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北老工业基地衰退机制与结构转换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李诚固 《地理科学》1996,16(2):106-114
分析“东北现象”及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特征,运用产业结构结构增长理论,探讨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世界主要老工业基地发展衰退的制约因素,归纳,总结了老工业基地发展的衰退机制,在分析,借鉴国外老工业基地改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目标、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5,25(1):127-127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国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等的重大决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报告中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东北地区完成上述历史任务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出现的“东北现象”,对东北地区特大城市的非农业发展和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90年代以来东北特大城市非农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口城市化关系和不同非农产业发展类型城市的非农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口城市化关系的分析,从非农产业发展的角度找出影响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原因,提出促进东北特大城市非农产业发展与地区人口城市化关系的协调对策。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响应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化推进的主要目标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的成功转型所体现出来的工业型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发展规律将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文章分析了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过程,并根据其影响机制,得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可以从中获得的启示和可借鉴的经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提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的RITE模型选取15个指标,计算了1998-2005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的信息化指数:对比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全国平均信息化进程发展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各影响因子对区域整体信息化水平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信息化水平较高,年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40%;但就区域内部而言,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其信息化水平强弱依次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对于信息化测度指标,信息装备率(r2=0.991)和通信主体水平(r2=0.981)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主要驱动力;相反,信息量是阻碍东北老工业基地信息化水平提升主要因子(r2=0.753).  相似文献   

6.
东北作为传统工业基地,工业在东北经济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实现其振兴,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重建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实现产业集群。以高质量的市场化环境为基础工程,树立现代产业观念,全力打造适宜于产业迅速成长的经济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7.
赵歆 《地理学报》2006,61(6):F0002-F0002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途径”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22-23日在大连市召开.本次学术会议是参与国家“973”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控制途径”相关专家、学者的学术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增长与收缩并存的现象,而城市收缩又以老工业基地最为典型。以中国老工业基地城市为研究对象,根据2009—2018年各城市人口和经济变化,分析城市收缩状况及类型,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从城市收缩类型来看,总体上老工业基地城市以经济收缩型为主,人口-经济收缩型次之,而人口收缩型占比较少,在空间分布上经济收缩型、人口-经济收缩型城市多呈现连片的空间分布特征,而人口收缩型城市呈“点”状分布特征;(2)从城市收缩路径来看,经济下滑先于人口流失现象是多数老工业基地城市出现收缩的一个首要表征,较少部分老工业基地城市为早期的人口流失进一步导致后期经济下滑,符合前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省区和东北部分地市,遵循后一个转变路径的城市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东北老工业基地;(3)分析老工业基地城市影响因素可见,出生率水平、工业就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科技投入多个因素以不同形式和程度影响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和收缩。  相似文献   

9.
德国鲁尔区工业地域变迁的模式与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经济转型引起的失业,污染,停产,人口流失,社会形象下降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总结了鲁尔工业区改造过程中所采取的产业政策,政府导向,财政补贴和发展工业旅游景观的措施,介绍了埃姆什工业改造样板的发展。通过对鲁尔工业区地域结构转型模式,探讨了这一模式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吉林省参与图们江区域合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吉林省参与图们江地区合作正面临着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调整、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深入、“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的提出等新的发展背景。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吉林省与图们江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并对其进行重新的功能定位,提出新时期的重点发展战略,以进一步推动吉林省全面参与图们江地区的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1.
马丽  田华征  康蕾  戚伟 《地理科学》2020,40(6):863-873
在解析支撑能力和东北问题特点的基础上,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出发建立全面振兴社会经济支撑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以地级市为单元对东北三省进行评估。研究发现:各地市社会经济支撑能力差异显著,哈大沿线核心城市的支撑能力较强,西翼城市以及朝阳、七台河、绥化、葫芦岛、铁岭、双鸭山和鹤岗等资源型城市支撑能力较弱。因此未来东北地区在振兴政策的区域分布上应有所侧重,对不同地区施以不同的振兴或扶持政策。在创新、绿色、开放方面需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而在体制机制改革和共享服务建设方面需要全面覆盖,并重点加强黑龙江北部和辽宁、吉林西翼城市的共享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2.
樊杰  刘汉初  王亚飞  赵艳楠  陈东 《地理科学》2016,36(10):1445-1456
从“东北现象”的新近表现,提出影响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变化的3个稳定因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缘关系、文化和体制机制。分别对3个稳定因素在东北地区的特征状况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东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本底强,但开发利用效益不佳,突出表现在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面积过小、限制性开发区收益较低、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超载低;位于全球三大经济圈之一的东北亚核心区,地缘优势突出,但未能转换为经济优势,突出表现为外向型经济比重过小、对日韩贸易地位不凸显;文化和体制机制成为限制东北地区发展的核心障碍,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结合东北振兴的问题导向,着重对东北地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发展驱动力的转型、创新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和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现开放经济的转型以及腾出国内市场促进东北优势产业继续保持活力、以共享发展理念消除城市贫困增进东北地区民生福祉、采取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现东北地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进行发展等开展预判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王士君  顾萌  常晓东 《地理学报》2022,77(10):2547-2565
本文回顾、梳理了2003—2020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有关政策,分别在国家、省、地市级层面归类总结、解读,对政策的层级、类型和时序进行解构性分析,并基于Python自主编程对相关政策进行文本数据挖掘,最后对东北振兴系列政策引发的区域经济及国企改革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 国家、省、地市围绕东北振兴形成了多类型、多层级、多时间节点的复杂政策系统;② 东北振兴政策体系形成与变迁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时效性、地域性等特征;③ 东北振兴政策从长期尺度看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地方对政策依赖度高,短期政策刺激效果明显但可持续性较差;④ 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下,东北地区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创新驱动效果明显,但也面临关键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14.
长江三角洲不同所有制企业空间组织网络演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刘可文  袁丰  潘坤友 《地理科学》2017,37(5):651-660
以总部在长江三角洲的大型企业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所有制企业空间组织网络的演化特征、类型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为:国有企业从相互独立的星状企业网络演化为行政中心辐射型网络;跨国公司为中心辐射型网络,有向多中心网络演化的趋势;民营企业从小团体离散型网络向多中心扁平化网络演变。3种所有制企业的网络密度、网络结构、网络重要节点等变化趋势存在着差异。企业空间组织网络类型可分为局地型、中心辐射型、多中心扁平型3种。企业扩张模式和组织结构调整、企业网络治理、区域资产与基础设施、制度与技术等是驱动企业空间组织网络演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王伟光  侯军利  白雪飞 《地理科学》2016,36(9):1293-1300
在构建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设计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经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整和VEC模型,对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对经济数量增长和经济质量增长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非同步性,而且这种关系特点也与全国地区的实证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齐放  贺灿飞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7):1195-1212
城市如何实现新产品拓展,引入新的产业发展路径,是城市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尚不清楚哪类企业更能引领这一过程。论文使用中国海关贸易数据,以企业出口产品的动态演化为切入点,从企业本地市场地位、本地存续年限、政治嵌入3个维度拆解企业本地根植性,探讨哪类企业更有可能为城市引入新产品,并探讨其时空差异。研究发现:① 总体上本地市场地位更高、存续年限更短的企业更有可能为城市引入新产品;② 私营企业是中国城市新产品演化的主要引导者,但私企在东部以外区域作用不显著;③ 国有企业为城市引入新产品的平均数量最多,是其他类型企业的2倍,实证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作用最稳健,在各区域以及各时间段均保持显著的正向作用;④ 对于中国东部城市,本地市场地位更高、存续年限更短的企业,以及国企和私企更有可能为城市引入新产品;⑤ 对于中、西和东北部城市,本地市场地位更低、本地存续年限更短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更可能为城市引入新产品。  相似文献   

17.
企业所有制结构与中国区域产业演化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贺灿飞 《地理研究》2021,40(5):1295-1319
当前主流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将企业知识与技术逻辑置于分析的核心位置,具有知识与技术决定论倾向。本文基于中国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知识与非知识特征方面的差异,使用2000—201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等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企业所有制结构与区域产业演化路径的关系,试图说明企业知识与非知识特征都会对区域产业演化路径产生影响,从而超越主流范式。本文研究结果表明:① 就区域技术关联性分化而言,外资企业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突破,民营企业越多的地区发展出更多路径依赖型新产业。② 综合考虑技术关联性分化与技术复杂度分化后,外资企业尽管有助于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路径突破,但路径突破型新产业的技术复杂度往往低于所在城市平均水平。国有企业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发展技术复杂更高的路径依赖型新产业,而民营企业利用现有知识与技术发展技术复杂度相对变低的路径依赖型新产业。③ 当然,本文也发现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一些民营企业开始推动路径依赖且技术复杂性提高型产业分化。④ 最后,本文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路径突破型产业升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路径依赖型产业降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可对中国区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知识流动与产业空间集聚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从创新的扩散、知识外溢、知识共享和企业网络等方面对企业的创新和空间集群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知识外溢、技术连接和技术扩散等创新活动促进了企业的空间集聚;而企业地域集中加速技术扩散,有利于区域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加速区域内各企业员工的非正式交流,从而使创新活动更容易发生。企业空间集聚和创新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自增强关系。企业集群的方向必然激发创新,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空间集群才真正具有生命力,才能形成真正的区域创新系统,才能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有企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智勇  林初昇 《地理学报》2008,63(10):1073-1084
借鉴西方经济地理学中的新区域主义和企业与区域联系的关系型理论框架, 对中国国 有企业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中国的国有部门存在显著的内部差异。分省看, 存在显著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华北和东北的国有企业在规模上要远远大于华东和华南的国有企业, 但是前者的生产效率却要落后于后者。分地市看, 高生产效率的国有企业呈现逐渐 向沿海都市经济区集聚的空间态势。统计检验表明地方化的贸易和非贸易性联系是影响国有 企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因素。具体而言: ① 与地方经济有着较多的生产和市场联系的国有企业, 受区域外部经济效应的影响, 其生产效率越高; ② 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程度有利于国有企业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劳动力管理措施来提高生产效率; ③ 与外资企业的非贸易联系可以方便国有企业学习和采纳行之有效的组织行为和管治结构, 并促进其生产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吉林省新型城市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21世纪重要的区域开发战略,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吉林省如何抓住这个机遇,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之路,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宏观背景下,客观分析了吉林省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指出吉林省新型城市化未来发展重点是加强长吉大都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完善城镇体系,构建“一群三组团”的城市体系格局,形成职能分工明确、功能协调,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的城市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