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城市经济转型内涵,应用以综合赋权为基础的模糊物元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模型等评价方法,对2000~2012年中国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2000~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低值地区发展速度提升较快,高值地区发展有减缓趋势,但整体呈现出较好的转型态势且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2005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取得成效并不显著。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空间格局变化甚微。经济规模扩张度、结构优化度、发展持续度在空间上呈现正向变化,转型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提升度却呈现出正反向回旋式变化,说明转型中政府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效应且转型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3城市经济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性基础因素奠定了城市经济转型的基础,提升性动力因素为其注入了活力,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当前经济转型现状,未来影响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生发展能力和政策导向因素。  相似文献   

2.
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经济转型成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泽宇  张震  韩增林  孙才志 《地理科学》2015,35(11):1388-1396
基于城市经济转型内涵,应用以综合赋权为基础的模糊物元模型和核密度估计模型等评价方法,对2000~2012年中国城市经济转型成效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2年中国经济转型低值地区发展速度提升较快,高值地区发展有减缓趋势,但整体呈现出较好的转型态势且区域间差距逐渐缩小。2005年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取得成效并不显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但空间格局变化甚微。经济规模扩张度、结构优化度、发展持续度在空间上呈现正向变化,转型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提升度却呈现出正反向回旋式变化,说明转型中政府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效应且转型对就业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城市经济转型的时空格局演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性基础因素奠定了城市经济转型的基础,提升性动力因素为其注入了活力,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当前经济转型现状,未来影响城市经济转型的主要因素包括内生发展能力和政策导向因素。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经济极化过程与空间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磊  欧向军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68-1677
在经济极化研究的基础上, 首先利用ER指数和TW指数对长三角1990-2010 年的经济极化趋势进行测度, 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极化的演变过程;其次, 选取1997、2001、2006 和2010 年这4 个典型年份, 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过程进行科学分析, 总结其空间格局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从极化指数的动态演变过程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极化水平在1990-2010 年间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 并通过极化的初始定义对上述论断进行了验证;②从极化理论的两大效应来看, 长三角地区的极化效应在研究时段内经历了一个先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过程, 而其扩散效应在研究时段内是逐渐增强的;③从经济极化的空间格局来看, 长三角地区在近10 多年的时间里呈现出“箭头”型-“Z”字型-“M”字型-“区”字型的变化过程, 未来借助相关基础设施束扩散效应的增强, 本地区空间格局有望向网络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戴彬  金刚  韩明芳 《地理研究》2015,34(2):328-340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重点发展海洋科技。为厘清中国大陆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采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度了2006-2011年沿海11个省份海洋科技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在此基础上,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沿海地区海洋科技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区域增长极由多个变成单一,海洋经济后发地区保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高值水平,区域间海洋科技差距不断缩小。传统产业占比过高对海洋科技发展有负向作用,而从业人员科技素养提高、产学研相结合等能有效提升海洋科技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国家发展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紧凑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紧凑城市以提高城市效率为目的,体现在空间结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3方面。以土地利用紧凑、经济紧凑、人口紧凑、基础设施紧凑、公共服务紧凑和生态环境协同6个维度构建紧凑度综合指标体系,测算2001、2005和2009年中国28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紧凑度,探讨中国城市紧凑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①在全国尺度上,中国城市紧凑度整体高降低升,中低紧凑度城市逐渐增多,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减小,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纺锤状特征。②在区域尺度上,紧凑度空间异质性显著,呈东高西低的特征,其中东部地区高紧凑度城市呈团块状分布于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低值连绵分布,高值呈斑块状。但从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紧凑度逐渐下降,中西部地区则慢慢提升。③城市紧凑度存在明显的规模等级递增效应,超大城市高于大中城市,小城市紧凑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中国省际海洋经济效率测度及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2001~2012年沿海11个省市区(不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海洋经济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 不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要明显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效率值,非期望产出对于海洋经济效率具有明显影响。② 2001年以来海洋经济效率演变分为波动下降(2001~2008)和缓慢上升(2009~2012)两个阶段;区域差距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③ 空间上呈现由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向以天津、上海、广东为中心的三极格局演进的趋势;省际变化特征各异。最后对海洋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提高海洋经济效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海龙  管志涛 《热带地理》2021,41(5):943-955
从产业环境、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3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中国2012—2018年省域尺度电影产业进行综合评价,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2—201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但发展速度显著提高,“T”字型空间结构逐渐形成,其发展空间格局与经济发展格局趋同性特征显著;2)电影产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空间格局整体呈现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凹”字型特征;3)电影产业规模上升较快,形成东部发达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4)产业效益增长显著,空间分布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逐步明晰;5)电影产业发展水平省际之间差异大,均衡化演变趋势逐渐显著,影片制作发行和票房收入是导致省级电影产业指数差异大的主要原因;6)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其时空演变是以经济和对外开放程度因素驱动为主,人口、政策、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利用统计分析和探索性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ESDA),在ArcGIS和GeoDA软件的支持下,以县、县级市和设区市市辖区为研究单元,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从时间、空间、关联性3个侧面,对1997—2009年安徽省区域经济格局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从时间演变过程来看,安徽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持续扩大,相对差异波动性扩大。(2)从空间演变过程来看,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经历了阶段性演化,分别呈现出"条带状"、"串珠状"以及"⊥"字型和"U"字型交织的空间格局。(3)从空间关联性来看,经济发展的整体关联性较弱,表明区域发展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不显著,近年来,部分发达地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开始显现,空间关联性有所增强。研究表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除了与自身发展条件、历史基础以及区域空间相互作用有关外,还受到区域发展政策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的相互赋能、协调共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在解构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二次指派程序(QAP)等方法剖析了2010—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差异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时序演变上,2010—2019年间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调度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演变历程,但高质量协调发展还远未实现,多数省份处于以数字经济滞后型为特征的初级协调阶段;(2)空间格局上,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调度的空间差异特征明显,呈现出“多核心”辐射的整体空间格局、“东部领先、中部塌陷、西部追赶”的“凹”型区际格局,以及“东部高协调转型、中西部失调脱离”的协调等级演变格局;(3)空间关联上,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协调度的区域空间联系逐渐由“极化效应”转变为“扩散效应”,空间特征从集聚走向均衡;(4)空间差异及分解上,区域间差异是协调度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5)驱动机制分析显示,缩小地区数字经济差异是推进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的根本动力,而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外部差异的缩小...  相似文献   

10.
应用空间格局统计方法全面挖掘我国海洋经济空间格局演化态势,并结合地理探测器分别从全国及三大海洋经济圈的空间维度探析其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9—2016年我国海洋经济整体以及三次产业空间格局均向西南方向并以南为主要方向移动;海洋经济整体空间收缩发展,空间集聚程度增强;海洋第一产业空间分布最靠北且最分散,海洋第二产业空间分布最集中且仍保持空间集中化发展,海洋第三产业空间分布最靠南且呈现空间扩张化发展。我国海洋经济空间发展的集聚程度增强,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海洋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增大,南部海洋经济圈的增长极作用日益突出。海洋产业结构水平、涉海人力资源基础、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态和动态计量方法分析2006~2015年海洋经济对沿海省(市、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空间计量方法识别差异动因。研究发现:海洋经济对中国省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地影响,其中天津、上海、福建、山东、广东、海南海洋经济总量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域海洋产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度分异呈现省际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不断缩小,且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引起省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海洋经济相关因素中,海洋第二产业、海洋进出口贸易额等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即拉大差异),且海洋第二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相关发现有助于中国沿海省(市、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洋经济质量转型之期,基于“认知—评价—建构—优化”理念,界定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内涵,通过中心-引力模型评价分析2000—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构建了海洋经济增长质量模型,识别影响其空间特征的相关要素,并根据要素作用程度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发现:① 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呈“核心—圈层”结构,形成以大连为“领头雁”的雁阵式相互继起模式;“钻石型”引力流结构促成辽宁沿海地区集中化连片发展格局;② 海洋经济增长质量空间特征主要受空间集聚效应影响,海洋资本、海洋基建和海洋产业结构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顺流机制,其中海洋产业结构成为影响辽宁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圈层空间集聚效应的关键流;海洋人才成为制约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循环引力流的逆流机制;③ 通过路径作用程度的象限划分,提出强化大连中心地职能,针对腹地城市定位及资源禀赋条件提出调控措施,推进沿海区域协调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狄乾斌  刘欣欣  曹可 《地理科学》2013,33(12):1413-1420
中国海洋经济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地区差异明显。以沿海1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从时间与空间2个角度,运用变差系数及加权变差系数来表现1996~2010年沿海省市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成倍增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减小;采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对海洋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布局演化进行分析,得出海洋产业结构向高级阶段演进,海洋产业集聚规模有所减弱,各产业趋于均衡发展;具有资源属性的海洋产业集聚程度最高,海洋第三产业集聚程度降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将其分为3个梯队;使用R/S分析法对沿海地区差异情况进行预测,显示未来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区域经济份额变化出发,分析了1952-2010年中国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化过程。通过有序样本聚类的方法,将省区经济份额变动划分了8个阶段,并采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不同阶段驱动省区经济份额上升的产业及其变迁,以及与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1949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总体上经历了沿海-内地均衡发展、沿海化非均衡发展以及东、中、西部相对均衡发展的过程,且整体上区域经济份额变动趋于减小。1979年以前,不同区域的经济份额在不同阶段变化差异较大,主要由第一和第二产业驱动。1979年以后,区域经济格局呈现明显的沿海化趋势,但驱动产业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2001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经历了重大调整,经济份额上升的省区明显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省区在第二产业上仍具有明显的结构优势,但第二产业竞争优势已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的北京、上海、广东在第三产业上呈现更加显著的结构优势,显示出结构升级和服务化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转型与协调视角的乡村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各发展要素转型之间往往存在不协调现象,超前转型或滞后转型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乡村乃至整个城乡地域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基于此,分析研究区域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的协调性对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集成传统地理学调查分析、数量模型模拟及“3S”决策支持等技术方法,构建乡村协调转型度模型,基于“人口—土地—产业”乡村发展三要素,搭建“乡村转型度—综合协调度—协调转型度”三维平台,从“转型”与“协调”视角分析了1990-2009 年间山东省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整体转型速度与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协调性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 乡村转型度空间结构逐渐由局部集聚向全局分散转变;综合协调度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协调转型度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与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不同的耦合特点;② 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与协调转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 和0.61,表明山东省乡村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人口—土地—产业”要素的全面流动促使了其乡村系统的协调转型;③“转型”与“协调”分别代表了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量”与“质”,乡村转型发展应秉着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持续稳定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我国的海洋经济在空间分布上是由沿海具有海岸带、海岛与广阔海域的11个省(市、区)组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把海洋资源开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振兴国家经济的重大举措,从而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若干个海洋经济强省的规划。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既可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又能吸纳劳动力缓解我国的就业问题,又为我国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相关条件,使我国整体国民经济得到提升和快速发展。在研究中应用分析区域空间差异的定量方法、对各省(市、区)海洋产业以及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等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海洋经济形成的机制与规律,并提出了关于我国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旅游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昀  刘海猛  马勇  刘军  张瑞 《地理学报》2021,76(10):2504-2521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针对旅游经济绿色产业外部性及其空间溢出的科学认识缺乏,论证中国旅游经济能否促进绿色发展并揭示其空间溢出特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作为城市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融合多源数据并利用EBM-GML模型测算并分解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2005—2016年GTFP;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刻画地市尺度下GTFP时空格局及聚类情况;依托空间杜宾模型揭示旅游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 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城市GTFP年度均值呈现总体上升态势,但“中部塌陷”特征明显;地市尺度中国GTFP格局与经济版图存在空间错位。② 旅游经济具有良好的绿色发展效应,能够同时促进绿色技术效率和绿色技术进步,进而驱动目的地本地GTFP增长。③ 旅游经济对GTFP存在不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但对绿色技术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④ 政策上应加强区域内旅游经济联动发展,构建旅游目的地创新溢出机制,推动旅游目的地与邻地产业分工协同发展,打造旅游业深度参与的区域产业生态圈和综合体等,以期强化中国旅游经济对绿色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  相似文献   

18.
王泽宇  卢雪凤  韩增林 《地理科学》2017,37(10):1497-1506
通过构建海洋资源“尾效”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沿海11省份(不含港澳台)海洋资源“尾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 中国海洋资源“尾效”的平均水平为0.032 2,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增长的约束程度较高,资源利用方式整体呈粗放型。② 沿海各省份海洋资源“尾效”差异显著,其中广东、上海为海洋资源低约束型,海洋资源“尾效”值分别为0.009 4、0.009 8;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天津、辽宁、河北为海洋资源高约束型,海洋资源“尾效”值介于0.010 0~0.050 0之间;广西、海南为海洋资源强约束型,海洋资源“尾效”值均大于0.050 0。海洋资源“尾效”与涉海从业人员增长率、海洋资源消耗增长率、海洋资源弹性系数、资本弹性系数呈正相关关系,海洋资源消耗速度越快,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阻力越大,而劳动力、资本的过度供给会加大海洋资源消耗对海洋经济增长的阻碍力度。因此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合理分配区域人力资源、提高涉海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并推动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是降低海洋资源“尾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共生理论的中国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协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嵩  孙才志  范斐 《地理科学》2018,38(3):342-350
建立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的共生演化Logistic模型,通过压力-状态-影响-响应(PSIR)模型对Logistic模型中的基本指数进行求解,进一步计算海洋生态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共生系数,结果表明:天津和上海两市发展模式已摆脱资源索取模式,其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的探讨意义较小;其余沿海九省中,河北、江苏、广西和海南4省处于反向共生水平,辽宁和山东两省呈现并生模式,浙江和广东呈现出生态受益的偏利共生模式,福建则呈现出经济受害的偏利共生模式。根据沿海各省市海洋经济生态共生模式,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沿海省市今后的经济和生态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吴媛媛  宋玉祥 《地理科学》2018,38(9):1491-1498
基于中国地级单元2005~2015年旅游经济及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运用ESDA、空间变差函数、空间计量方法,揭示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相关性显著为正,高高和低低集聚现象明显。高高集聚区分布在三大经济区以及闽东沿海地区内,低低集聚区分布在西部地区及东北北部地区。② 中国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不断减小,旅游外汇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在东南-西北和东-西方向上空间差异最大。③ 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旅游服务设施、交通条件、信息化程度共同影响着中国旅游经济空间格局的形成与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