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沿海海区,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性人类活动等造成的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因此,沿海海洋研究越来越受各海洋国家的重视。例如在美国,已实施或计划实施一系列大型研究计划,其中有: ·陆地—边缘生态系统研究计划(LMER),(国家科学基金会); ·沿海海洋过程计划(COCP),(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海军研究局);沿海海洋计划,(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计划(GLOBEC),(国家科  相似文献   

2.
海洋遥感卫星发展历程与趋势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海洋是对地观测卫星的重要领域,在对地观测卫星中就具有专门用于海洋观测的海洋遥感卫星。海洋遥感卫星是一种利用所搭载的遥感器对海面进行光学或微波探测来获取有关海洋水色和海洋动力环境信息的卫星。海洋卫星有效弥补了传统海洋观测手段的不足,基于多种遥感器连续对海洋的观测,使人类极大的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在海洋灾害的防灾减灾、资源开发、海洋维权、海洋生态和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在详细梳理西方主要航天大国海洋遥感卫星(包括了对地观测卫星中具有海洋观测功能的卫星)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海洋遥感卫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可为我国海洋遥感卫星的发展提供技术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3.
《21世纪议程》明确地提出:“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目前,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沿海国家尤其是海洋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海洋正在成为全球竞争的新舞台,发展海洋经济是一个世纪性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海洋被誉为生命的摇篮,风雨的故乡,五洲的通道,资源的宝库,它是环境的调节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海洋日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空间和资源宝库,在生物、能源、水、金属等资源供给和促进全球环境改善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新领域。因此有人曾说,21世纪是海洋世纪。目前,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沿海国家尤其是海洋大国的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汪兆椿 《海洋预报》1994,11(3):38-41
《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缘由汪兆椿(国家海洋局,北京)《全球海洋观测系统》是联合国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世界气象组织等发起的一项为全面长期探索海洋的运动规律,及其内在变化机制,以期长期监测海洋的计划,英文缩写GOOS。这个系统是在已经分别开展或即将实施的...  相似文献   

6.
台站观测是海洋环境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沿海国家根据本国的需要和特点都积极发展海洋台站观测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海洋台站测报仪器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注意台站网点的合理布局,确保观测资料的质量和时效,努力提高海洋台站观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海洋台站测报自动化的现状,对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海洋台站测报自动化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洋三维温盐场信息是描述海洋物理属性特征和掌握海洋物理运动过程的重要参数,获取准确的海洋三维温度和盐度信息对于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和海洋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的海洋次表层三维温盐场智能探测研究成为热点之一。从海洋温盐观测数据集、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三维温盐智能探测、一般神经网络三维温盐智能探测和深度学习三维温盐智能探测等方面展开,对与海洋三维温盐场智能探测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针对三维温盐场智能探测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当今各沿海国家的战略决策。早在1990年第45届联合国大会就做出决定,敦促世界各国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国家战略。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联合国《21世纪议程》,要求“各沿海国家建立和加强协调机制以及高级别规划管理机构,对  相似文献   

9.
文章尝试对全球海洋治理进行定义,并对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定义元素来自于全球化、全球治理、海洋治理、海洋综合管理等概念群。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方面重点介绍了联合国"海洋与沿海区域网络",认为将来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客体方面列举了非传统海洋安全、海洋健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经验与技术)国际转让、气候变化与海洋等问题;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方法大约可以分为基本方法、专业方法和技术性方法3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对海洋大国和我国周边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公共政策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国家的发展与海洋政策的关联性;世界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国际海洋公共事务管理的政策法律基础;从而有利于协调双边或多边关系,维护沿海国家和人类共同利益,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海洋。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全球海洋开发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质量,因此,联合国呼吁各沿海同家将海洋开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沿海国家响应联合国的号召,把开发利用海洋列为基本国策,以国家意志动员全国力量支持海洋开发,发展海洋经济。 1 海洋开发增强了综合国力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对海洋大国和我国周边主要沿海国家的海洋公共政策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而清醒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国家的发展与海洋政策的关联性;世界海洋政策发展趋势;国际海洋公共事务管理的政策法律基础;从而有利于协调双边或多边关系,维护沿海国家和人类共同利益,建设和谐、可持续发展海洋。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尝试对全球海洋治理进行定义,并对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定义元素来自于全球化、全球治理、海洋治理、海洋综合管理等概念群。全球海洋治理的主体方面重点介绍了联合国“海洋与沿海区域网络”,认为将来国际非政府组织“NGO”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客体方面列举了非传统海洋安全、海洋健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技术(海洋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经验与技术)国际转让、气候变化与海洋等问题;认为全球海洋治理的方法大约可以分为基本方法、专业方法和技术性方法3个层次。  相似文献   

14.
1990年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提出全球海洋观测系统计划,希望通过10~15年各成员国的努力,建立一个永久性的海洋观测系统,对包括海岸带和沿海地区的全球海洋进行实时监测,为认识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提供科学依据。为了推动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建设,1993  相似文献   

15.
一、概述开发海洋,先要认识海洋。海洋观测是认识、开发海洋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是先行官。一切海上活动都要从了解海洋环境状况开始,而海滨观测正是在人们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观测水文气象状况,从而为日益兴起的陆架、近岸海洋开发提供研究、评价和作业等必不可少的依据。国际有关海洋组织及世界各海洋国家,都十分重视海洋资料观测工作。据报道,全球联合海洋台站网是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和世界气象组织共同组织的一个全球性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服务系  相似文献   

16.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与海洋息息相关。因此,许多沿海国家均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和海洋新秩序的建立,进一步促使沿海国家更加关注海洋性基础研究的发展,把其作为海洋科技发展计划、规划的重要内容。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推进,一些多学  相似文献   

17.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下属的国家海洋服务处(NOS)对遥感应用有很长的历史,负责对海岸带和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美国建议整合海洋观测系统,以便保持其在海洋监测和研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本文简述了该机构利用遥感方法在海岸带及海洋监测和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认识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需要长期连续地大面积观测海洋本身的变化,海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应运而生,为人们从空间观测海洋现象提供了科学手段与技术可能。  相似文献   

19.
国际新一代海洋综合调查船的建设和管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世界海洋科学有了重要的进展,海洋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逐渐弥合,适应于研究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大科学正在形成,与此相呼应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海洋合作观测研究迅速发展,世界各海洋国家纷纷以拓展和加强人类探索海洋的手段,促进对海洋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旗帜,建造和正在建造新一代的海洋科学调查船,这些调查船无论是船舶自身的设计还是承载的海洋科学设备都充分保证了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海上科学调查研究的需要。2 新一代海洋调查船的船舶特点90年代以来,传统的海洋科学…  相似文献   

20.
海洋水色卫星与水色遥感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水色卫星通过海洋水色遥感器探测浮游生物色素、悬浮泥沙和溶解有机物等海洋水色主要参数,从中提取海洋初级生产力、水团、流系、锋面、涡漩、上升流、沿岸水质、海洋渔场状况等海洋环境信息,基本可以满足海洋开发和全球环境研究的大部分需要。 1 频繁的国际海洋水色卫星发射 据不完全的统计,从1995年至2001年,各国已发射和计划发射的用于海洋水色探测的卫星有10余颗。现已知列入发射计划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