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予肌肉拉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比较2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骨关节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2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WOMAC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结合肌肉拉伸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可提升膝关节功能,缓解膝关节疼痛,疗效优于单用肌肉拉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膝骨痹康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膝骨痹康胶囊口服。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2组患者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S),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对照组为84.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AKS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膝骨痹康胶囊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通过Lysholm评分方法,观察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变化,比较2组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膝关节内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熏洗膝关节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6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乌梅汤对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 例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给予加味乌梅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27/30),对照组为63.3%(19/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乌梅汤能有效治疗寒热错杂型膝骨关节炎,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疗效及膝关节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KOA患者60 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针灸联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疗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根据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评价综合疗效。记录2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对照组为73.33%(22/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Lequesne指数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整个疗程中均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镇痛I号汤”定向透药疗法可以改善KOA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补肾健骨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骨康胶囊治疗,疗程均为28d。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对2组治疗前后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进行VAS评分,比较2组综合疗效,观察常规安全性指标,治疗后随访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0%,对照组为92.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及休息痛、运动痛、压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骨胶囊对膝骨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肿胀、活动度等症状和体征,促进关节积液吸收,减轻炎症反应,恢复关节运动功能,并能有效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氨基葡萄糖口服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桃仁膝康丸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8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桃仁膝康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4%,对照组为71.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VOMAC评分、膝关节炎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仁膝康丸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可显著减轻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止痛健骨方治疗痰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痰瘀痹阻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止痛健骨方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TNF-α水平、血清IL-6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止痛健骨方联合常规西药、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痰瘀痹阻型KOA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并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87%,对照组为81.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点刺筋结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点刺筋结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治疗,疗程均为3周。评估2组临床疗效以及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的恢复情况(LkSS)和生活质量(AIMS2-SF)的改善情况,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MP-3)及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kSS、AIMS2-SF评分及MMP-9、MMP-3、IL-1、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温针灸联合点刺筋结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有效改善膝骨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四步联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四步联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腔灌洗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WOMAC评分、Lequesne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步联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疗效,能改善关节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观察比较2组综合疗效、VAS评分、WOMAC评分及IL-1β、TNF-α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WOMAC评分及IL-1β、TNF-α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醋氯芬酸缓释片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关节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因子的趋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KOA患者60 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对照组采用平补平泻针法结合涂擦酮洛芬凝胶治疗,治疗组采用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治疗。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定2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从疼痛、僵硬、日常活动三方面评定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WOMAC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结合桂樟伤痛热敷剂能有效缓解KOA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贴敷消炎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JOA、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夹脊穴结合穴位贴敷消炎散的疗法相较于单一的电针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八髎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予电针八髎穴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SF-MPQ-2、SF-36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7%,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MPQ-2量表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F-36量表评分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除SF评分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P、BP、GH、RE、M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八髎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滞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瘀血阻滞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消炎散外敷。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WOMAC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4%,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WOMAC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炎散外敷联合塞来昔布、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瘀血阻滞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灌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灌注治疗,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灌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OMAC量表总评分、疼痛、僵硬、日常活动各项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灌注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用玻璃酸钠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肛三针合体穴电针治疗肛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肛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予肛三针合体穴电针治疗,对照组予三味清热止痒洗剂治疗,连续治疗21d。比较2组肛周瘙痒程度、苔藓样化评分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34/36),对照组为77.78%(28/3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周瘙痒、苔藓样化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三针合体穴电针能够有效改善肛周瘙痒症苔藓样化皮损,减轻患者症状及痛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