作会议获悉:福建省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62.96%上升至目前的63.1%,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是全国最“绿”的省份。  相似文献   

8.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城市男性青少年BMI影响因子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变异系数与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中国城市男性青少年体质指数(BMI值)在2005年、2010年、2014年变化的空间分异,探究其核心影响因子。结果显示:① 中国城市男性青少年BMI值在东中西部存在显著性差异,变异系数分别为5.14%、1.68%、2.82%;区域内部也差异明显,东部差异性最强、中部最小。② 2005年中国城市男性青少年BMI值从东北向西南呈现由高到低的阶状分布特征,经9年的演变,2014年呈现出北高南低的三级阶梯分布特征。③ 中国城市男性青少年BMI增长率由2005—2010年的1.36%到2010—2014年的2.44%,说明中国城市男性青少年肥胖率呈加速上升趋势。④ 在空间尺度上,各区域探测的主导因素存在差异性。⑤ 在时间尺度上,从2005年到2010年,再到2014年,影响中国城市男性青少年BMI的主导因子由地理环境要素转为社会经济要素。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中日韩地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暨第一届亚洲地理学大会将于2015年10月9-12日在中国上海举办。诚挚邀请和欢迎全国地理工作者齐聚上海,并与亚洲各国地理学者一起共襄盛举。亚洲地理学大会源于2006年由中日韩三国地理学界发起的"中日韩地理学家学术研讨会",此后研讨会每年由中日韩三国的一方作为东道主轮流举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9届。研讨会不仅在中日韩三国地理学界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同时也日益  相似文献   

10.
沙漠化以其发展之快和分布之广已构成了区域的主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中国北方沙漠化面积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3.7万km^2发展到2000年的38.57万km^2。年均发展速度从1560km^2增加到3436km^2。发展速率由1.26%增加到4.76%。影响沙漠化的因子很多,文章选取了人为因子、土壤质地因子、气候因子、地形因子、水文因子5个影响较大的因子,建立有关的动力模式,并对2004-2033年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进行了数值预测。若按目前的发展速率来预测,2033年中国北方沙漠化面积将达到185.54万km^2,人类活动和气候因子对沙漠化的不利影响强度每增加和减少10%,沙漠化面积将增加15.56万km^2和减少14.44万km^2。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逐步发展,上海对其主要市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和东盟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五大市场占上海出口的份额由1995年的76.52%增加为1999年的79.75%,其中,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增速高于上海出口整体水平,其分额逐步增加;对日本、香港和东盟出口虽然绝对量在增加,但份额却呈减少趋势,在全面分析上海对五大市场出口变化及其成因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上海外贸出口重点开发的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地理教学》2011,(11):61-61
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进展。城镇化率从当时的36.2%,提高到2010年的47.5%,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1996年.世界生产总值比1985年增长约0.3倍,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均达到1倍左右,泰国更高达1.8倍。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东南亚所占比重由大约1%增至将近2%,在世界商品贸易总量中的比重更由4%提高到6.5%。  相似文献   

14.
在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的支持下,从粮食总产和单产两个维度对2013—2017年河南省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1)河南省耕地产能单产从2013年的12 064.25 kg/hm~2增加到2017年的12 103.57 kg/hm~2,其实现程度相应由93.45%上升到97.54%;2017年,河南省一半地级市的耕地产能单产实现程度超过100%,存在过度利用的问题。(2)耕地产能总产从2013年的9 846.73万t减少到2017年的9 828.79万t,但其实现程度由53.92%上升到59.66%。(3)豫西地区的耕地产能及其实现程度均低于豫东地区,但产能实现程度的增幅相反。  相似文献   

15.
《地理教学》2012,(1):62-62
科技部、国家气象局和中科院15日在京联合发布《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称,在近60年间,我国陆地表面温度上升导致大部分冰川面积缩小一成。报告显示,1951年至2009年间,中国陆地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1.38摄氏度,从百年尺度来看,中国的升温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而温度上升则导致中国大部分冰川面积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缩小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动态遥感监测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61  
应用卫星遥感资料(MSS、TM及spot)对川西北高原若尔盖草地沙化及湿地萎缩的动态监测发现,自1966年至2000年的34年间,草地沙化面积增加307.7%,达到36760.9hm^2,占区域总面积的7.25%,平均每年扩大草地沙化面积816.0hm^2,年均递增率达4.22%。到2000年止,区域内有沙地5083.9hm^2,沙化草地31677.0hm^2。自1985~2000年的15a间,区内17个湖泊面积缩小842.0hm^2,减幅达38.9%,平均每年减少56.1hm^2,年均递减速度达3.34%,该区目前其余11个湖泊总面积仅为1323.1hm^2,只有15年前的61.1%。  相似文献   

17.
上海旱地农田氮磷随地表径流流失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择上海宝山罗店镇具有代表性的旱地蔬菜农田生态系统,从2004年3月到8月的近半年时间里,通过对径流及径流中侵蚀泥沙的氮磷流失情况的连续监测,研究了旱地农田施肥与氮磷流失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农田氮磷的迁移特征及环境效应,主要结果表明:当季施用化肥的地表径流总流失量,总氮为32.77kg/hm^2,总磷为8.1kg/hm^2,随径流排出农田的氮素中有37.7%是当季施用的氮素化肥,磷素中有26.9%是当季施用的磷素化肥;从过量施肥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因”与“果”来看,减量15%施肥区相比常规施肥区的茄子的产量减少2.7%,但是其污染负荷却减少了13.4%,表明在化肥利用的有效性上或增施化肥与控制环境污染之间,应该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8.
蓝田、长安人工林地土层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蓝田孟村杨树林和梧桐林、长安县韦曲镇南杨树林地与西安市南郊麦地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0~600cm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和土壤干层特点与分布。实验表明,蓝田、长安地区在正常降雨年份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从地表向地下呈现由高到低再到高的变化:12龄杨树林、14龄梧桐林、13龄和10龄杨树林地180~36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平均为9.5%、9.3%、9.0和9.2%,发育了明显的土壤干层:麦地土层含水量较梧桐林和杨树林地明显高,无土壤干化的显示;在丰水年蓝田、长安地区人工林土层含水量与正常降雨年份林地土壤含水量显著不同,12龄杨树林、14龄梧桐林、13龄和10龄杨树林地180~360c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平均为22.5%、23.2%、22.5%和22.4%,土壤干层消失。这表明在降水量增加的条件下,土壤干层中的水分完全有可能恢复。土壤干层的发育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植被类型,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恢复,因此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地理教学》2008,(4):46-46
国家海洋局今天发布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粑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三工河流域山地、平原区气候变化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分析三工河流域近40a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40年三工河流域平原区平均温度以0.27℃/10a趋势上升,和全疆变化一致,低于北疆地区;流域山区增温趋势较慢,平均每10年以0.14℃的趋势增温,但冬季增温显著,暖冬趋势明显。(2)三工河流域平原区1987-2000年比1961—1986年平均降水量偏多35%;三工河流域山区,20世纪80年代降水增加较显著,90年代降水量减少到70年代水平。(3)三工河流域平原区和山区气温、降水,同一气象要素呈现正相关;三工河流域平原区温度与降水没有明显相关性:山区温度与降水表现出负相关性。(4)三工河流域山区温度和降水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没有达到突变水平,工河流域平原区降水,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在1984年发生了由低向高的突变,温度在1995年发生了由低向高的突变。近36a三工河流域平原区干旱指数下降趋势显著,用Mann-kendall方法检验在1983年发生了由高向低的突变;山区干旱指数下降较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