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基于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的面板数据,将海洋产业结构和海洋产业劳动力要素投入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双对数面板数据模型,就海洋环境污染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海洋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关系,海洋产业劳动力要素投入与海洋经济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基于此,为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优化升级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培养和引进海洋专业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环境库茨涅兹理论构建广东沿海经济带主要海洋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海洋环境随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熵变方程法进一步描述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经济带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海洋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珠三角是海洋污染物排放的主体区域;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因主要海洋污染物类别和地区的差异而呈现线型、"倒U"型、"N"型和"倒N"型等不同形式,整体海洋环境污染与人均GDP的拟合趋势表现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变化,海洋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增长而显著加剧;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相反;亟须优化调整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分工布局,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保障,构建和完善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切实得到了加强,业务体系不断创新发展,为海洋环境保护和沿海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服务。文章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海洋环境监测所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事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认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需求,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突破传统的监测方式和评价模式,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2014年,面向浙江沿海进行了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需求调查,分析了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评价、海洋环境监管、海洋监测机构发展模式的认识和需求情况等,给出了提升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探讨海洋环境的价值规律入手,论述海洋环境经济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机制,并将其纳入海洋经济发展主渠道,充实海洋经济结构,促进行政管理手段与经济管理手段的统一,从而建立起新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体系的建立对海洋大环境的保护将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陈波 《海洋信息》1997,(5):26-27
海洋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世界许多沿海国家把它列入当今海洋科学研究重点之一。我国对海洋环境极为重视,1982年8月,国家颁布《海洋环境保护法》,到了90年代,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内共制定了近十项有关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内容已包括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以及海洋倾废、船舶、拆船、陆源、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等污染防止的各个方面,并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监视机构,实施有效的保护办法,涉及海洋环境的开发活动正朝着规范、有序展开,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轨道。但沿海各省市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由于起步不一,故发展很不平衡。那么,广西海洋环境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00多公里,沿海岛屿6000多个,海滨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场所,也是多种海洋灾害经常发生的地点,因此在海滨建设海洋站进行海洋环境的观测,监测工作,对于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经济有重要意义。海洋站从事的海滨观测监测工作是我国海洋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我局开展海洋综合管理,公益服务的基础,是我国海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海洋站的现状作了分析,提出了海洋站今  相似文献   

8.
目前,辽宁省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但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海洋环境的破坏.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辽宁省海洋经济和海洋环境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各自存在的问题及二者之间互相制约的关系,提出保护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海洋灾害对海洋环境及近海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针对海洋灾害,采用ArcGIS JavaScript API、Java、JSP技术,结合HTML、JavaScript、CSS等网站开发语言,建立B/S体系结构的辽宁沿海地理信息系统。此系统中嵌入了海上搜救、海上溢油等数值模型,建立了辽宁沿海的灾害模拟系统,对极端海况下的灾害环境进行模拟等,为近海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与海洋环境污染成为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代际交替模型和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数理模型,将健康人力资本纳入模型,系统分析了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机理。在此基础上,选取2007—2019年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激励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对海洋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强度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特征;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对健康人力资本积累有正向作用,两者联动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海洋经济增长。因此,政府应采取动态化的海洋环境规制强度策略,完善健康保障制度,发挥健康人力资本效应;完善海洋环境治理体系,激发海洋环境规制市场活力,以保持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沿海石化园区海洋环境风险区划的科学管理和决策,降低相关区域的海洋环境综合风险,文章根据海洋环境风险源和污染源排查,海洋敏感区、易受损区分布和环境现状调查以及园区风险管理和应急制度核查等的结果,基于PSR模型,从海洋环境风险指数、海洋环境敏感指数和海洋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指数3个方面,构建沿海石化园区海洋环境风险区划评估框架;分别选取突发性环境风险和累积性环境风险、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以及政府和企业等各项相关指标,制订评估方案;通过确定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海洋环境综合风险值,并将风险等级划分为5级。以大连市沿海某石化园区为例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石化园区所在海域总体处于低风险等级,无极高风险和高风险区;在保持现有海洋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改善区域海洋生态环境,可进一步降低园区海洋环境综合风险。  相似文献   

12.
海洋环境数据智能化监控的现状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海洋环境数据智能化监控的国内外现状,重点介绍全球海洋监测GOOS项目、美国海洋监测IOOS项目以及东南大西洋沿海监测SEA-COOS系统的开发实施情况,同时结合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现状,提炼出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监控研究中需要的关键技术,以及我国在该领域建设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社会海洋已成为全球各沿海国家激烈竞争的重要领域。沿海各国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高,加强对海洋的观测和认识,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应对全球变化,准确预报海洋灾害,科学探测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科学保护海洋环境,有效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海洋主权与权益,已成为全球各沿海国家的重要任务。海洋卫星和卫星遥感海洋应用掀起了观测和认识海洋的第二次浪潮。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利用船舶、岸站和水面技术对  相似文献   

14.
海洋强国战略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海洋环境的科学保护、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引入生态环境绩效、社会经济绩效等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影响海洋环境的主要成分因子,并根据成分因子得分系数科学地对海洋环境绩效进行评价。相关因子的权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绩效因子所占权重大于生态环境绩效因子,要使海洋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不断努力,健全海洋环境监测机制,共同形成保护海洋环境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5.
开发海洋资源,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统筹海洋经济的发展和海洋资源及海洋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法律为基础,以行政管理和执法监察为手段,通过科学的决策,协调海洋产业的发展步骤,为综合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搭建良好的经济发展平台,促进海洋与人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保护法》是关系到实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为了强化海洋环境管理,适应国际海洋事务的发展,这次修订完善了法律制度的规定,强化了有关法律责任,与国际公约的衔接更加紧密,对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保护和利用海洋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防治污染及损害,将起到积极作用。──李鹏委员长(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全球各沿海国家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高速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海的河口、海湾和与大…  相似文献   

17.
《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业务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根据海洋环境保护分级责任制,围绕地方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现状和海洋环保工作的需要,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在有一定基础的沿海县建立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尤其在沿海经济开发热点区、环境风险高发区、环境损害严重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关键区域,填补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布局空白,不断完善国家(海区)-省-地-县一体化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体系。荣成市作为全国海洋大县,其海洋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荣成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自2008年成立以来,在硬件设施提高的同时,加强了软件管理的建设,取得显著绩效,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现将基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建设的成果汇报如下,以期共同探讨,创新出高水平一类的县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  相似文献   

18.
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要以良好的海洋环境为依托,同时受到诸多区位因素的影响.通过与我国沿海其他省份的对比研究,从资源区位、客源区位和交通区位三个视角具体分析了辽宁海洋旅游产业的区位特点.在此基础上,从建立沿海区域产业合作机制、滨海旅游城镇体系建设、海洋旅游文化开发、产品创新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辽宁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人类社会已经迈入海洋世纪,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时代强音——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已形成时代潮流。历史赋予中华民族再次成为“海洋强国”的机会,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南海是我国管辖范围最广的海域,我国南方沿海以她旖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物产资源.特定的区位优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湛江海洋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成立于2000年,立足于广东省和南海区域,为南方沿海海洋经济建设服务。为适应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简谈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填海作为开发利用海洋空间,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基础方式,近些年在我国沿海各地已出现不同程度的造地热潮,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填海造地工程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但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海洋环境质量下降、渔业资源衰减、滨海湿地环境退化、海洋生态系统受损等一系列的问题。文章从当下围填海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入手,结合笔者从事围填海项目海域使用论证和海洋环境动态监视监测的经验,给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