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起阿拉干(40°35'N,87°40'E),西至英吉沙(38°56'N,76°12'E)、北达轮台县(41°46'N,84°15'E),南到于田(36°51'N_581°40'E),总面积为33.76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松滋地处江汉平原的西部起点,鄂西山区的东部边缘。地势从西至东依次呈现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具有典型的由山区向平原过渡的地貌特征:总面积2176km~2,海拔最高815m,最低34m;位于29°53'13"~30°22'19"N,111°14'17"~112°02'33"E之间,农业气候处于111°东西气候分界线和31°N南北气候分界线的文汇处,属中北亚  相似文献   

3.
昭苏县位于新疆西北边陲,为中亚内陆腹地的一个高位山间盆地,地处80°10'~81°31'E、42°38'~43°15'N。全境总面积1.12万km2,县属草场40.6万hm2,耕地3.63万hm2。全县海拔在1323~6769m,县城海拔近2000m,农作区平均海拔1890m。昭苏县属温带山区干旱半湿润冷凉气候类型。其特点是“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年均降水量512.2mm。冷季长,寒冷多雪,暖季多雷雨和冰雹。冰雹是昭苏县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其特点是:地方性强、雹日多、灾情重。昭苏盆地处于克士敏山南背风坡,年均雹日22.1d,是全疆冰雹特多地区。为了抵御冰雹灾害,昭苏县一直在坚持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第一代大气环流模式(AGCM1.2)的基础上,将其水平分辨率从原先的4°×5°分别提高到2°×2.5°和1×1.25°,得到更新版本的IAP AGCM1.3a(水平分辨率为2°×2.5°)和IAP AGCM1.3b(水平分辨率为1°×1.25°).利用上述水平分辨率提高后的模式进行了长时间积分,分析模式模拟结果可知:水平分辨率的提高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进气候模式对当代气候的模拟能力,特别是对地形雨以及东亚夏季风降水细致分布的模拟.从而为进一步改进IAP跨季度数值气候预测系统,提高短期气候预测能力提供了模式基础.  相似文献   

5.
陇南地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居104°03′—106°36′E、32°33′—34°33′N 之间,总面积27915平方公里。该区地处青藏高原东侧边缘,为秦巴西部山地,境内山峦连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气候温和湿润,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素有“小江南”之称。近年来,陇南柑桔生产发展较快。本文通过对当地气候资源的分析,提出了柑桔的可种植区以及生产中扬长避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浅谈20世纪90年代后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南部,129°17'~30°45'E,44°46'~45°58'N。在张广才岭、老爷岭、达山余脉之间的“低山丘陵”。气候特点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少雨干、夏季降水分段集中、秋季凉爽,初霜偏早。由于复杂的地形影响,各乡镇气候差异较大,多项气要素的分布也很不均匀。但光、热、水三大气候素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农业生产潜力,充分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以科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根据林口县气象局957~2003年气候资料进行初步地计算分析,研了1991~2003年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及有关方的影响;根据气…  相似文献   

7.
我国板栗气候生态区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板栗产量的地理分布、气候生态区划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的探讨、在我国97~122°E、25~40°N的地区均能栽培板栗,但作为经济林果,其主要集中在110°E以东、25~40°N的地区.根据板栗生态气候条件的类似性及地方品种群的分布,可将中国板栗产地划分为6个区,即东北区(Ⅰ)、北方区(Ⅱ)、西北区(Ⅲ)、长江中下游区(Ⅳ) 、东南沿海区(Ⅴ)、云贵区(Ⅵ);Ⅱ、Ⅳ区最适宜板栗栽培,而Ⅰ、Ⅲ、Ⅴ、Ⅵ区,须采取措施使板栗免受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云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31,自引:12,他引:31  
魏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7,16(1):10-15
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获取的1983年7月~1990年6月2.5°×2.5°分辨率的云气候资料以及Hahn等整理的1971~1981年5°×5°分辨率地面观测云气候资料,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冬季和夏季云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从而为检验大气环境或气候模式的云模拟能力及进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地区云辐射相互作用对气候的影响提供背景依据。  相似文献   

9.
海参崴(45°N)与哈尔滨(43°N)相差两个纬度,总体上说,这两个城市的气候特点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别。重点分析了两地6月气温与鄂海高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艾比湖地区的风沙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和生态,作了些粗浅的探讨. 一、艾比湖的地形与气候艾比湖又名布尔哈齐湖,位于东径82°31'-83°30',北纬44°30'-45°30',在阿拉山口东南方,精河县北面,面积约107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94米(根据1968年国  相似文献   

11.
阿盟位于 90°1 0′~ 1 0 6°5 1′E,37°2 4′~ 42°47′N,地处我国西北 ,远离海洋。境内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依次由山脉、沙漠、戈壁构成。这种地形地貌使面积达 2 7万 km2的阿盟天气气候表现不一 ,同时 ,与阿盟相邻的上游地区甘肃西部、新疆东部的地形地貌也对阿盟的天气气候起到了一定作用。1 地形对降水的作用巴彦浩特傍依贺兰山西侧 ,海拔高度 1 5 63m,城市北部为营盘山 ,西南为鹿圈山 ,犹如一只开口向西的簸箕 ,自东向西海拔高度急剧降低。贺兰山全长2 0 0 km,平均宽度约 2 0 km,呈准南北走向 ,在阿左旗境内约 90 km,巴彦浩特…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卫星资料试作青藏高原地表净辐射场的气候反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翁笃鸣  高歌 《气象科学》2001,21(2):162-168
利用 ERBE和 ISCCP卫星辐射及总云量资料 ,结合已提出的地表短波吸收辐射 ,大气逆辐射以及地表长波辐射的气候反演方法 ,计算出 2 5°~ 4 0°N,75°~ 95°E间 2 .5°× 2 .5°经纬度网络点及高原 63个站点的各月平均地表净辐射 ,绘制出其在高原的分布图 ,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北海市气象局承担的项目<制作影响北部湾地区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库>,对库中收录1954~2002年的所有进入18°~23°N,105°~112°E范围,且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8级或以上的共计128个热带气旋的天气气候特征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同时对该资料库系统的各种分类功能进行简单介绍.为今后的热带气旋预报和研究工作提供一个资料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一、信息因子根据形势和诊断的原则,我们选取9个因子进行逐日编码: X_1(10101)图,地面95-110°E,25-35°N有冷锋且30-40°N,95-110°E有高压时编1,无时编0. X_2(10302)图,700hpa上90-110°E,30-40°N有高压编1,无时编0. X_3(10302)图,700hpa25-33°N,95-15°E有低涡时编1,无时编0.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 1995 - 97年 NCEP全球 2 .5°× 2 .5°经纬网格点再分析资料对南半球的温度梯度和厚度梯度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南半球副热带洋面上锋面的产生与厚度、温度梯度的关系 ,从而得出南半球气候锋活动规律、发生源地及其基本特征 ,并概括出南半球气候锋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气候特征与变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1920-2000年全球陆地降水场.指出降水量最大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在季风降水区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随纬向分布有着较好的连贯性,即热带地区比较湿润,从赤道向南向北递减,但是在南半球40°~50°S中高纬度降水量还比较多,故南半球降水随纬度分布呈双峰型.文中还分析了全球陆地平均的全年、各季降水序列的周期和趋势特征.指出全球降水序列中有明显的与2~7年ENSO周期相吻合的变化周期,也有年代际变化.在1920-2000年期间,除了冬季降水有一个弱的上升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不很明显.分析比较了全球陆地年、各季降水长期趋势的地理分布差异,指出在南半球,赤道~10°S除了在春季降水表现为弱的负趋势外,其他季节都是正趋势,其中冬季最明显,但是并不显著.10°~25°S在冬、秋季是正趋势而夏季是负趋势,趋势都不显著.在20°~40°S夏、秋季的降水量正趋势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北半球,25°N以南的热带地区的四季降水都是负趋势,在秋季尤为明显,达到0.01显著性水平.在30°N以北,除了在30°~40°N冬季表现为降水的负趋势外,其它季节降水为正趋势.在45°~55°N地区,降水的正趋势在春季表现的最为明显,在北半球更高的纬度上,冬季降水的正趋势表现的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7.
波兰郁金香在中国的气候适生地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波兰郁金香的水、热条件与中国大陆所有站点进行气候滑移相似分析表明,波兰郁金香在中国最适宜引种的范围很大,气候相似的大部分地方集中在3 个地区:一是34 ~39°N、102~114°E的倒梯形区域;二是35 ~42°N、115 ~125°E的倒三角形区;三是西藏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8.
将一个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式(AVIM)与大气所LASG的R15九层大气环流模式GOALS相耦合.用来模拟多年平均的全球气候状况。AVIM是一个陆地表面陆面和生理过程相互反馈的模型。作为陆气耦合的第一步,暂不考虑AVIM中的生理过程,而首光将其物理过程[相当于通常的SVAT(土壤—植被—大气—传输方案)模型]与大气所LASG的九层大气环流模式耦合起来.其中海洋模式部分不参与积分,海面温度是多年平均的气候伯。考虑到GCM的分辨率较低(7.5°×4.5°)而植被分布必须有较高的分辨率(1.5°×1.5°),采取广大气与地表面粗细网格的嵌套耦合。模式积分15年,取最后10年的平均值作分析。将模拟的气候要素场与观测值和NCEP再分析资料作了比较,气候模拟结果反映了全球环流与温湿场的主要特征,特别是降水和地面气温的模拟效果较好。这为今后气候模式与生物圈的耦合奠定广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了太平洋海温异常与新疆夏季(6-8月)山区降水的关系,指出了新疆夏季山区降水与前期和同期海温所存在的可能联系。采用5°×5°网格点海温资料,时间与1958-1987年的5站山区降水指数相对应。通过降水多少年份的划分,分别计算了降水指数与太平洋海温距平的相关,以及降水偏多、偏少年份与各分海区的相关。结果表明:新疆夏季山区降水与太平洋海温距平的异常有关系,与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发展了一个用于研究热带海洋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和ElNin~o/SouthernOs-cilation动力过程的混合型(hybrid)耦合模式,其中的大气部分为一个由一阶斜压模表示的自由大气和混合行星边界层所组成的简单热带大气模式(区域为热带太平洋:120°E~80°W,30°N~30°S;水平分辨率为2°×2°),海洋部分为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分辨率自由表面热带太平洋环流模式(经纬圈方向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和2°,垂直方向分为不等距的14层)。两模式间的耦合是这样进行的:简单大气模式计算出海表风应力,热通量由松弛公式计算,淡水通量(蒸发与降水之差)由观测资料给定,它们一起作为海洋环流模式(OGCM)的强迫场;而OGCM计算出海表温度(SST),在其以外地区给定观测到的气候海表温度或陆地温度,作为大气模式的边界条件。本文给出采用逐日、同步耦合方案时模式对热带太平洋气候态模拟结果,表明未采用任何通量修正(fluxescorrection),耦合模式未出现气候漂移(climatedrift)现象,并且非常逼真地再现了热带太平洋气候态,特别是海表风场及相伴随的辐合带和降水、海表温度和流场及它们的季节变化。文中还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