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2004年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及其他相关事件的概要回顾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韩国3月暴雪,德国7月飞雪,我国华南近50年最严重的秋冬连旱、东北百年一遇的春旱,加勒比海地区连续异常猛烈的飓风,欧洲夏季高温,东太平洋上出现一次弱El Nino现象.2004年仍是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一年,创历史记录的极端天气继续出现.  相似文献   

2.
1 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 一般春末夏初和秋初雷暴多随天气过程出现;盛夏7月份、8月份高温、高湿,通常在午后会出现地方性积雨云而产生雷暴。在雷雨季节来临之前,要做好观测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雷雨观测、记载等有关技术规定。有突发性较强的雷暴、雷雨天气发生时,应及时监测强对流天气的变化,做到准确无误地记载和上报。  相似文献   

3.
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分析及其应用张平,宋进旺(长治市气象局046000)1引言长治地区位于太行、太岳山脉之间,平均海拔930m。其间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夏半年的冰雹、暴雨、龙卷、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常常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夏秋粮严重减产,给...  相似文献   

4.
张飒 《山东气象》2000,20(1):64-66
1 天气概况1 999年山东冬季最显著的天气气候特征是 :初冬时节阳光灿烂 ,温暖如春 ;中后期冷空气活动次数多 ,势力强 ,齐鲁大地冰雪覆盖 ,北风呼啸 ,降水过程频繁 ,大部地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且降水时段相对集中在 1、2月份。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 -0 5℃ ,较常年偏高0 5℃ ,其中 1 2月、2月偏高 ,1月偏低。全省平均降水量 2 8mm ,较常年偏多 2 1 %。各地市平均降水量 :日照、青岛两地市分别为 48 1mm和 42 0mm ,聊城、德州、滨洲三地市不足2 0mm ,其它在 2 0~ 40mm。1 1  1 2月气温和降水本月气温较常年偏高 ,光照偏多 ,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天气雷达数字化回波资料,建立一个可作3小时强对流天气路径预报的数字模式。模式可在IBM-PC及兼容机上实现;具有运行速度快、灵活性好、通用性强等特点。对3个典型天气过程进行预报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7.
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北京、湖北、广东、安徽和厦门等省市气象局科研人员参与的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观测资料为基础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警报和短时预报系统于2006年底完成,建立了一整套回波特征参数定量提取技术、风场反演技术、灾害性天气自动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和人机交互的0~2h暴雨、大风、冰雹的预报和0~2h降水预报技术。  相似文献   

8.
何勇 《气象》2005,31(9):94-95
6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华南、江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异常偏高,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的最大值。华北、西北东部、黄淮西部及江淮等地出现夏旱,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持续高温酷热天气;局地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  相似文献   

9.
杨雪艳  王宁 《吉林气象》2006,(2):2-3,27
1引言 我国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又与蒙古南部戈壁毗邻,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沙尘暴就会席卷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尤其是2000年以后,春季沙尘暴的次数明显增加,影响范围不断向南、向东扩张。受外地沙尘暴东移和本地沙源起沙的影响,近几年,吉林省的沙尘暴也呈多发趋势。发生沙尘暴天气时,空气中布满沙尘粒子,人们呼吸困难,极大地影响了人体健康;同时能见度很低,严重影响了交通运输。由于沙尘天气对农业、畜牧业、国民经济、生态环境等均构成负面影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因此加强沙尘暴的监测和预报已成为气象部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业务工作。为此我们对吉林省中部地区沙尘天气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客观预报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吉林省沙尘天气客观预报系统的组成、功能、软件特点等。  相似文献   

10.
对2002年3月18~22日北京出现的强沙尘天气过程的高低空天气形势和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沙尘天气影响下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状况特别是颗粒物污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天气过程主要是受新疆地区东移的强冷空气和蒙古地区低压的共同影响所致,沙尘天气来临前后,许多气象要素(如风速、能见度、温度、湿度等)发生急剧变化;在沙尘影响下,北京地区的颗粒物浓度迅速上升,在短时间内达到重度污染,随着沙尘天气的结束,能见度转好,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1.
周泽英 《四川气象》2003,23(4):49-50
利用气温季节变化的突出特征,在划分春、夏、秋、冬等气候四季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天气特征,进一步将上述四季划分为春、初夏、盛夏、后夏、秋、冬等六个自然天气季节,并分析了这些季节在地域上的差异和时间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普查1975-1982年逐日天气图资料,分别对塔里木盆地低值系统的位置、中心气压值、形状、等值线条数及天气性质进行了普查统计,得出了低值系统的一些特有特征.同时还讨论了低值系统生成、加强与填塞的原因,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0年夏季(6~8月)山东天气评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飒 《山东气象》2000,20(3):59-62
1 天气概述2 0 0 0年夏季我省的天气气候特点是 :气温偏高 ,降水偏少 ,时空分布不均 ,无全省性强降水过程 ;前期干旱严重 ,季末降水趋多。全省季平均气温 2 6.4℃ ,较常年同期偏高1 .2℃ ;季平均降水量 3 77.5mm ,较常年偏少9% ,比去年同期偏多 1 0 9.5mm ,枣庄最多 ,为798.0mm ,较常年偏多 5 6% ;长岛最少 ,仅 1 5 0 .0mm ,较常年偏少 5 4%。季降水分布 (图 1 )南多北少 ,青岛、日照、临沂、枣庄、菏泽、聊城、济宁等地市降水较常年偏多 1~ 3成 ,滨州、东营、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地市偏少 2~ 4成。图 1 山东省夏季降雨量 …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天气雷达识别强对流天气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唐洵昌  葛文忠 《气象科学》1997,17(4):393-400
选取对强对流天气反应较好的雷达回波参数和天气因子作为输入信息单元,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可对强对流天气和雷雨天气非常理想又迅捷地识别出来。  相似文献   

15.
16.
首先利用四会市气象局观测站1959—2012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四会地区灰霾天气历史情况进行总结,由于2000年以前灰霾判别标准不统一,阈值偏低造成2000年以前灰霾天数记录偏少,故选择2000—2012年13年的灰霾变化特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后四会地区的灰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5年来更加明显;灰霾天气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的特征;绝大多数霾天能见度在5~10 km,为轻微灰霾天气,2007年开始小于5 km的轻度或中度灰霾日数也逐渐增加;连续灰霾天气过程增多,尤其是最近3年,灰霾天气中连续灰霾日已超过1/2,灰霾天气持续时间最长达13 d;灰霾天气受气象要素的影响较显著,较小的风速、较大的相对湿度均有利于霾天气的出现;灰霾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可记录日照长度;近年来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粉尘等大量排放使污染物浓度增大,也可能是灰霾天气频发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强对流活动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良栋  陈淑萍 《气象科学》1993,13(3):236-242
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是目前国内外气象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试验。为了做好强对流天气的短时预报工作,除了充分运用现有的探测手段加强监测之外,研究本地区强对流的活动规律殊属必要。因为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展望预报的准确性,从而指导雷达及时开机探测,减少漏测和漏报;另一方面还可以延长临近预报的时效,从而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加强对本地区强对流活动规律的研究,是做好强对流天气短时  相似文献   

18.
邕宁夏季高温天气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对邕宁2004年夏季一次高温天气过程进行了阐述,对高温天气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稳定的副热带高压与热带风暴共同影响是本次高温过程的主要特点,持续稳定的下沉气流,也是造成高温天气的另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次早春全区性强对流天气过程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四川盆地绵阳市梓潼县今年初夏首场区域性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从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的分析入手,剖析了强对流冰雹天气过程中雷达产品的特征,分析表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初夏冰雹天气过程是由强度达65dBz的勾状强回波产生,冰雹云回波在对流层低层具有垂直伸展厚度不大的强辐合特征。VAD风廓线、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与冰雹天气的产生在时、空定位上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