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罗毅教授从脾虚论治胃癌的经验。罗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正气亏虚是胃癌发生的基础病机,在此基础上出现痰湿、瘀血、癌毒等实邪因素,其临证将调补脾胃法作为基础方法用于胃癌的不同阶段。对于胃癌术后,西医辅助治疗前,治以健脾运胃、益气养血、通腑泄浊,促进体质恢复;对于胃癌术后,西医辅助治疗后,治以调和脾胃、健脾助运、化瘀祛痰,防癌复发;对于晚期胃癌,西医姑息治疗阶段,治以健脾扶正,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为主要目的。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扶正消癌方对结直肠癌(CRC)根治术后患者的环氧化酶-2(COX-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的影响。方法:将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采用FOLFOX4方案治疗后,治疗组予扶正消癌方治疗,对照组予香菇多糖片治疗。结果:治疗组Cathepsin-D活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2组COX-2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消癌方能够降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Cathepsin-D和COX-2的表达水平,表明抗肿瘤血管生成可能是扶正消癌方抑制肿瘤进展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介绍何永恒教授运用恒通汤促进结直肠癌术后早期排气及恢复胃肠功能的经验。何教授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具有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术后早期应补益脾气,促进脾之健运、气血之生化,同时清除体内残余癌毒,在临床上主张益气健脾与清解癌毒并用。何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脏腑虚弱,瘀、毒、虚合而为病的特点,立扶正培本、清解癌毒之法,创经验方恒通汤,以促进术后早期排气,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达到扶正抗癌、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效果显著。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4.
总结全国名老中医李锡光教授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临证用药经验。李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系痰浊、瘀血阻滞脉管,病机为正气虚损、气血阴阳不足。而对于冠心病PCI术后的患者而言,其证型多属痰瘀阻脉、气阴两虚;治疗应以益气养阴、通龙路、调三气为法;组方用药上强调扶正与祛邪兼顾。  相似文献   

5.
介绍李平教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的经验。李教授认为,元气化生异常、正气亏虚、毒瘤内生是肿瘤发生的始动因素,毒生病络是肿瘤转移的基础,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稳化生、扶正气、清瘤毒、调病络”的治疗原则。而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气血亏虚,气虚毒滞或余毒未清,毒生病络,故提出益气健脾、扶正通络的治疗方针,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结果:2组肝功能、肝纤维化、肝脏硬度值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抗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徐基平教授运用中医药辅助治疗胃癌的经验。徐教授认为胃癌的病因病机总属正虚邪实,二者在饮食、情志、痰阻、热毒等因素的作用下不断变化而导致出现不同的证型。胃癌术后、放化疗后在临床上可辨为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气血双亏证、湿热瘀毒证和胃热阴伤证,分别运用益胃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养胃汤、香砂六君子汤、香贝养荣汤、黄芪建中汤、玉女煎、藿朴夏苓汤、丹参饮等方治之,临证加减或合用,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放、化疗所致的毒副作用,提高术后远期疗效及患者生存质量。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相关疲乏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40 例Ⅲ~IV期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 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采用Piper疲乏修订量表对2组进行疲乏评估,同时比较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卡氏评分(KPS)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脱落6 例,对照组脱落4 例。治疗后,治疗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积分低于对照组,尤其是在情感、躯体及认知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其神疲乏力、自汗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且治疗组在提升KPS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有20例发生不良反应,共出现25次不良事件;对照组中有36例发生不良反应,共出现48次不良事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减轻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气虚证患者的疲乏症状,改善体力状况,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灸结合温阳升白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80例。对照1组单用西药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扶正灸治疗,对照3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温阳升白汤治疗,治疗组结合对照1、2、3组方法综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1组为75.0%,对照2组为85.0%,对照3组为80.0%,治疗组为95.0%,治疗组与对照1、2、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白细胞计数、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1、2、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灸合温阳升白汤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吴玉华教授运用散结消瘤方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总结晚期乳腺癌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癌毒内蕴,加之放化疗后,正气大伤,气血亏虚,易致机体阴阳失调,癌毒内结。临证以散结消瘤方为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散结消瘤方具有扶正固本、化瘀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能明显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强肾扶正汤合含铂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含铂化疗方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强肾扶正汤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后比较综合疗效、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稳定率治疗组为75.56%,对照组为5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KP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5.56%,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肾扶正汤合含铂化疗方案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胃癌晚期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胃癌晚期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护理措施。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服药依从性、焦虑抑郁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1级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级者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服药依从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对胃癌晚期疼痛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护理的止痛效果确切,同时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TLP平台张力腿安装方法有竖直安装和水平安装。以一TLP平台张力腿为例,基于张力腿水平湿拖安装方法,采用OrcaFlex软件建立扶正分析模型,数值模拟了张力腿现场扶正过程,研究分析了张力腿在不同海洋环境和吊机缆绳释放速度等参数下的动力响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集束扶正分析,根据安装接受标准确定了合适的扶正作业天气窗口。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扶正过程中,浪向/流向、波高、流速对张力腿应力影响显著;吊机缆绳张力对浪向/流向、流速敏感;吊机缆绳释放速度对张力腿应力和吊机缆绳张力影响微弱。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沈宗国教授运用扶正养脑方治疗老年眩晕的经验。沈教授认为眩晕发病隐匿,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变化多端,其病机多属本虚标实,常以肾精亏虚、肝血不足为本,外感风火寒湿、内生痰饮瘀血为标;临床诸多老年眩晕患者年老久病,耗伤气血,肾精亏虚,髓海不足,清窍失养,发为眩晕,即因虚致眩。沈教授谨守老年患者眩晕多虚证的病机特点,治疗从肾精亏虚、髓海不足入手,创制扶正养脑方益肾填髓、补虚止眩,临床中据证加减,每获良效。并附验案1例,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脾虚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脾虚气滞型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予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56/60),对照组为68.33%(41/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补肺扶正颗粒治疗FD疗效较好,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方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术前术后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扶正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2组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SAQ的5个维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扶正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 例冠心病行PCI术成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于围手术期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扶正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功能及PCI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率。结果: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冠状动脉再狭窄率治疗组为7.5%(3/40),对照组为27.5%(1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围手术期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改善患者气虚血瘀症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扶正益肠方在结肠癌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 例结肠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益肠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细胞和体液免疫指标、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39/40),对照组为 80.00%(3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外周血CD3+、CD4+、 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糖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肠癌术后采用扶正益肠方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因子,提高抗癌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胃癌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化疗后产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辨证为寒热错杂证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术后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疗法配合香砂泻心汤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评定综合疗效。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04%(50/51),对照组为83.67%(41/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增高,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胃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介绍吴玉华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经验。吴教授总结乳腺癌的主要病因病机为肝郁脾虚,夹杂气滞、痰凝、血瘀、毒结,致机体阴阳失调,癌毒内结。其采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则,针对患者术后、化疗期、放疗期及晚期等不同的治疗时期进行辨证,灵活使用疏肝理气、健脾养胃、补肾扶正、清热解毒、化痰消瘀等治法,分别采用八珍汤类方药、散结消瘤方、仙方活命饮加减辅助五味消毒散外用治疗。同时注重患者的日常调护,对其进行情志疏导、生活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